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审计概论 1
1.1 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2
1.1.1 西方国家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2
1.1.2 我国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5
1.2 审计概述 8
1.2.1 审计的概念 8
1.2.2 审计的特征 9
1.3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与作用 10
1.3.1 审计的职能 10
1.3.2 审计的作用 11
1.4 审计的分类 12
1.4.1 审计的基本分类 13
1.4.2 审计的其他分类 14
本章小结 16
习题 16
第2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 18
2.1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登记 19
2.1.1 注册会计师考试 19
2.1.2 注册会计师注册 20
2.2 会计师事务所 22
2.2.1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22
2.2.2 会计师事务所设立的条件 24
2.2.3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24
2.3 注册会计师协会 26
2.3.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6
2.3.2 国际会计职业组织 27
本章小结 28
习题 28
第3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规范和法律责任 31
3.1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32
3.1.1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 32
3.1.2 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33
3.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38
3.2.1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 38
3.2.2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39
3.3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44
3.3.1 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44
3.3.2 职业道德规范 45
3.3.3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45
3.3.4 人力资源 46
3.3.5 业务执行 47
3.3.6 业务工作底稿 48
3.3.7 监控 48
3.4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49
3.4.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 49
3.4.2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 51
3.4.3 注册会计师防范法律责任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57
习题 57
第4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60
4.1 审计目标 61
4.1.1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61
4.1.2 具体审计目标 62
4.1.3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65
4.2 审计证据 67
4.2.1 审计证据的种类 67
4.2.2 审计证据的特性 69
4.2.3 审计证据的获取 71
4.2.4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73
4.3 审计工作底稿 74
4.3.1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74
4.3.2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与复核 75
4.3.3 审计档案的管理 78
本章小结 80
习题 80
第5章 计划审计工作 82
5.1 初步业务活动 84
5.1.1 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84
5.1.2 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84
5.2 审计业务约定书 86
5.2.1 审计业务约定书概述 86
5.2.2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86
5.3 初步计划 90
5.3.1 总体审计策略 90
5.3.2 具体审计计划 92
5.3.3 审计计划的更改与记录 93
5.4 审计重要性 94
5.4.1 重要性的含义 94
5.4.2 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考虑的因素 95
5.4.3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96
5.4.4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98
5.5 审计风险 99
5.5.1 审计风险模型 100
5.5.2 审计风险的控制 101
5.5.3 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102
本章小结 104
习题 104
第6章 风险评估 107
6.1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108
6.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108
6.1.2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109
6.1.3 内部控制制度要素 110
6.2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111
6.2.1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 111
6.2.2 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112
6.3 风险评估程序 112
6.3.1 风险评估程序概述 112
6.3.2 其他审计程序 114
6.3.3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114
6.4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16
6.4.1 总体要求 116
6.4.2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17
6.4.3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119
6.4.4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121
6.4.5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21
6.4.6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123
6.5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124
6.5.1 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 124
6.5.2 与审计相关的控制 124
6.5.3 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125
6.5.4 内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动化成分 125
6.5.5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25
6.5.6 控制环境 126
6.5.7 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126
6.5.8 信息系统与沟通 127
6.5.9 控制活动 127
6.5.10 对控制的监督 127
6.6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128
6.6.1 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28
6.6.2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130
6.6.3 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130
6.6.4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131
本章小结 131
习题 131
第7章 风险应对 134
7.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135
7.1.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135
7.1.2 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 135
7.1.3 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 137
7.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137
7.2.1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137
7.2.2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138
7.2.3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139
7.2.4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140
7.3 控制测试 142
7.3.1 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 142
7.3.2 控制测试的性质 143
7.3.3 控制测试的时间 145
7.3.4 控制测试的范围 148
7.4 实质性程序 149
7.4.1 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范围 149
7.4.2 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152
7.4.3 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153
7.4.4 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154
本章小结 155
习题 155
第8章 审计抽样 158
8.1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158
8.1.1 选取全部项目测试 159
8.1.2 选取特定项目测试 159
8.1.3 审计抽样概述 159
8.1.4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60
8.1.5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162
8.1.6 统计抽样的方法 162
8.2 审计抽样的步骤 163
8.2.1 设计样本阶段 163
8.2.2 选取样本阶段 165
8.2.3 评价样本结果 168
8.3 审计抽样的运用 169
8.3.1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169
8.3.2 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176
8.3.3 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 178
8.3.4 PPS抽样示例 187
本章小结 189
习题 189
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92
9.1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193
9.1.1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93
9.1.2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94
9.1.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 195
9.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196
9.2.1 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 196
9.2.2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程序 198
9.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99
9.3.1 销售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99
9.3.2 收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200
9.3.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01
本章小结 213
习题 213
第10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215
10.1 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 216
10.1.1 购货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16
10.1.2 购货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17
10.1.3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 219
10.2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221
10.2.1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221
10.2.2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内容 223
10.3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25
10.3.1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概述 225
10.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227
10.3.3 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229
本章小结 234
习题 234
第11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237
11.1 存货与仓储循环概述 238
11.1.1 存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38
11.1.2 存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39
11.1.3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 240
11.2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 241
11.2.1 以内部控制目标为起点的控制测试 241
11.2.2 以风险为起点的控制测试 243
11.3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48
11.3.1 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248
11.3.2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249
本章小结 255
习题 255
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258
12.1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259
12.1.1 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59
12.1.2 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260
12.1.3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 261
12.2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263
12.2.1 筹资活动的控制测试 263
12.2.2 投资活动的控制测试 265
12.3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68
12.3.1 筹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268
12.3.2 投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271
本章小结 274
习题 274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 276
13.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276
13.1.1 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 277
13.1.2 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77
13.1.3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278
13.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 279
13.2.1 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 279
13.2.2 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测试 281
13.3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283
13.3.1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283
13.3.2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285
本章小结 291
习题 291
第14章 终结审计工作 293
14.1 期初余额和关联方审计 294
14.1.1 期初余额审计 294
14.1.2 关联方交易审计 295
14.2 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审计 298
14.2.1 期后事项审计 298
14.2.2 或有事项审计 300
14.3 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 300
14.3.1 沟通的目的 300
14.3.2 沟通的内容 301
14.3.3 沟通的对象 301
14.3.4 与管理层的沟通 302
14.4 取得管理层声明书 303
本章小结 305
习题 305
第15章 审计报告 308
15.1 审计报告概述 309
15.1.1 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 309
15.1.2 审计报告的种类和内容 310
15.1.3 审计报告的变迁 313
15.2 审计报告的类型 314
15.2.1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14
15.2.2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16
15.2.3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17
15.2.4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19
15.2.5 说明段和强调事项段的运用 319
15.3 审计报告的编制 320
15.3.1 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 320
15.3.2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 321
15.3.3 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措辞 321
15.3.4 拟定审计报告提纲,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 321
本章小结 321
习题 321
参考文献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