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授中文作为第二语言 1
1.0.引言 1
1.1.英文(L1)和中文(L2)在拼字法上的变异 2
1.1.1.标签图式和分析性解码 3
1.1.2.大脑神经处理中文的证据 4
1.1.3.视觉处理策略 7
1.2.不同层次的处理中文和英文 9
1.2.1.字的种类 10
1.2.2.词的形成 16
1.2.3.句子的形成 20
1.3中英双语人 21
1.3.1.史特立色字测验 22
1.3.2.比较中英双语人和单语人 24
1.3.3.双语记忆的非形态概念模式 25
1.4.教授中文作为第二语言 28
1.4.1.说英语者学习阅读中文字 28
1.4.2.说希伯来文者猜想中文字的意义 32
1.4.3.比较学习字母代码和标签图式代码 32
1.4.4.句子理解 33
1.5.结论 34
第二章 双程解码理论:处理图画和文字 37
2.0.引言 37
2.1.双程解码理论 38
2.1.1.想像系统和语言系统 40
2.1.2.指涉性联络和联系性联络 43
2.1.3.影像与具体性 46
2.2.比较图画与文字处理 49
2.2.1.配对联系学习 49
2.2.2.自由回忆 52
2.2.3.语意记忆作业 54
2.2.4.图画与句子 56
2.3.抽象句子与具体句子的对比 58
2.3.1.形态专门干扰 59
2.3.2.影像和具体性在理解上的差异 60
2.3.3.中文具体句子与抽象句子的对比 64
2.4.双语双程解码与第二语言学习 66
2.4.1.双语记忆之双程解码模式 67
2.4.2.第二语言学习的实践 70
2.4.3.关键词记忆术和吊勾技巧 72
2.5.结论 73
第三章 认知负荷理论 76
3.0.引言 76
3.1.认知负荷理论 77
3.1.1.分裂注意力效应 80
3.1.2.累赘效应 83
3.1.3.高对低元素互动 85
3.2.图画在儿童识字学习上的负面效应 87
3.2.1.焦点注意力假设 88
3.2.2.有限处理能力 90
3.3.结论 94
第四章 实验 97
4.0.引言 97
4.1.实验1a 97
4.1.1.刺激材料 98
4.1.2.受试者和环境 99
4.1.3.设计和步骤 100
4.1.4.结果和讨论 103
4.2.实验1b 104
4.2.1.刺激材料 105
4.2.2.受试者和环境 106
4.2.3.设计和步骤 106
4.2.4.结果和讨论 108
4.3实验2 112
4.3.1.受试者和环境 112
4.3.2.刺激材料 113
4.3.3.设计 113
4.3.4.结果和讨论 114
4.4.实验3 119
4.4.1.受试者和环境 121
4.4.2.设计和刺激材料 121
4.4.3.结果和讨论 122
4.5.实验4 126
4.5.1.受试者和环境 128
4.5.2.刺激材料 128
4.5.3.步骤 130
4.5.4.结果和讨论 132
第五章 结论 145
参考书目 166
附录:发表文章、讲座及工作坊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