《东北亚史地论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健才著;余太山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

夫余、高句丽与渤海 3

1夫余的疆域和王城 3

2北夫余、东夫余、豆莫娄的由来 10

2.1北夫余即汉初以来的夫余 11

2.2东夫余亦即汉初以来的夫余 13

2.3豆莫娄的由来 16

3再论北夫余、东夫余即夫余的问题 23

3.1北夫余即夫余,不是北夷橐离国 23

3.2东夫余即夫余或北夫余,不在东海之滨 27

4三论北夫余、东夫余即夫余的问题 36

4.1北夫余即夫余,不是在夫余之外还有一个北夫余 36

4.2东夫余即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亦即以夫余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 38

4.3东夫余是不是在东海之滨或北沃沮的问题 41

5高句丽的都城和疆域 45

5.1纥升骨城 45

5.2国内、尉那岩、丸都、平壤、长安 50

5.3高句丽的疆域 57

6关于高句丽南北道的探讨 61

6.1高句丽的南北道是从丸都通往新城和玄菟郡的两条道路 62

6.2新城、南苏、木底等城是在高句丽的南道还是在北道的问题 64

6.3哪两条道路是高句丽的南北道? 67

7唐代高丽长城和夫余城 72

7.1唐代高丽长城东北端起自何地? 72

7.2唐代高丽的夫余城在哪里? 74

8再论唐代高丽的夫余城和千里长城 82

8.1唐代高丽的夫余城与粟末靺鞨为邻,在粟末靺鞨的东南 82

8.2高丽的夫余城即夫余初居鹿山的前期王城 83

8.3唐代高丽千里长城东北端的高丽夫余城是指夫余后期王城不是指高丽的夫余城 85

8.4唐代高丽千里长城不是高句丽山城的联防线 85

9唐代渤海王国的创建者大祚荣是白山靺鞨人 88

9.1白山靺鞨、粟末靺鞨的地理位置及其与高丽的关系 89

9.2对两唐书渤海传如何理解的问题 95

9.3渤海王国是靺鞨人建立的国家 97

10渤海的中京和朝贡道 100

10.1渤海中京显德府在今和龙西古城子 100

10.2关于旧国、显州、长岭府所在地的问题 104

10.3从神州经显州到上京的陆路朝贡道 108

10.4唐和渤海联系的纽带——朝贡道 111

11二十四块石考 113

辽金史 121

12辽代四时捺钵的地址和路线 121

12.1春捺钵的地址 121

12.2夏捺钵的地址 124

12.3秋捺钵的地址 126

12.4冬捺钵的地址 127

13木叶山考 129

14辽代宁江州考 131

14.1宁江州在长春州附近 132

14.2宁江州在混同江的东岸 134

14.3从女真起义之地到宁江州之间,有一条河沟,宁江州在女真起义之地的西方 134

14.4宁江州是仅次于节镇的观察州,应在较大的辽、金古城中求之 135

15辽代宁江州续考 137

15.1辽代宁江州在生女真居地之西 137

15.2从女真起义的地点和辽军进军的路线来看,宁江州亦当推定在扶余境内的西部 138

15.3伯都讷古城内出主的莲瓣纹瓦当为推定宁江州在今伯都讷古城提供了物证 139

15.4关于“冷山去宁江州百七十里”的问题 140

16大金得胜陀颂碑和辽代宁江州 144

17关于辽代宁江州位置的再探讨 147

17.1宁江州在混同江的东岸 148

17.2宁江州在辽帝春猎的地区,与长春州邻近 148

17.3宁江州在生女真居地的西南 149

17.4大金得胜陀颂碑是推定宁江州所在地的坐标 151

18辽代达鲁古城考 159

18.1达鲁古城在宁江州附近 159

18.2伯都讷古城附近的土城子是达鲁古城的遗址 160

19关于辽代长春州置于何时问题的商讨 162

19.1置州和筑城的年代不在同时的观点是否很难成立的问题 162

19.2长春州置于圣宗还是兴宗时的问题 163

19.3在长春州建置之前是否已置有长春宫的问题 164

19.4辽帝幸长春宫赏花钓鱼、观牡丹是否均非南京的长春宫的问题 165

19.5长春宫是建置于南京城里的皇宫,而不是建置于州县境内的行宫 166

20金代东北的交通路线 168

20.1从上京会宁府经济州等地到燕京的路线 169

20.2从上京会宁府经长春州等地到燕京的路线 173

20.3从上京会宁府到东京辽阳府的路线 175

20.4从上京会宁府到所属各路的路线 176

