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评论 第21卷 2007》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兴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
  • 页数:633 页
图书介绍:

主编絮语&陈兴良 1

[共同犯罪研究] 1

论共犯之独立性与从属性&陈子平 1

一、问题之提出 1

二、德国、日本与台湾地区之共犯立法例 2

三、共犯独立性说与共犯从属性说 5

四、实行从属性(从属性之有无) 13

五、要素从属性(从属性之程度) 23

六、结语 30

共同正犯:承继性与重合性——高海明绑架、郭永杭非法拘禁案的法理分析&陈兴良 31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31

二、罪名分析 34

三、共犯关系:承继性 36

四、共犯关系:重合性 40

五、结语 49

论间接正犯概念内涵的演变&蔡圣伟 51

一、前言 51

二、间接正犯概念的形成缘由 53

三、间接正犯概念于现代犯罪论中的应有风貌 59

四、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的正犯 72

五、结语 74

论教唆犯的性质&张明楷 76

一、前提:共犯人的分类 76

二、二重性说:难以接受的学说 77

三、独立性说:缺乏实质根据的观点 82

四、从属性说:本文的立场 85

共犯论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阎二鹏 91

一、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初探 91

二、共犯处罚根据论 96

三、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100

四、共犯本质论——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106

五、简短的结论 110

论美国刑法上的共犯——以《模范刑法典》为中心的考察&江溯 112

一、共犯类型:从普通法到《模范刑法典》 112

二、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的人 115

三、在法律上为他人行为承担责任的人(上) 116

四、在法律上为他人行为承担责任的人(下) 122

[死刑研究] 149

死刑的被害人学视角&海因茨·舍许 文 樊文 译 149

死刑缓期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依据——以故意杀人罪为例的实证分析&欧阳玉静 159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及研究方法的选择 159

二、实证检验 164

三、规范死缓适用的路径 182

四、结语:死缓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刑种 187

论美国的死刑情节及对中国的启示——以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为视角&于佳佳 192

一、死刑合宪性与死刑情节 192

二、死刑情节的具体内容 197

三、死刑情节与诉讼程序的推进 203

四、中国死刑适用司法标准的统一化 206

[罪刑法定研究] 209

罪刑法定十年&何庆仁 209

一、罪刑法定:新旧刑法之间 209

二、寻找罪刑法定:十大争议 211

三、走出罪刑法定:十大事件 224

四、回到罪刑法定:代结语 239

成文法制度下罪刑法定原则的确证与强化——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与中国刑事法治建设&杨磊 241

一、问题的提出 241

二、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制度定位 245

三、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制度意义 248

四、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制度建构 251

[刑事程序研究] 253

绩效考核与刑事司法环境之辩——G省X县检察院、司法局归来所思&朱桐辉 253

一、经过和一些交待 253

二、公安机关的绩效考核 255

三、检察机关的绩效考核 258

四、其他几个值得思考的情况 262

五、宁可呆在看守所——司法现状及司法的社会环境 267

六、绩效考核问题剖析 269

论刑事诉讼中的当庭宣判&韦汉克 274

一、引言 274

二、当庭宣判在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276

三、大陆法系的当庭宣判及其理论依据 278

四、英美法系的当庭宣判及其理论依据 286

五、对两大法系宣判制度的总结 292

六、对可能的反证的分析 294

七、对当庭宣判可能存在的制度便利的分析 296

八、对我国当庭宣判障碍的思考 299

九、有关整理案件庭审的审理方式的设想 303

十、结语 306

[犯罪学研究] 307

“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高峰论坛”实录&王牧 等 307

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严励 393

一、中国犯罪学研究路径的局限性 394

二、中国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路径 397

三、中国犯罪学的突围途径 399

四、中国犯罪学实现路径的几个关键点 403

犯罪的宏观经济原因分析&郭东 406

一、一般经济因素与犯罪 407

二、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因素与犯罪的实证分析 416

三、经济管理制度与犯罪 422

四、经济形态与犯罪 426

[刑法学人] 429

老而弥新:储槐植教授学术印象&陈兴良 429

[域外传译] 443

积极的一般预防与法益理论——一个美国人眼里的德国刑法学的两个重要成就&〔美〕马库斯·德克·达博 文 杨萌 译 徐久生 校 443

全球语境下的刑罚反思&〔英〕韦恩·莫里森 文 刘仁文 张晓艳 译 467

一、一个惩罚或非惩罚的世界:哪个地区,谁来控制,怎样分析? 467

二、现代性的基础:托马斯·霍布斯的例子以及巨大分歧的开端 476

三、全球意识下刑罚的重塑,或放弃 477

四、结论:关于福柯观点的评论和全方位探讨问题的艺术 481

[专题研究] 485

刑法类型的政治分析&刘树德 485

一、宪政刑法与非宪政刑法 486

二、法治刑法与非法治刑法 489

三、自由刑法与威权刑法 499

非犯罪化与中国刑法&贾学胜 500

一、非犯罪化简史 500

二、非犯罪化的概念 503

三、非犯罪化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 506

四、非犯罪化的价值 510

五、非犯罪化的范围和方式 512

六、中国刑法的非犯罪化问题 514

正当化事由体系地位初探——以对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为切入&陈檬 524

一、本文的方法论:体系性研究方法 524

二、域外学说之介绍:正当化事由体系地位的研究史 525

三、法外根据之阐释:研究正当化事由体系地位的方法论探源 533

四、本土资源之梳理:中国国内学者关于正当化事由体系地位的研究 540

五、中国刑法之定位:构成要件位阶关系与建立后的正当化事由的体系地位 548

六、本文研究之归宿:探讨正当化事由体系地位的意义 561

七、结语 569

论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在现实刑法语境下客观不法的提出&许强 571

一、不法侵害初解 572

二、不法侵害的判断 574

三、不法侵害与违法性 580

四、客观不法之提倡及本文小结 585

英美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评析&张吉喜 591

一、英国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标准 591

二、美国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标准 596

三、英美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之比较 598

四、英美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之评价 601

国际法上的国家刑事责任问题&刘大群 604

一、国家刑事责任问题的历史沿革 605

二、国际法委员会对国家责任问题的编纂 609

三、学术界有关国家刑事责任争论的几个问题 611

四、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621

五、国际法院的案例 625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