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侵权问题研究:新闻媒体侵权的判定、抗辩与救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海涌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1

第一编 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及其限制 7

第一章 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 7

第一节 媒体与表达自由 8

第二节 平面媒体的表达自由 11

第三节 电子媒体的表达自由 14

第四节 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 20

第五节 表达自由的保护级别 22

第二章 新闻媒体表达自由的限制 24

第一节 限制表达自由的依据 24

第二节 限制表达自由的目的 29

第三节 限制表达自由的原则 35

第四节 限制表达自由的方法 40

第二编 新闻媒体侵权的判定:原则与问题 49

第三章 判定新闻媒体侵权的归责原则 49

第一节 推定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49

第二节 推定过错责任之例外:实际恶意 54

第四章 新闻暗访的合法性问题 57

第一节 新闻暗访的困境 57

第二节 新闻暗访困境的法律突破 61

第五章 政府机关名誉权的废除问题 88

第一节 政府机关名誉权诉讼的浪潮及成因 88

第二节 为什么必须废除政府机关的名誉权? 91

第三节 剥夺政府机关“名誉权”的后续解决机制 102

小结:政府机关的名誉权必须彻底废除 112

第六章 新闻机构的商业诽谤问题 114

第一节 新闻机构商业诽谤的特殊性和类型化 115

第二节 名誉诽谤与商业诽谤 118

第三节 单一传播规则和再次传播规则 123

第七章 群体组织的名誉权问题 133

第一节 非经济性质的群体组织原则上不得享有名誉权 134

第二节 群体组织的个人成员原则上不得提起诉讼 136

第三节 群体组织的规模较小:个人成员不得提起诉讼之例外(一) 146

第四节 陈述涉及群体组织的个人成员:个人成员不得提起诉讼之例外(二) 155

第五节 多因素考量理论:个人成员不得提起诉讼之例外(三) 164

第六节 我国群体组织名誉侵权规则的具体构建 172

第八章 网络空间的隐私权问题 182

第一节 个人隐私与个人数据 182

第二节 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模式 186

第三编 新闻媒体侵权的抗辩 193

第九章 真实性之抗辩 193

第一节 真实性抗辩的利益考量 194

第二节 真实性抗辩的适用规则 195

第十章 公正评论之抗辩 222

第一节 公正评论抗辩的适用规则 222

第二节 公正评论抗辩之分析检讨 231

第十一章 公众人物之抗辩 238

第一节 公众人物抗辩制度的发展 238

第二节 公众人物抗辩中的利益考量 242

第三节 公众人物与私性人物的划分 245

第四节 实际恶意与一般疏忽 248

第十二章 特许权之抗辩 254

第一节 特许权抗辩的基本理念 254

第二节 特许权抗辩在美国的适用 255

第三节 特许权抗辩在我国的适用 262

第四编 新闻媒体侵权的非物质救济 269

第十三章 连续报道 269

第一节 连续报道之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救济功能 269

第二节 连续报道的应用 270

第十四章 更正报道 272

第一节 更正报道的必要性 272

第二节 更正报道的制度构建 274

第十五章 申辩报道 278

第一节 申辩报道的合理性 279

第二节 申辩报道的制度构建 281

第十六章 行为保全:暂时停止侵害 287

第一节 行为保全的特征 288

第二节 行为保全的合理性 289

第三节 实质要件:最小限制原则 295

第十七章 道歉广告 300

第一节 赔礼道歉的现状困惑 301

第二节 区分道德上的赔礼道歉和法律上的赔礼道歉 302

第三节 道歉广告的适用 306

结语 309

第十八章 新闻记者的特权——拒绝作证 310

第一节 司法利益与新闻自由的冲突 310

第二节 记者在没有拒证特权情况下的利益状态分析 312

第三节 记者在享有拒证特权情况下的利益状态分析 315

第四节 我国新闻立法应确定新闻记者的拒证特权 317

第十九章 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分配 318

第一节 新闻机构 319

第二节 重复传播者 322

第三节 信息提供者 326

第二十章 新闻媒体侵权的立法思考 328

第一节“新闻媒体侵权”肯定说 328

第二节《侵权责任法》中没有“新闻媒体侵权”是一种遗憾 329

参考文献 332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