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先秦的职官管理 20
第一节 夏商西周官制的起源与发展 20
一 夏朝官制 20
二 商朝官制 23
三 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政权建设 26
四 西周官制 28
第二节 夏商西周职官管理的雏形 32
一 国王的管理权威 33
二 对封国的管理 34
三 世官制与贡士 36
四 职官的培养、识别、选择、任用与更新 38
五 考绩、监控与惩处 42
六 爵命等级与特权 46
第三节 春秋战国官制 47
一 春秋官制 48
二 战国官制 50
三 楚国官制 61
第四节 春秋战国过渡时期的职官管理 63
一 私学、士与后备官员队伍的形成 63
二 春秋战国的职官管理思想 66
三 职官的选拔 71
四 职官的任免 79
五 职官的考课与上计 82
六 职官的监察 84
七 等级、特权与俸禄 87
第二章 秦汉的职官管理 97
第一节 秦朝的职官管理 97
一 封建官制的确立 97
二 秦职官管理重法的特点 101
三 职官的选拔 103
四 职官的任用 106
五 职官的考核 108
六 监察制度的建立 112
七 官阶、俸禄与特权 116
第二节 汉朝官制 118
一 中央官制 118
二 地方官制 130
第三节 职官的选拔 137
一 学校与职官的培养 137
二 选拔标准的建立 142
三 以察举征辟为主的选拔途径 143
四 其他选拔方式 156
第四节 职官的任免 164
一 合理任用的重要性 164
二 分级任用与有关任用的限制条款 165
三 选任迁调程序 169
四 任官凭证与任期 171
五 任用类型 175
六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180
第五节 职官的考课 182
一 考课内容和标准 183
二 考课方式 183
三 上计制度 185
四 汉朝考课的基本经验 189
第六节 职官的监察 191
一 中央监察系统与职权 192
二 地方监察系统与职权 199
三 吏治与监察 206
第七节 等级、特权与律禄 212
一 等级 212
二 特权 214
三 俸禄 216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职官管理 221
第一节 门阀士族的兴起与职官管理的变化 22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官制 223
一 三国官制 223
二 晋朝官制 230
三 南朝官制 233
四 北朝官制 236
第三节 职官的选拔 240
一 贤能标准的隐退 240
二 学校教育与选拔 242
三 九品中正制 246
四 形式多样的入仕途径 254
五 察举与考试 260
第四节 职官的任免 263
一 分级任用与任用的有关限制条款 263
二 任用程序 276
三 任官凭证与任期 276
四 任用类型 280
五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285
六 魏晋南北朝任用弊端 289
第五节 职官的考课 293
一 魏晋南朝的考课 293
二 北朝的考课 295
三 考课方式与奖惩 300
四 魏晋南北朝考课经验教训 302
第六节 职官的监察 305
一 魏晋南北朝的监察机构 305
二 监察官员的选任与临时性监察官员的设置 307
三 监察法规与方式 311
四 监察实践与废弛 315
第七节 等级、特权与俸禄 323
一 等级 323
二 特权 333
三 俸禄 338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职官管理 345
第一节 隋朝的职官管理 345
一 隋朝官制 345
二 职官的选拔 349
三 职官的任免 352
四 职官的考课 356
五 职官的监察 357
六 品阶勋爵、特权与俸禄 359
第二节 唐朝官制 363
一 中央官制 363
二 地方官制 369
第三节 职官的选拔 374
一 科举制度 374
二 其他仕途 388
第四节 职官的任免 395
一 分级任用与有关任用的限制条款 395
二 流内品官的举荐 400
三 选任程序 403
四 任官凭证 406
五 任用类型 408
六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413
七 唐朝任用特色及弊端 417
第五节 职官的考课 423
一 考课主管机构、职权及程序 423
二 考课标准的确立 426
