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
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10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分析 16
对“四个全面”的哲学方法论解读 22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品质及实践要求探析 26
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的基本架构初探 33
全球化境遇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培育探析 42
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论略 4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初探 54
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探析 60
第二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7
价值主体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 6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地位及研究的价值 77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几个合力 84
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功能的异化表现及其应对 91
形象德育:现代德育的新趋向 98
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特点及体系构建 105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的再审视 111
论网络热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及挑战 116
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21
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导地位的式微及对策分析 127
论参与式教学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运用 131
关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思考 138
着意细小 化意无形 14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矛盾与路径 152
多元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现实境遇及路径探索 158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探讨 166
新课标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172
困境与超越: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向 179
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机遇、挑战及改革的思考 185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法治意识教育强化路径研究 192
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德育价值 199
论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 206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路径探析 214
第三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2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范畴 22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三维向度 2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与培育践行的逻辑实践 236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246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表达 25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逻辑思考 259
仪式传播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路径探究 268
云南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276
完善易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探析 282
弘扬红岩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论略 28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95
生活化视域下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303
心理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过程 309
借助网络语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0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若干思考 326
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研究 333
唯物史观是“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统一 335
浅析实现“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客观要求 342
论雅各比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349
马克思社会与国家理论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356
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分析 362
还原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369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境遇及路径探析 383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390
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发展演变 398
坚守“三大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404
社会变迁视域下农村法治建设探析 412
浅谈“90后”青年性别角色社会化问题、成因及对策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