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版弁言 1
凡例 6
绪论 7
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25
第一节 历史背景 25
第二节 地理分布 33
第三节 交互影响 46
第四节 时代先后 49
第二章 孔子 54
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54
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 61
第三节 仁 65
第四节 德礼政刑 69
第五节 君子 74
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 78
第三章 孟子与荀子 88
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88
第二节 民为贵 91
第三节 定于一 100
第四节 一治一乱 105
第五节 礼 108
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 115
第七节 天人之分 121
第四章 墨子 125
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125
第二节 兼爱交利 132
第三节 尚同 137
第四节 天志明鬼 142
第五节 尚贤 147
第六节 节用 151
第七节 非攻 156
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 161
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161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167
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 172
第四节 齐物外生 177
第五节 在宥 180
第六章 管子 189
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189
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 191
第三节 以法治国 198
第四节 经俗 207
第五节 经产 211
第六节 经臣 216
第七章 商子与韩子 219
第一节 商韩之身世及时代 219
第二节 势 226
第三节 农战 234
第四节 法 236
第五节 术 243
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第八章 秦汉之墨与法 257
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 257
第二节 李斯 261
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 268
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273
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 281
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 281
第二节 贾谊 284
第三节 董仲舒 290
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301
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 313
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324
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 324
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 326
第三节 《吕氏春秋》 328
第四节 《淮南鸿烈》 336
第五节 王充《论衡》 343
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 355
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355
第二节 无为 358
第三节 无君 365
第四节 列子 371
第五节 葛洪 379
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386
第十二章 韩愈 柳宗元 林慎思 394
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 394
第二节 韩愈 398
第三节 柳宗元 401
第四节 林慎思 407
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411
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 411
第二节 元结 413
第三节 无能子 416
第四节 罗隐 424
第五节 谭峭 427
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 436
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 436
第二节 李觏 440
第三节 王安石 447
第四节 陈亮 455
第五节 叶適 460
第十五章 元祐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468
第一节 司马光 468
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 471
第三节 邵雍 484
第四节 二程与朱陆 490
第五节 《忠经》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