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元资料选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苏省钱币研究会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96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铜元 1

第一节 综述 1

(一)铸造铜元的开始 1

前言、凡例 1

(二)清末铜元及其在币制上引起的变化 3

(三)铜元的盛衰 4

(四)从铜元热到铜元灾 10

第二节 晚清铜元的铸造情况 17

(一)晚清铜元的成色重量与种类 17

(二)铸造铜元的材料成本及余利 20

(三)清廷与各省在铜元余利问题上的纷争 23

(一)各省滥铸铜元情况 27

第三节 晚清铜元的滥铸及贬值 27

(二)晚清铜元的铸数 40

(三)晚清铜元市价演变 41

第四节 晚清铜元的流通 42

(一)制钱的停铸减铸与改铸铜元 42

(二)各省互相倾销铜元 57

(三)关于限制与反限制的争议 67

(四)私运与私铸 77

第五节 清政府铸造管理铜元的政策 80

(一)清政府铸造管理铜元的政策概述 80

(二)有关奏摺上谕 84

(一)铜元制度紊乱的情况 125

第六节 晚清铜元制度紊乱的原因和影响 125

(二)铜元制度紊乱的原因 136

(三)铜元制度紊乱的影响 140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铜元(上) 145

第一节 综述 145

(一)民国时期铜元铸行的演变 145

(二)旧铜元与新铜辅币 149

(三)币制改革与铜辅币 153

(四)铜元的贬值和停废 168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铜元 170

(一)开国纪念铜币 170

(二)辛亥革命中各省制造的铜元 171

(一)新铜辅币的开铸 175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新铜辅币铸行与流通 175

(二)新铜辅币的币别及铸额 176

(三)新铜辅币的推行情况 176

第四节 北洋改府时期铸行的旧型铜元 180

(一)铸造和发行 180

(二)铸造数额 190

(三)各种铜元的重量 193

(四)铜元余利 195

第五节 民国前期铜元流通状况 203

(一)铜元流通概况 203

(二)铜元流通中的地区封锁 210

(三)外商收毁和私运铜元出口及在华私铸铜元 215

(一)铜元市价跌落概况 218

第六节 铜元市价跌落概况及其原因影响 218

(二)铜元贬价的原因 229

(三)铜元贬价的影响 232

第七节 各界对滥铸铜元的反响及当局所采取的措施 235

(一)各界人士要求停铸铜元 235

(二)各地抗议滥铸和私运铜元 239

(三)外国人的反应 252

(四)当局限制滥铸铜元的措施及其执行情况 257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铜元(下) 265

第一节 三十年代币制改革时期的铜辅币铸行 265

(一)币制改革与整理辅币 265

(二)币制改革时期的铜辅币铸行 279

(三)一九三六年国民党统治区铜元的流动情况 283

第二节 抗战时期铜元辅币的铸行与流通 284

(一)颁布及修正辅币条例,督促加紧鼓铸 284

(二)铜辅币铸造的成本费用及造币厂的盈亏情况 289

(三)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铜元的流通 292

第三节 敌伪对铜元的掠夺和国民政府对沦陷区禁运铜元 299

(一)敌伪收买铜元,沪市发生恐慌 299

(二)上海铸行铝币 301

(三)国民政府对沦陷区禁运铜元及加强对铜元辅币的管理 302

第四节 对铜元的收兑管理和铜辅币的停铸 305

(一)对铜元的收兑 305

(二)收兑和管理铜元中出现的问题 308

(三)取清铜元作为辅币的资格 318

(四)金属辅币的停铸和停止流通 324

第五节 抗战胜利后的铜元 325

(一)接收及争取收回被日本掠夺的铜元 325

(二)对铜元管理办法的改变 326

(三)这一时期的铜元收兑及兑价变动 330

第六节 金元券的铜辅币及其流通和实行银元券时期铜元的流通情况 334

(一)金元券的铜辅币及其流通 334

(二)实行银行券时期铜元的流通情况 343

(三)实行金元券银元券时期的铜元收兑价 347

(一)敌伪傀儡政权发行的硬辅币 349

(二)有关敌伪政权货币铸行的资料 349

附列资料 349

(三)有关日本侵略军在伪满掠夺金银和金属资源的材料 354

第四章 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铜元及硬辅币 355

第一节 苏区货币发行综述 355

第二节 苏区铜元 356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铜元 356

(二)中央苏区铜元及版别浅识 356

(三)中国工农红军二百文铜币 359

(四)皖西北苏区铜币版式的探述 360

(五)皖西北苏维埃铜币三珍 360

(六)“苏区铜币”质疑 362

附:浙东抗日根据地“浒山临时辅币” 364

第三节 有关苏区货币政策的资料 367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发行和货币购买力的资料 368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造币厂资料 370

