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洲近代化的笔记(代序) 1
一 前言 1
二 亚洲近代化变革的形态——太平天国革命与明治维新 4
三 明治维新 10
四 自由民权运动 12
五 战前天皇制的本质 16
19世纪后半期日中两国的近代化 19
前言——国内统一市场问题 19
一 统治体制与人民斗争 22
1 统治体制 22
2 科举与世袭制 26
3 有藩与无藩 28
4 人民斗争 29
二 两国的思想状况 32
1 朱子学世界观的瓦解 32
2 西洋学与对外意识的问题 35
3 攘夷思想与华夷思想 43
三 两国近代化的经济过程 46
1 两国的买办问题 46
2 官督商办 49
结束语 55
19世纪50~60年代日中两国对近代国家的认识 59
前言 59
一 日中两国对西欧国家制度的介绍 60
1 日本对西欧国家制度的介绍 60
2 中国对欧美国家制度的介绍 62
二 幕府末期对欧美制度的实际见闻 65
三 欧美制度对日中两国的影响 68
四 争取统一国家的制度改革论 72
1 公武合体论 72
2 以“大政奉还”为前提的统一国家论 75
3 以幕府为中心的统一国家论 79
五 明治新政权的成立 85
结束语 88
19世纪末日中两国对近代国家的认识 90
前言 90
一 作为出发点的《政体书》 92
1 《政体书》的本质——作为各藩联合体的统一 92
2 废藩与统一国家的完成 94
二 废藩置县后绝对主义体制的动摇与对近代国家认识的发展 97
1 绝对主义体制的动摇 97
2 对近代国家认识的发展 100
三 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 106
1 政府内部健全国家制度的活动 106
2 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与自由民权运动的开设 108
3 民权运动的发展与对近代国家认识的加深 110
四 向近代国家的过渡 116
1 政府方面的政策 116
2 明治14年政治变动前后对近代国家的认识 118
3 日本近代国家体制的成立 124
五 中国对近代国家的认识 126
1 变法运动以前对近代国家的认识 126
2 变法运动与对近代国家的认识 128
3 以日本为楷范 134
结束语 139
19世纪后半期日中两国的振兴产业政策 142
前言 142
一 19世纪后半期日中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43
二 两国政权的比较 144
三 两国振兴产业的过程 148
1 军事工业 149
2 海运业 150
3 棉纺织业 154
四 关于买办 165
五 日本振兴产业政策的探讨 171
结束语 175
日中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文化形态的比较 177
一 日中两国近代化的比较 177
二 日中两国对外国文化的摄取 179
1 日中两国的对外关系 181
2 制造日本产品的愿望 183
三 文化的基本形态 185
1 日本文化的并存性 186
2 “并存型”文化产生的原因 188
四 摄取文化的形态 191
五 社会的协作关系 193
1 非亲族协作型社会 193
2 非亲族协作型社会的产生 195
3 “忠”与“孝” 198
4 日本的封建统治体制与血统制 200
六 教育的形态 202
1 日本教育的普及 202
2 江户时代初等教育普及的原因 206
3 “普及、提高能力型”的教育与社会 208
4 日本教育中“普及、提高能力型”形成的原因 211
5 科举与“选拔、达到目的型”的教育 213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