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本国史 简体横排插图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吕思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503021
  • 页数:5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吕思勉于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的简体横排本,新增400幅左右历史图片。

序例 1

绪论 2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 2

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 3

第三章 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 5

第四章 本书的分期 6

第一篇 上古史 8

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 8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10

第三章 三皇五帝 15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15

第二节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16

第三节 尧舜的禅让 19

第四节 禹的治水 24

第四章 三王时代 26

第一节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26

第二节 夏殷的兴亡 30

第三节 商朝的事实 34

第四节 商周的兴亡 36

第五节 西周的事迹 41

第五章 春秋战国 45

第一节 春秋 45

第二节 战国 51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54

第一节 獯粥 54

第二节 东胡 56

第三节 貉 57

第四节 氐羌 58

第五节 粤 59

第六节 濮 61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疆域 62

第八章 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69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69

第二节 封建 71

第三节 官制 75

第四节 教育和选举 79

第五节 兵制 84

第六节 法律 89

第九章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94

第一节 农业 94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98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101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105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105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111

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 115

第二篇 中古史(上) 120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120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123

第一节 豪杰亡秦 123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125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 129

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136

第四章 汉朝的武功 138

第一节 匈奴 138

第二节 西域 140

第三节 朝鲜 143

第四节 闽粤南越和西南夷 143

第五章 前汉的衰亡 146

第一节 汉武帝的内政 146

第二节 霍光废立和前汉的外戚 148

第六章 社会革命 151

第七章 后汉的兴亡 154

第一节 光武的中兴 154

第二节 后汉的武功 155

第三节 后汉的外戚和宦官 157

第八章 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159

第一节 官制 159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160

第三节 赋税 162

第四节 兵制 164

第五节 法律 165

第六节 学术 168

第二篇 中古史(中) 172

第一章 后汉的灭亡和三国 172

第一节 后汉的乱源 172

第二节 汉末的割据和三国的兴亡 175

第二章 两晋和五胡 180

第一节 晋初异族的形势 180