20.5从东京辽阳府通往婆速府路的化成县的路线 182

21.金、元肇州考 184

21.1金代肇州在今第一松花江(鸭子河)北五里 185

21.2肇州是金代东北有名的产盐地 188

21.3肇州在新泰州之东三百五十里 189

21.4从今肇州的方位和名称的由来,可知金、元肇州当在今第一松花江北,而不是第二松花江北 191

21.5金、元肇州都在今肇东县八里城 192

明清东北 197

22明代建州卫再探 197

22.1建州卫最初设在绥芬河流域 198

22.2关于主张建州卫初置于吉林、回波江方州和南京等地的问题 203

22.3建州卫的迁徙 208

23明代扈伦四部 210

23.1哈达部(南关) 211

23.2叶赫部(北关) 216

23.3辉发部 219

23.4乌拉部 220

24明代兀良哈三卫 223

24.1明初兀良哈三卫的居地 223

24.2兀良哈三卫南迁后的居地 226

24.3兀良哈三卫的发展和衰亡 228

25明代东北驿站考 231

25.1“开原东陆路到朝鲜后门” 231

25.2“纳丹府东北陆路” 232

25.3“开原西陆路” 234

25.4“开原北陆路” 235

25.5“海西西陆路” 235

25.6“海西东水陆城站” 240

26建州卫的设立地址和建州女真的迁移地址 245

26.1建州卫初置于今图们江流域 245

26.2建州女真的迁移 249

26.3建州卫初置于何地的问题 252

27清代柳条边 255

27.1为什么修筑柳条边 255

27.2柳条边的修筑和历史作用 258

27.3封禁政策的废除和柳条边的废弃 260

28清代东北驿站 264

28.1盛京将军辖境内的驿站 266

28.2吉林将军辖境内的驿站 266

28.3黑龙江将军辖境内的驿站 268

东北历史地理 275

29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古朝鲜西部边界的探讨 275

29.1列阳是地名还是水名?在辽东还是在带方(原乐浪郡内)? 276

29.2朝鲜南临海、北依山,当今何海、何山 279

29.3古朝鲜在辽东之东,而不是在辽东 279

29.4古代辽水即今辽河,而不是今滦河 281

29.5浿水是今清川江,还是今大凌河或滦河 286

29.6燕、秦长城东端的碣石在哪里 287

30评辽水、浿水、列水均指今滦河说 292

30.1燕、秦、汉时代的辽水即今辽河,而不是今滦河 292

30.2汉初的浿水指今清川江,而不是今滦河 299

30.3列水指今载宁江,而不是大同江,更不是滦河 301

31关于汉代辽东、乐浪两郡地理位置问题的探讨 304

31.1汉武帝置四郡以前的辽东郡是否在今滦河下游到山海关附近地区的问题 304

31.2乐浪郡在今滦河下游东部沿岸,还是在今朝鲜大同江流域的问题 312

32评汉代乐浪郡在今辽河以西说 316

32.1汉代乐浪郡是否在今辽河以西的问题 316

32.2今平壤在汉代是乐浪郡还是乐浪国的问题 325

32.3《三国史记》的编者是否认为汉代乐浪郡不在今平壤的问题 329

33玄菟郡的建立和迁移 332

33.1玄菟郡的建置年代 332

33.2玄菟郡初置于何地 332

33.3第二玄菟郡及其所属三县的方位问题 336

33.4第三玄菟郡及其所辖县城的位置 339

34真番郡考评述 342

34.1真番在朝鲜之南,还是在北的问题 342

34.2真番郡并入乐浪郡还是并入玄菟郡的问题 345

34.3真番在北说和《茂陵书》的记载有矛盾 348

35松花江名称的演变 349

35.1汉、魏、晋时代的弱水 349

35.2北魏时代的难河 351

35.3唐代的那河、粟末河(速末水) 351

35.4辽、金时代的混同江、鸭子河 353

35.5元代的宋瓦江、混同江 356

35.6明代的松花江 357

35.7清代的松阿哩乌拉 357

36白山黑水考 359

36.1长白山在汉以前到晋代称为不咸山 359

36.2长白山后魏称为“徒太山”、“太皇山” 360

36.3长白山唐称太白山 360

36.4长白山之名从金代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361

36.5金代所说的黑水指今第一、二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 362

索引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