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制浆造纸行业污染现状与控制 1
第一章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及现状 1
第一节 从造纸术到制浆造纸工业现代化 2
第二节 产能产量迅速增加、国内国际市场深化扩展 4
第三节 造纸原料结构变化和发展 7
一、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种类 7
二、我国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结构变化 7
第四节 工艺改进和技术进步 9
一、先进制浆技术的采用 9
二、大力发展现代节能环保造纸技术 11
三、灵活多样的白水回用和废水处理技术 12
四、造纸新产品开发和新助剂的使用 13
五、国产技术装备的发展 13
第五节 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 15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特征和节能减排现状 17
第一节 造纸工业污染物及能耗特征 17
一、水体污染物 17
二、大气有害污染物 22
三、固体废弃物 23
四、噪声污染 23
五、我国制浆造纸行业能源消耗特征 24
第二节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现状 26
一、污染物产生部位多、污染负荷大 26
二、企业集中度小、污染面广 29
三、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工业废水污染首位 31
第三节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环境问题分析 32
一、资源不足且利用率较低 32
二、产品结构矛盾和技术装备问题 35
三、实施清洁生产水平低 35
四、末端治理的压力 35
第四节 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技术现状 36
一、我国调整原料结构的主要措施 36
二、制浆黑液污染治理 38
三、混合(中段)废水污染治理 41
四、我国造纸行业节约能源消耗 42
五、治理现状及目标 44
参考文献 45
第三章 制浆造纸行业环境管理及有关法规条例 47
第一节 造纸工业环境管理 47
一、清洁生产发展历程 47
二、我国造纸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历程 48
三、标准建设 51
第二节 造纸产业发展环保政策 54
一、造纸产业发展内涵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55
二、强调原料和水资源节约及其综合利用 55
三、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 56
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调污染物减排 56
五、产业准入条件突显环保理念 56
六、重视接受市场与社会的环境保护监督 57
第三节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57
第四节 地方制浆造纸企业关停实例 57
参考文献 61
第二篇 制浆造纸节能技术 62
第四章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能效基本情况 62
第一节 制浆造纸工业能效情况 62
一、造纸工业能源的消耗 63
二、我国造纸工业的能耗情况 64
三、我国造纸工业综合能耗高的原因 65
第二节 制浆造纸工业的节能途径 66
一、制浆造纸的简要工艺流程 66
二、制浆造纸的节能途径 66
参考文献 67
第五章 制浆造纸的节能技术 68
第一节 变频节能技术 68
一、变频节能原理 68
二、变频节能技术实例 71
第二节 传热强化技术 74
一、传热基本原理及传热强化 74
二、制浆造纸中的传热强化技术 79
第三节 余热回收技术 87
一、冷喷放间歇蒸煮技术 87
二、烟道气热能回收 92
三、预热机械浆的热能回收与利用 94
四、热泵技术 97
第四节 连续蒸煮技术 102
一、卡米尔连续蒸煮 102
二、改良的连续蒸煮 103
三、等温连续蒸煮技术 103
四、低固形物连续蒸煮技术 104
五、紧凑蒸煮技术 105
六、横管式连蒸技术 106
第五节 中浓制浆造纸技术 108
一、中浓浆料的特性 109
二、中浓浆料的输送 110
三、中浓浆料与化学药剂的混合 111
四、中浓打浆技术 115
五、高浓成形技术 120
第六节 造纸机高效脱水技术 124
一、压榨部脱水机理 124
二、压榨冲量 125
三、大压辊宽压区压榨 126
四、靴型宽压区压榨 126
五、热压榨 127
第七节 热电联产节能 129
一、造纸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热、电能源 129
二、热电联产机组选择 130
三、纸浆厂的热电平衡 132
参考文献 134
第三篇 制浆过程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 135
第六章 制浆工艺概述及污染物的产生 135
第一节 制浆原料及备料过程污染物的产生 135
一、制浆原料的来源与特性 135
二、备料过程污染物的产生 138
第二节 制浆蒸煮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性质 139
一、碱法制浆蒸煮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性质 139
二、亚硫酸盐法制浆蒸煮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性质 142
三、高得率浆制浆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性质 143
第三节 纸浆的洗涤、筛选过程及其污染物产生 149
一、纸浆的洗涤、筛选过程 149
二、纸浆筛选和净化 153
三、纸浆洗涤、筛选污染物的产生 155
第四节 传统漂白过程及污染物产生 156
一、不同浆种的漂白技术 156