第二节 八王之乱 181

第三节 西晋的灭亡 183

第四节 胡羯的兴亡 184

第五节 鲜卑的侵入 185

第六节 东晋内外的相持 187

第七节 苻秦的盛强 189

第八节 淝水之战和北方分裂 190

第九节 拓跋氏的兴起 191

第十节 宋篡东晋和魏并北方 193

第三章 南北朝 196

第一节 宋齐的治乱 196

第二节 北魏的盛衰 198

第三节 东西魏的纷争和侯景乱梁 199

第四节 周齐的兴亡和隋的统一 201

第四章 军阀和异族 203

第二篇 中古史(下) 208

第一章 隋朝的内政外交 208

第一节 隋文帝的内治 208

第二节 回族的起源和分布 209

第三节 高车和柔然 211

第四节 突厥的起源 212

第五节 突厥的盛强和隋朝与突厥的交涉 214

第六节 朝鲜半岛三国和中国的关系 215

第七节 隋唐的兴亡 217

第二章 唐朝的初盛 220

第一节 唐太宗灭突厥 220

第二节 藏族的兴起 221

第三节 印度阿利安人入藏 224

第四节 唐朝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226

第五节 从魏晋到唐中国和南洋的关系 227

第六节 武韦之乱和开元之治 229

第三章 从魏晋到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形 232

第一节 官制 232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233

第三节 兵制 236

第四节 刑制 237

第五节 赋税制度和民生 239

第六节 学术和宗教 242

第七节 门阀的兴废 246

第三篇 近古史(上) 250

第一章 近古史和中古史的异点 250

第二章 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251

第一节 安史之乱 251

第二节 唐中叶后的外患 253

第三节 肃代到穆宗时候的藩镇 255

第四节 宦官的专横 257

第五节 黄巢之乱和唐朝的灭亡 258

第三章 五代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262

第一节 梁唐晋的争夺 262

第二节 契丹的兴起和侵入中国 264

第三节周世宗的强盛和宋朝的统一 267

第四章 北宋的积弱 272

第一节 宋初和辽夏的交涉 272

第二节 宋初的政策和后来腐败的情形 274

第三节 王荆公的变法 278

第四节 神宗的武功 280

第五节 元祐绍圣的纷更和徽宗的衰侈 283

第五章 北宋辽金的兴亡 285

第一节 女真和金室的起源 285

第二节 辽朝的灭亡 287

第三节 北宋的灭亡 290

第三篇 近古史(下) 294

第一章 南宋和金朝的和战 294

第一节 南宋初期的战事 294

第二节 和议的成就和军阀的翦除 296

第三节 海陵的南侵和韩侂胄的北伐 302

第二章 南宋金元的兴亡 304

第一节 蒙古的由来 304

第二节 蒙古征服漠南北 307

第三节 金朝的灭亡 310

第四节 南宋的灭亡 314

第三章 蒙古的武功 317

第一节 大食盛强以后西域的形势 317

第二节 蒙古的西征 320

第三节 蒙古和朝鲜、日本 322

第四节 蒙古和南方诸国 323

第四章 元朝的衰亡 326

第一节 汗位继承的纷争 326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330

第三节 元朝的灭亡 331

第五章 宋辽金元四朝的政治和社会 334

第一节 官制 334

第二节 学校选举 337

第三节 兵制 340

第四节 刑制 343

第五节 租税制度(上) 345

第六节 租税制度(下) 348

第七节 钞法 352

第八节 学术风俗 355

第四篇 近世史(上) 360

第一章 明朝的对外 360

第一节 明初的武功 360

第二节 瓦剌的强盛 363

第三节 蒙古的再兴 365

第四节 倭寇和丰臣秀吉 367

第二章 明朝的内治 370

第一节 宦官的专权 370

第二节 权臣和党祸 371

第三章 清朝的兴起 374

第一节 清朝的先世 374

第二节 建州女直的盛衰 377

第三节 海西女直的南迁 378

第四节 清太祖的兴起 379

第五节 辽东西的战争 381

第四章 明朝的灭亡 383

第一节 流寇和北都陷落 383

第二节 福唐桂三王的灭亡 384

第三节 郑氏和三藩 386

第五章 清朝的盛世 388

第一节 满洲内部特殊势力的消灭 388

第二节 清朝对待汉人的政策 390

第三节 顺康雍乾四朝的政治 392

第六章 近代的蒙回藏 395

第一节 种族和宗教的变化 395

第二节 黄教的盛行和天山南路的回教 396

第三节 卫拉特的盛强和清朝征服蒙古 397

第四节 清朝平定西藏 399

第五节 清朝平定卫拉特 399

第六节 清朝平定回部 401

第七节 清朝征服廓尔喀 402

第七章 近代的西南诸族 403

第一节 湘黔的苗族 403

第二节 滇黔的濮族和金川 404

第三节 两广的粤族 405

第八章 近代的后印度半岛 407

第一节 平缅麓川的灭亡和缅甸建国 407

第二节 清朝和缅甸的交涉 408

第三节 黎莫新旧阮的纷争和清朝讨伐新阮 409

第四节 暹罗的建国 410

第九章 清朝的中衰 411

第一节 乾隆时的衰机 411

第二节 嘉庆时的内乱 412

第四篇 近世史(下) 416

第一章 中西交涉的初期 416