第五章 有关近代货币铸造局厂资料 374

第一节 我国近代货币铸造局厂的沿革概要 374

第二节 各造币局厂情况 376

(一)造币总厂(天津造币厂)沿革记 376

(二)南京造币厂 391

(三)清末设在苏州的三家造币厂 410

(四)清江铜元局 410

(五)武昌造币厂 411

(六)广东造币厂 425

(七)广西造币厂 431

(八)云南造币厂 432

(九)贵州官钱局和造币厂 438

(十)四川造币厂 441

(十一)奉天造币厂 453

(十二)吉林的宝吉钱局和银元局 459

(十三)湖南铜元局 460

(十四)浙江造币厂 461

(十五)江西造币厂 463

(十六)安徽造币厂 464

(十七)福建造币厂 465

(十八)山西造币厂 466

(十九)山东造币厂 467

(二十)口北造币厂 469

(二十二)河南铜元局 471

(二十一)甘肃造币厂 471

(二十三)陕西铜元厂 472

(二十四)西藏铸钱局和造币厂 476

(二十五)新疆的宝新局、宝迪局 483

(二十六)有关台湾造币局厂资料 486

(二十七)从上海造币厂到中央造币厂 486

附:1.清代造币厂名、厂址、设厂年别一览表 508

2. 中国铜元发行省局、面值一览表 509

第六章 若干省区铜元铸造和流通的资料 511

第一节 广东铜元的铸造和流通 511

第二节 福建省铜币 518

第三节 江西省铜元的铸造与流通 530

第四节 湖南省铜元铸行情况 535

第五节 湖北省铜元 538

第六节 河北省铜元制钱流通情况 543

第七节 东三省的铜元 550

第八节 山东省的铜元铸行 555

第九节 山西省铜元的调查报告 557

第十节 河南省的铜元铸行 560

第十一节 陕西省铜元 563

第十二节 甘肃省铜元流通情况概述 567

第十三节 民国三十八年绥远省铜辅币的发行 572

第十四节 四川省的铜元 578

第十五节 云南省铜元 587

第十六节 有关贵州省铜元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资料 589

第十七节 广西省铜元 594

第十八节 解放前青海省的货币流通 597

第十九节 西藏地方铜元 599

第二十节 新疆铜元考 599

第二十一节 浙江省铜元铸行 604

第二十二节 安徽省铜元铸行资料 606

第二十三节 江苏省的铜元流通 611

第二十四节 台湾省的货币流通 618

本章的附录 623

附录一:香港的币制 623

附录二:澳门的货币 634

第一编 清代铜元 636

第一类 各省及户部铸造光绪元宝铜币 636

第七章 附编 636

第一部分 中国铜元(含部分铜、镍、铝合金辅币)目录 636

第二类 户部及各省铸造大清铜币 657

第二编 民国铜元 666

第三类 纪念铜币 666

第四类 各地铸造铜元 670

第五类 各地及财政部发行的铜辅币 702

附录一:香港地区铜·合金铸币 710

附录二:澳门地区铸币 712

第六类 金元银元的铜辅币 713

第七类 各革命根据地铸行的铜元 714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政权发行的铜元 714

第四编 附列资料 717

第八类 伪组织发行的硬辅币 717

第二部分 中国铜元图录选编 720

第三部分 有关中国铜元的基本文献资料 897

(一)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 897

(二)宣统三年度支部奏厘定“币制则例”二十四条 897

(三)民国元年“币制纲要” 901

(四)民国三年“国币条例”及其施行细则 902

(五)民国四年六月对“国币条例”的修订 905

(六)民国十七年“国币条例草案” 906

(七)民国二十五年一月公布的“辅币条例” 908

(八)民国二十九年二月修正“辅币条例”条文 909

(九)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修正公布的“妨碍国币惩治条例” 910

(十)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公布的“金圆券发行办法” 911

(十一)中央银行发行金圆本位币及辅币公告 914

(十二)有关恢复银本位制的资料--银元及银元券发行办法等 916

第四部分 我会会员有关铜元的论述选编 919

(一)敌伪傀儡政权发行的货币 919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铜元 928

(三)皖西北苏区铜币版别的探述 934

(四)西藏地方铜币及其版式的研究 937

(五)铜元铸造流通的历史经验 942

(六)中国铜元的流通种类和版别 948

本选编资料来源一览 955

编校后记 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