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背景 1
第一章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3
1.1 古典经济学 4
1.2 传统凯恩斯主义 18
1.3 新古典综合学派 33
1.4 一般非均衡理论 49
1.5 弗里德曼—卢卡斯总供给理论 63
1.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85
1.7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04
第二篇 商品市场:价格刚性 115
第二章 商品市场中的价格刚性 117
2.1 菜单成本 117
2.2 近似理性 125
2.3 扭折的需求曲线 135
2.4 平缓的成本曲线 141
2.5 实际刚性—菜单成本的相互作用 145
第三篇 劳动商场:工资刚性 155
第三章 隐含合同理论 157
3.1 工资刚性和就业波动 157
3.2 隐含合同理论的基本模型 161
3.3 完全信息和最优合同 176
3.4 不完全信息和次优合同 180
3.5 隐含合同理论的局限性 182
第四章 集体谈判理论 187
4.1 基本模型 187
4.2 工会中方面决定工资及其低效率性质 190
4.3 会和企业通过谈判决定工资 200
4.4 工会和企业谈判决定工资和就业 204
4.5 对集体谈判理论的批评 212
第五章 效率工资论 214
5.1 效率工资的根据 214
5.2 效率工资的决定 217
5.3 效率工资和非自愿失业 222
5.4 索罗模型 227
5.5 夏皮罗—斯蒂格里兹模型 231
5.6 局内人—局外人模型 243
第六章 交错合同理论 249
6.1 费希尔理论 250
6.2 泰勒模型 261
6.3 为什么合同是交错的 265
第四篇 非刚性学派 269
第七章 不完全市场和合作失败 271
7.1 劳动市场不完全:哈特模型 272
7.2 商品市场不完全:曼丘模型 278
7.3 资本市场不完全:格林沃德—斯蒂格里兹模型 283
7.4 合作失败:不完全信息 285
7.5 合作失败:搜索模型 290
7.6 合作失败:创新周期 294
7.7 合作失败:一般模型 300
7.8 多重均衡和投机泡影 303
第八章 交叠世代模型 308
8.1 最优时期消费和提供曲线 308
8.2 货币均衡 316
8.3 多重均衡的选择 319
8.4 时际货币均衡 324
8.5 周期、泡影和混沌 328
参考文献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