第一节 西人的东来 416

第二节 基督教初入中国的情形 418

第三节 中俄初期的交涉 420

第四节 西南最初对待外人的情形 422

第五节 五口通商 424

第六节 英法兵攻破京城和东北的割地 426

第二章 咸同时的大内乱 429

第一节 太平军 429

第二节 捻军 431

第三节 回事 432

第三章 藩属的丧失 434

第一节 英俄的亚洲侵略和伊犁交涉 434

第二节 安南和缅甸暹罗的丧失 435

第三节 中日甲午之战和朝鲜的丧失 438

第四节 教士保护权的变迁和德据胶州 442

第四章 清朝覆亡和民国的兴起 444

第一节 革新的原动力 444

第二节 咸同光三朝的朝局 445

第三节 戊戌政变和庚子之乱 447

第四节 满蒙藏的危机(上) 450

第五节 满蒙藏的危机(下) 453

第六节 清朝的末运 457

第五章 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社会 462

第一节 官制 462

第二节 学校选举 464

第三节 兵制 466

第四节 法律 468

第五节 赋税制度(上) 469

第六节 赋税制度(下) 472

第七节 币制的变迁 473

第八节 学术思想的变迁 475

第五篇 现代史 480

第一章 从武昌起义到正式政府成立 480

第一节 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 480

第二节 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北迁 482

第三节 大借款宋案和赣宁之役 485

第四节 正式总统的举出和国会解散 489

第二章 俄蒙英藏的交涉 492

第一节 俄蒙交涉 492

第二节 英藏交涉 495

第三章 五月九日的国耻 498

第一节 五口通商以来外交上形势的回顾 498

第二节 日占青岛和二十一条的要求 501

第四章 帝制复辟和护法 504

第一节 帝制运动 504

第二节 对德宣战和复辟 505

第三节 护法战争和南北议和 507

第五章 南北分裂后的变故 511

第一节 皖直战争 511

第二节 军政府的绝续和北方下统一令 512

第三节 赣豫陕的战事和川湘鄂之争 514

第四节 直奉战争 517

第五节 北方黎徐的更迭和南方广州之变 519

第六节 各省的纷扰 521

第七节 裁兵废督和自治的潮流 525

第六章 最近的蒙藏 527

第一节 蒙古的取消独立和再陷 527

第二节 1917年后的英藏交涉 528

第七章 最近的交涉 530

第一节 巴黎和会的失败 530

第二节 华府会议的参与 534

第三节 鲁案的解决 538

第四节 共同出兵和中东路 541

第五节 松黑航权和尼港事件 544

第六节 中俄的新交涉 545

第七节 中国和德奥的新交涉 547

第八节 日本在东北的形势 548

第八章 最近的财政 551

第一节 民国时代的财政情形 551

第二节 中国的内外债 552

第三节 新银行团的复活 557

第四节 最近的关税问题 559

插图目录 9

1 《吕氏春秋》 9

2 《史记》 11

3 神农 12

4 司马迁 13

5 伏羲 16

6 黄帝 17

7 盘古 18

8 舜与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 20

9 帝尧 22

10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图 24

11 襁褓中的少康 27

12 夏桀 32

13 商汤 33

14 伊尹 35

15 后稷 37

16 周武王 38

17 牧野之战示意图 39

18 周公 40

19 周康王 42

20 吕尚又称姜尚,即姜子牙 45

21 颛顼 47

22 管仲 49

23 范蠡 50

24 商鞅立木为信 52

25 秦国的标准量具 53

26 中国古代以天子为中心的天下观念示意图 54

27 秦代少数民族分布图 58

28 九州山川图 65

29 宗法制度示意图 70

30 封建制度 72

31 《周礼》 73

32 《韩诗外传》 76

33 《尚书大传》 79

34 俞正燮 82

35 孟子 85

36 郑玄 86

37 古代代表法律的神兽獬豸 89

38 井田制度 94

39 《汉书·食货志》 101

40 战国铁镰 102

41 朱熹《周易本义》 107

42 古太极图 109

43 金文 112

44 孔子见老子图 117

45 老子骑牛图 118

46 秦始皇 120

47 焚书坑儒 122

48 秦末农民战争 124

49 项羽 126

50 刘邦入咸阳 128

51 韩信 131

52 刘邦 132

53 吕后迫害刘氏宗案绣像 132

54 周亚夫 135

55 汉文帝 137

56 苏武出使匈奴时与李陵相见 139

57 卫青 140

58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142

59 西汉版图 144

60 汉武帝 146

61 霍光 148

62 王莽 151

63 刘秀 154

64 东汉疆域图 156

65 汉代江阴令印 160

66 蔡邕 161

67 汉昭帝 163

68 《文献通考》 164

69 班固 167

70 贾逵 170

71 黄巾起义 174

72 刘备 176

73 诸葛亮 178

74 晋初形势图 181

75 石勒扩张示意图 184

76 鲜卑武士俑 186