二、漂白过程污染物产生 158
三、洗-选-漂中段废水的污染负荷 161
第五节 碱回收工艺过程及污染物产生 161
一、概述 161
二、黑液碱回收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 164
参考文献 165
第七章 制浆过程的水污染减排技术 166
第一节 备料工序废水的封闭循环技术 166
一、亚硫酸法制浆封闭的湿法剥皮流程 166
二、麦(稻)草全封闭干湿法备料技术 166
三、非木材纤维备料废水回用 168
第二节 洗涤、筛选工序水污染减排技术 169
一、新型废液提取设备 170
二、调整净化过程 175
三、封闭洗选技术 176
第三节 漂白工艺废水污染减排技术 179
一、减少有机氯化物排放的途径 179
二、低污染漂白技术 180
三、减少漂白工段的废水量 190
第四节 黑液碱回收污染减排技术 193
一、黑液降黏技术 193
二、黑液蒸发浓缩技术 196
三、黑液燃烧新技术 200
四、新型苛化工艺流程 201
五、白泥的回收 202
六、塔罗油回收技术 208
七、黑液碱回收技术范例 212
第五节 污冷凝水处理技术 213
一、污冷凝水的处理方式 213
二、污冷凝水的汽提处理 215
三、污冷凝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216
第六节 亚硫酸盐法制浆红液综合利用技术 217
一、红液综合利用流程 217
二、红液综合利用流程的产品 218
参考文献 219
第八章 制浆过程的其他污染减排技术 221
第一节 大气污染的控制与减排技术 221
一、备料过程的烟尘控制 221
二、恶臭气体控制技术 224
三、二氧化硫吸收控制技术 228
四、碱尘控制技术 230
第二节 制浆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减排技术 231
一、制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231
二、制浆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技术 233
第三节 制浆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233
一、噪声的等级及对噪声排放的限制规定 233
二、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234
三、制浆造纸厂的噪声源和等级 235
四、制浆造纸厂噪声的控制措施 235
参考文献 237
第四篇 二次纤维原料(废纸)制浆清洁工艺技术第九章 废纸回收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238
第一节 二次纤维的价值 238
第二节 世界各国二次纤维回收及利用情况 239
一、美国 241
二、欧盟 241
第三节 我国造纸原料结构、政策及趋势 243
第四节 我国废纸综合利用现状 243
一、国内利用废纸的企业类型 243
二、利用废纸制浆造纸现状 243
三、废纸在其他领域的综合利用 244
第五节 我国废纸利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与存在的问题 244
一、我国废纸利用快速增长的背景 244
二、我国废纸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244
第十章 二次纤维(废纸)制浆污染控制 246
第一节 二次纤维制浆工艺流程 246
一、废纸制浆常用的工序 246
二、典型二次纤维制浆工艺流程 248
第二节 二次纤维制浆资源能源使用及污染排放情况 250
一、废纸制浆造纸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情况 250
二、废纸造纸废水的排放情况和特点 250
三、废纸造纸固体废物的组成与性质 254
第三节 二次纤维制浆污染控制技术 254
一、制浆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254
二、环境友好的脱墨技术 257
三、全无氯(TCF)漂白技术 262
四、设备的改进 266
五、分散与揉搓技术 269
六、分级筛选 270
七、脱墨污泥的利用 272
参考文献 273
第五篇 造纸工艺过程污染减排技术 275
第十一章 造纸生产工艺及污染特点 275
第一节 造纸生产工艺及输入输出 275
一、造纸工艺 275
二、造纸企业输入输出 282
第二节 造纸生产水系统与废水排放 285
一、造纸厂水系统 285
二、造纸厂废水特征 287
三、案例 290
四、造纸污染减排的关键控制因素 291
参考文献 291
第十二章 造纸生产的减排技术 292
第一节 造纸生产系统水循环 292
一、白水循环的主要方式 292
二、白水循环的主要问题 296
三、白水循环的保障技术 298
第二节 造纸生产基本单元节水技术 307
一、流送系统 307
二、纸机 308
第三节 涂料回收技术 310
第四节 中性造纸技术 311
参考文献 312
第六篇 其他减排新技术 314
第十三章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314
第一节 基因重组技术改良造纸原料 314
一、木质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314
二、转基因的基本策略 315
三、基因重组技术在改良造纸原料中的应用 316
第二节 生物制浆 317
一、生物制浆原理 318
二、龙须草生物制浆技术 319
三、麦草生物化学制浆 324
四、生物制浆法生产麦草高强瓦楞原纸技术 325
第三节 生物漂白 326
一、木聚糖酶应用于纸浆预漂白 327
二、漆酶/介体(NHA)应用于蔗渣硫酸盐浆生物漂白 329
三、漆酶/介体(HBT)应用于烧碱-AQ法麦草浆生物漂白 330
第四节 酶处理改善浆料的性能 331
一、漆酶在改善浆料性能方面的作用原理 331
二、漆酶对未漂马尾松磨木浆的酶法改性 331
三、漆酶/木聚糖酶体系抑制漂白化机浆返黄的研究 333
第五节 固定化酶技术 335
一、酶的固定化技术 335
二、木聚糖酶的固定化技术 337
三、漆酶的固定化技术 340
参考文献 340
第十四章 其他制浆技术 342
第一节 有机溶剂制浆 342
一、甲酸制浆 342
二、乙酸制浆 345
三、乙醇制浆 347
