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走出中世纪与走向世界文学 1
一、“东方从属于西方” 2
二、“开眼看世界” 10
三、“西学东渐” 18
四、“吾人最后之觉悟” 26
五、“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35
第一编 确立人的文学(1895~1926) 45
第一章 从“新民”到“启蒙”(1895~1915) 47
一、晚清文学各界“革命” 48
二、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的文学观 62
第二章 从“文学革命”到“人的文学”(1915~1926) 78
一、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的理论倡导 79
二、纯文学社团的出现 95
第二编 走向人民的文学(1926~1949) 111
第一章 从革命文学到自由创造的文学(1926~1937) 113
一、左翼文学运动与文学论争 114
二、《新月》、《现代》、《论语》作家群 133
三、老舍、沈从文、巴金、曹禺的创作观 151
第二章 从文学服务于抗战到文学属于人民(1937~1949) 170
一、大众化与民族化 171
二、现实主义论争 186
三、《七月》和《中国新诗》诗人群 200
第三编 从属于政治的文学(1949~1976) 221
第一章 建国17年文学运动(1949~1966) 223
一、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224
二、《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 242
三、从第一次“文代会”到第三次“文代会” 258
第二章 “文革”十年的文艺极左路线(1966~1976) 282
一、文学运动的路线裁决 283
二、“标新立异”的创作模式 300
第四编 复归“人学”的文学(1976~1996) 319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运动(1976~1989) 321
一、“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322
二、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 339
三、文学样式的“先锋探索” 357
第二章 后新时期文学走向(1989~1996) 378
一、文学不再轰动 379
二、“新写实”开拓的“新”尝试 395
三、女性文学与女性写作 412
主要参考文献 430
后记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