77 东晋元帝 187

78 淝水之战形势图 190

79 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 192

80 南宋武帝 195

81 南齐高帝 197

82 南梁武帝 200

83 南陈武帝 202

84 南宋废帝 205

85 北魏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 206

86 隋文帝 208

87 《旧唐书》 210

88 隋朝少数民族分布图 214

89 高句丽狩猎图 216

90 隋炀帝 217

91 宇文化及 219

92 唐太宗 220

93 《步辇图》 222

94 李勣 226

95 武则天 229

96 长孙无忌 233

97 唐贞元八年进士韩愈 235

98 府兵制 236

99 唐代士兵 237

100 唐开元通宝 240

101 六祖慧能 242

102 文宛图 245

103 魏徵 248

104 唐玄宗 251

105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252

106 唐武宗 254

107 唐穆宗 256

108 黄巢 259

109 黄巢起义形势图 260

110 朱温 262

111 契丹文字 264

112 周世宗柴荣 269

113 后唐庄宗李存勖 270

114 宋太祖 272

115 宋夏战争中的名将狄青 273

116 宋真宗 277

117 王安石 279

118 宋神宗 281

119 司马光 283

120 金代塑 286

121 宋徽宗 289

122 宋钦宗 290

123 宗泽 291

124 南宋高宗 295

125 与完颜宗弼大战的南宋名将韩世忠 296

126 秦桧的手迹 297

127 岳飞参花图 300

128 南宋孝宗 302

129 铁木真 309

130 元太宗 313

131 文天祥 315

132 西辽契丹人 318

133 蒙古骑兵 321

134 蒙古骑兵押送战俘图 323

135 元世祖像 328

136 耶律楚材 331

137 元顺帝 332

138 宋代文官 335

139 王安石手迹 338

140 蒙古骑兵 342

141 《唐律疏议》 344

142 宋仁宗 350

143 元代的宝钞 354

144 邵雍 356

145 朱熹 357

146 明成祖 361

147 明英宗 364

148 明神宗致日本丰臣秀吉国书 368

149 王守仁 370

150 杨继盛劾严嵩书 372

151 明神宗 373

152 清太祖 374

153 清实录 379

154 清太宗 381

155 袁崇焕 382

156 吴三桂 384

157 施琅 387

158 多尔衮 389

159 清世祖 391

160 清世宗 393

161 清圣祖征噶尔丹的运粮部队 398

162 清高宗 400

163 《皇清职贡图》 404

164 清代广东海关用砝码 406

165 清宣宗 408

166 山田长政 410

167 和珅 411

168 清仁宗 413

169 哥伦布 416

170 利玛窦 418

171 彼得大帝 421

172 东印度公司 423

173 林则徐 424

174 叶名琛 426

175 洪秀全 430

176 骆秉章 431

177 左宗棠 432

178 阮福映 436

179 李鸿章 440

180 清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 441

181 曾国藩 442

182 清穆宗 446

183 康有为 448

184 《朴茨茅斯和约》签约现场 451

185 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清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壁画 454

186 奕劻 460

187 盛宣怀 461

188 清一品文官仙鹤补服 463

189 清代私塾课本 465

190 清代铠甲 467

191 大清律 469

192 鱼鳞册 470

193 清代广东盐税银锭 472

194 大明通行宝钞 474

195 顾炎武 476

196 黄宗羲 477

197 黄兴 480

198 唐绍仪 484

199 宋教仁 488

200 袁世凯 489

201 中方代表陈录与俄方、蒙方合影 494

202 中英西摩拉会议 496

203 时局图,清朝末年一位爱国人士所画 500

204 二十一条签字后合影 503

205 蔡锷 505

206 黎元洪 507

207 冯国璋 509

208 吴佩孚 511

209 孙中山 513

210 张勋 515

211 张作霖 518

212 陈炯明 519

213 刘湘 524

214 唐继尧 526

215 张景惠 528

216 街头游行的学生 532

217 华盛顿会议会场 535

218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冰冻的黑龙江 538

219 中东铁路管理局 542

220 《东方杂志》刊登的“中国参与欧洲和会全权委员”人员 546

221 曹汝霖 550

222 民国纸币 558

223 广东海关税务司公署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