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1
第一章 成长为何如此艰难 1
一、成长为何如此艰难 2
中文版序 4
戴卫的迷惑:能否找到另外一种方式?二、必须寻找新的方法 5
第二章 营收成长我有责,公司成长我成长 7
一、营收成长我有责 8
戴尔电脑公司:责任、荣誉和有福共享二、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 10
三、人人都有创造营收成长的机会 11
通用电气的营运系统 13
四、注重员工 13
大卫 伯克德:体谅和尊重每一位员工第三章 循序渐进,不企求一日长大 21
布拉贝克倡导:“持续稳健增长” 24
一、一步一个脚印 24
诺雷公司:夭折的成长目标 30
二、寻找为营收成长做贡献的机会 30
达亚尼:只传播一个消息而已 31
三、领导者的责任 31
杰克·韦尔奇:倾听员工的声音 38
四、成长要讲究策略 38
网景与微软的悲壮碰撞 45
五、自己的部门能做什么 45
六、积小胜为大胜 48
泰乐城市建设集团:改变销售方式以提升营收第四章 追求成长的优质性 53
一、成长的质量之区别 54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并购:令人唏嘘的结局二、优质成长的特征 64
家乐福:“变色龙”战略 79
杜邦:进军生命科学领域,谋求永续增长第五章 摒弃妨碍成长的错误观念 79
戴卫:我遭人背弃了 81
一、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81
马狮之星的陨落 84
二、领导者:带动营收成长 84
百事可乐:寻找市场空隙 90
三、降低而不是躲避风险 90
第六章 增强营收生产力 93
晚餐的启示 96
一、营收生产力 96
二、成本管理的局限 100
本田公司为什么能打进美国市场? 100
夏内尔: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 100
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结局 103
三、配置人力的方式 103
IBM公司:人人参与销售 106
四、向营收生产力转移 106
微软公司:不断开拓新市场 125
沃尔玛:将供应链做大做好 125
韦尔奇时代,通用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第七章 营收成长的财务方法 125
迪斯尼公司:我们的资金足够吗? 127
一、成长预算的优点 127
二、成长预算效果的预测 131
梅斯:为什么要编制成长预算? 131
三、预算报表的格式和表示方法 134
四、成长的资金来源 136
施乐公司:一味削减成本造成的悲剧 143
五、成长预算的执行 143
六、定期检讨 144
第八章 把营销重点从下游移到上游 147
波音777——顾客的设计 150
一、上游营销赢在哪里 150
可口可乐:让“休息伴”走进千家万户二、从客户出发,为客户着想 155
服务——IBM的不变情怀 158
三、市场地图 158
四、取得第一手的信息 163
福特如何在法国小型车市场上立足? 163
云柏鞋业是如何通过市场细分获得高速成长的?五、融入顾客的企业 169
六、如何评估业务人员 170
七、协助客户成长 171
八、上游营销的精髓 172
第九章 加强交叉营销 175
时代华纳:从《哈利 波特》大赚一把一、交叉营销为何失败 177
绿林联邦:将获利与保值的完美结合 188
二、提出客户价值主张 188
ATD医疗公司:帮助医院解决问题 191
三、价值方案的内容 191
四、加强交叉营销的措施 194
利乐:与客户一起成长 194
美国银行:瞄准交叉营销 199
第十章 用人际互动引擎牵动营收成长 199
韦尔奇:提倡直接沟通 201
一、不止于沟通 201
德惠商店是如何用人际互动引擎度过危机的?二、鼓励员工团结合作 204
里诺食品公司:与员工亲密接触 206
三、促进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206
西南航空公司的整备时间:人际互动引擎的范例四、促进协调合作 207
英特尔公司:倡导“坦诚交流”政策 210
五、消除对人际互动引擎的误解 210
六、打造人际互动引擎 213
麦克弗森:达纳公司的老兵 213
资生堂:用心做生意 224
通用电气公司:一个无边界的公司 224
七、确保引擎运转顺畅 224
第十一章 将创新化为营收成长的动力 229
一、创新不需要天才 230
3M公司的砂纸:来自普通工人的一个主意二、创新的流程 231
波音737:“局外人”的创意 239
三、培育 239
通用电气的营运系统 242
四、实施:适才适所 242
3M公司为什么能持续成为美国最受人羡慕的企业之一?五、及早封杀失败的点子 251
六、破除借口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