四、乙酸乙酯法提取纯木质素 351
五、各种方法比较 352
第二节 爆破制浆 353
一、蒸汽爆破制浆 353
二、爆破-有机溶剂制浆 354
第三节 钾基化学制浆 354
一、碱性亚硫酸钾法制浆 355
二、氢氧化钾法制浆 356
三、NH4OH-KOH法制浆 356
四、乙二胺-氢氧化钾法制浆 357
五、蒸煮药剂氢氧化钾制备 358
参考文献 359
第十五章 温室气体减排控制 360
第一节 造纸工业在碳循环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360
一、森林的固碳作用 360
二、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的可持续供应 363
三、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对CO2减排的作用 364
四、工业锅炉减少CO2排放的技术措施 365
五、CO2减排量与减排成本核算方法 370
第二节 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 372
一、CDM在我国快速发展 372
二、CDM项目要求与项目运行具体步骤 374
三、CDM项目应用案例 377
参考文献 379
第七篇 制浆造纸工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380
第十六章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380
第一节 清洁生产 380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380
二、制浆造纸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清洁生产审核起步 381
三、我国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工作 382
四、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内容及程序 384
五、造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可考虑的措施与方法 385
六、清洁生产的新发展和应用 386
第二节 循环经济 386
一、什么是循环经济 386
二、循环经济的框架和基本模式 387
三、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循环经济 388
四、循环经济的误区 390
第三节 制浆造纸工业的循环经济模式——造纸圈 391
一、制浆造纸原材料的3R方案 391
二、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的3R方案 393
三、企业之间形成的生态工业链 396
四、减少造纸废水产生和排放 397
参考文献 397
第十七章 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措施 399
第一节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99
第二节 制浆造纸行业产排污系数特征 403
第三节 循环经济实施案例 404
一、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404
二、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规划 406
三、美利纸业碱法麦草制浆造纸污染防治的循环经济模式 409
四、泉林打造非木材纤维原料制浆循环经济模式 410
五、山东晨鸣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411
六、湖南岳阳泰格林纸集团林纸一体化工程 412
七、云南云景林纸一体化工程 413
八、山东华泰集团林纸循环经济产业链 413
九、天津万利纤维薄膜有限公司造纸厂封闭水循环利用 414
参考文献 415
第八篇 制浆造纸废水末端处理技术与水务管理 416
第十八章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416
第一节 常规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416
一、重力沉降 416
二、气浮 417
三、混凝法 418
第二节 生物处理方法 418
一、好氧法 418
二、厌氧法 423
第三节 深度(三级)处理技术 426
一、膜分离法 426
二、Fenton氧化法 427
第四节 实际应用案例 428
一、活性污泥法处理漂白化学浆废水和深海排放 428
二、SBR法处理纸板厂废水 430
三、氧化沟技术处理漂白麦草浆废水 430
四、BIOLAK工艺处理蔗渣浆废水 431
五、IC厌氧反应器 432
六、ANAMET接触厌氧反应 433
七、HCR工艺 434
八、膜分离技术 435
九、传统Fenton氧化技术 435
十、流化床Fenton氧化技术 436
十一、絮凝沉淀加氧化塘法深度处理技术 437
十二、带好氧生物选择器的活性污泥技术处理商品浆造纸废水 438
第五节 废水处理的挑战和机遇 438
一、新标准的挑战 438
二、面临的机遇 438
参考文献 439
第十九章 “零”排放实践 440
第一节 “零”排放定义和国内外发展趋势 440
一、“零”排放的定义 440
二、“零”排放的发展趋势 440
三、“零”排放存在的问题 440
四、制浆造纸企业废水“零”排放实施途径 441
第二节 “零”排放案例 442
一、废纸造纸案例 442
二、化机浆案例 444
参考文献 445
第二十章 水务管理 446
第一节 水务管理机构 446
一、机构的组成 446
二、企业水务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447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管理 447
一、节水管理 447
二、泄漏与溢流管理 448
三、应急管理 452
第三节 水的循环利用管理 454
一、水的循环利用管理 454
二、水质控制管理 456
参考文献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