三 考课实践及不足 429
第六节 职官的监察 437
一 御史台的完善 437
二 御史的选任与升迁 439
三 监察机构的职权 442
四 地方监察制度 447
五 唐朝监察经验及监察的废坏 450
第七节 品阶勋爵、特权与俸禄 456
一 品阶勋爵 456
二 特权 463
三 俸禄 468
第八节 五代职官管理 480
一 五代官制 480
二 职官的选拔 483
三 职官的任免 487
四 职官的考课 504
五 职官的监察 504
六 特权与俸禄 509
第九节 先秦至唐五代的退休与给假制 512
一 退休 512
二 给假 516
第五章 宋朝的职官管理 523
第一节 宋朝官制 523
一 中央官制 523
二 地方官制 530
第二节 职官的选拔 534
一 科举入仕 534
二 其他仕途 554
第三节 职官的任免 560
一 分级任用与有关任用的限制条款 560
二 任用凭证与任期 573
三 任用的失误 575
四 任用的类型 578
五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584
第四节 职官的考课 586
一 考课机构 586
二 考课内容 588
三 考课实践及不足 593
第五节 职官的监察 600
一 台谏机构的设置 600
二 台谏官员的选任 602
三 台谏机构的职权 608
四 地方监察制度 615
五 监察实践 619
第六节 品阶勋爵、特权与俸禄 630
一 品阶勋爵 630
二 特权 633
三 俸禄 637
第六章 辽金元的职官管理 651
第一节 辽金元官制 651
一 辽朝官制 651
二 金朝官制 654
三 元朝官制 657
四 西夏官制 662
第二节 职官的选拔 665
一 辽夏职官选拔概况 665
二 金朝职官的选拔 668
三 元朝的职官选拔 675
第三节 职官的任免 689
一 分级任用与有关任用的限制条款 689
二 任用凭证、赴任规定与任期 698
三 任用类型 700
四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708
五 元朝任用的两大弊端 710
第四节 职官的考课 712
一 辽金的职官考课 712
二 元的职官考课 715
第五节 职官的监察 718
一 辽金元监察机构的设置 718
二 监察职掌与法规 723
三 监察实践 732
四 金元监察不力和吏治腐败 738
第六节 品阶勋爵、特权与俸禄 743
一 品阶勋爵 743
二 特权 748
三 俸禄 751
第七章 明朝的职官管理 759
第一节 明朝官制 759
一 中央官制 759
二 地方官制 768
第二节 职官的选拔 773
一 科举入仕 773
二 学校与国子生入仕 782
三 其他仕途 787
第三节 职宫的任免 794
一 分级任用与有关任用的限制条款 794
二 选任迁调程序 802
三 任用凭证、上任规定与任期 807
四 明朝任用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因素 812
五 任用类型 818
六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821
第四节 职官的考课 826
一 考满之法 826
二 考察之法 831
三 考课的偏颇与废弛 837
第五节 职官的监察 842
一 监察机构及职掌 842
二 监察官员的选任、考核与升黜 850
三 调控监察行为的诸措施 854
四 明朝监察失效的原因 858
第六节 品阶勋爵、特权与俸禄 864
一 品阶勋爵 864
二 特权 866
三 俸禄 872
第八章 清朝的职官管理 881
第一节 清朝官制 881
一 清入关前的行政机构 881
二 清朝官制 882
三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与管理 888
第二节 职官的选拔 888
一 科举考试 889
二 其他仕途 899
第三节 职官的任免 908
一 分级任用与有关任用的限制条款 908
二 选任迁调程序 915
三 任用凭证与上离任规定 925
四 任用类型 927
五 免官及其他惩处形式 935
第四节 职官的考课 941
一 考课机构 941
二 考课标准的建立及实施规定 943
三 专官考课 947
四 考课与奖惩 950
五 考课作用渐失 953
第五节 职官的监察 954
一 监察机构及其职掌 954
二 监察官员的选任、考核与奖惩 959
三 调控监察行为的诸措施 963
四 监察的废坏 964
第六节 品阶勋爵、特权与俸禄 967
一 品阶勋爵 967
二 特权 971
三 俸禄 975
