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3
上编 通论篇 3
第一章 引言 3
一 可洪其人其书 3
二 《可洪音义》研究概况 5
第二章 《可洪音义》的价值 8
一 与近代汉字研究 8
(一)可为近代汉字研究提供丰富的字形资料 9
(二)有助于探明汉字俗体的演变轨迹 12
(三)有助于总结近代汉字书写变异的规律 14
二 与大型字典编纂 16
(一)订正巳有训释 17
(二)考释疑难僻字 19
(三)沟通正俗异体 20
(四)提供适当例证 21
(五)增补同形俗字 23
(六)增补未收汉字 25
三 与佛典文献校读 27
(一)有助于识读佛经中的疑难俗字 28
(二)有助于匡正佛经中的传刻讹字 30
(三)有助于在众多异文中作出正确选择 32
四 与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33
第三章 《可洪音义》的体例、术语 37
一 编撰宗旨 37
二 内容体例 40
(一)注音 40
(二)释义 50
(三)定形 50
(四)校勘 51
(五)断句 55
(六)辨伪 56
三 主要术语 58
(一)正作 58
(二)亦作 61
(三)或作 63
(四)又作 67
(五)合作 69
(六)宜作 70
(七)俗、俗作 71
(八)古文、古文作 72
(九)非 73
(十)悮 74
第四章 可洪对《玄应音义》的继承与批判 76
一 《可洪音义》和《玄应音义》的差异 77
(一)确立词目字的原则不同 77
(二)收释语词的多寡不同 79
(三)收释语词的侧重点不同 79
(四)释文详略和侧重点不同 80
二 可洪对《玄应音义》的继承 81
(一)引注音 82
(二)引释义 82
(三)引正字 83
(四)引异文 83
三 可洪对《玄应音义》的补释 84
(一)对无释文条目的补释 85
(二)对释文欠完善条目的辅释 86
(三)可洪补释之疏误 88
四 可洪对《玄应音义》的批判 89
(一)献疑 90
(二)匡谬 92
(三)可洪批判之疏误 99
五 可洪所见《玄应音义》与今本的异同 101
(一)可洪本有而丽藏本无 102
(二)可洪本有而碛砂藏本无 103
(三)可洪本有而丽藏本、碛砂藏本皆无 104
(四)可洪本有而丽藏本、慧琳本皆无 105
(五)可洪本有而碛砂藏本、慧琳本皆无 106
(六)可洪本有而今本皆无 107
第五章 《可洪音义》存在的问题 111
一 体例缺失 111
(一)以注音揭示正字 111
(二)以又音辨别同形字 113
(三)行文不避俗别字 115
(四)截词不嫌破词 116
二 注释疏误 117
(一)不明讹字而误释 117
(二)不明文意而误训 120
(三)不明假借而误读 122
(四)承用误本而失校 124
三 传刻错乱 125
(一)误 125
(二)脱 129
(三)衍 131
(四)错位 132
中编 考释篇 137
第一章 疑难字考释 137
第二章 同形字辨析 214
第三章 生僻字辑释 249
下编 《可洪音义》异体字表 341
凡例 341
A 343
B 347
C 369
D 405
E 431
F 435
G 448
H 468
J 493
K 533
L 545
M 575
N 598
O 612
P 613
Q 628
R 651
S 659
T 695
W 715
X 729
Y 761
Z 805
征引文献 849
主要参考文献 855
后记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