第七节 宋至清前期的退休与给假制 981
一 退休 981
二 给假 984
第九章 晚清职官管理的变革 990
第一节 中央行政机构的变革 990
一 内政机构和职官设置的新变化 990
二 外交事务机构及职官设置的新情况 995
三 新设负责内政的机构和职官 1001
四 负责军事事务的机构 1012
第二节 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 1015
一 警政机构与职官设置 1015
二 司法机构与职官设置 1017
三 管理实业的机构与职官 1020
四 办理对外交涉的机构与职官 1022
五 军政管理机构及其职官 1022
六 实行立宪的机构及职官 1023
七 地方自治的管理机构与职官 1025
八 办理调查、财务的机构与职官 1027
第三节 改设的地方机构及职官 1028
一 学务机构与职官的改设 1028
二 盐务官制的改革 1031
三 地方税关—“洋关”的设置 1033
第四节 晚清职官选任的新思想 1034
一 龚自珍、魏源等人对科举制的抨击 1034
二 洋务派培养新式人才的思想 1036
三 维新派关于人才选任的新思想 1038
第五节 培养人才的新方式 1042
一 新式学堂的建立及其特点 1042
二 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 1045
三 留学制度 1050
第六节 官吏任用的新特点 1055
一 新式学堂学生的任用 1055
二 归国留学生的任用 1057
三 洋员的聘任 1059
四 对科举出身者的善后处理 1062
第十章 北洋政府的职官管理 1065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中央机构与职官设置 1065
一 立法机构与国家元首 1065
二 行政机构与职官 1075
三 中央其它机构与职官 1081
第二节 地方机构与职官设置 1087
一 地方立法机关与职官 1087
二 地方行政机构与职官 1089
三 地方行政办事机构与职官 1094
四 地方军政机关与职官 1096
五 地方司法机构与职官 1097
第三节 职官的教育培养 1100
一 教育宗旨和教育行政组织 1100
二 学制的改革与变更 1106
三 出国留学制度 1107
第四节 职官的选拔 1110
一 选拔制度及其特点 1110
二 选拔机构 1115
三 选拔实践 1118
第五节 职官等级与任用 1124
一 职官的等级 1124
二 职官的任用 1126
第六节 职官的纪律、监察及奖惩 1134
一 纪律和权利 1134
二 监察与纠弹 1137
三 奖励与惩戒 1140
第七节 职官的薪俸与抚恤 1144
一 薪俸 1144
二 抚恤 1149
第十一章 国民政府的职官管理 1151
第一节 国民政府中央机构与职官设置 1151
一 中央政府首脑 1151
二 五院及其机构 1157
第二节 地方政府机构与职官设置 1161
一 省级行政机构与职官 1161
二 省以下行政机构和职官 1167
第三节 职官的选拔 1172
一 考试选拔的早期筹划 1172
二 选拔的过渡形式 1174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选拔 1176
四 非考试选拔途径 1183
第四节 职官的任用 1189
一 公务人员的职位分类 1189
二 铨叙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 1191
三 公务员任用的资格要求 1194
四 公务员任用的基本形式 1203
五 外籍人员的聘任 1212
六 聘派人员的任用与管理 1213
七 试署与实授 1215
八 公务员的内外调任 1217
第五节 公务员的训练 1219
一 训练的理论与机构 1219
二 训练、进修与考察 1224
三 训练的特殊规定 1227
第六节 公务员的考绩 1232
一 考绩制的演变发展 1232
二 考绩的主要方法及其组织 1235
三 考绩的特殊规定 1237
四 考绩的补充 1242
第七节 公务员的奖惩 1244
一 奖惩的主体形式 1244
二 奖惩的特殊规定 1251
三 奖惩的单项规定 1257
第八节 公务员的纪律、监察与保障 1259
一 纪律 1259
二 监察 1262
三 保障 1266
第九节 级俸、福利与退休 1268
一 级俸的基本形式 1268
二 级俸的特殊规定 1276
三 福利 1282
四 退休 1288
后记 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