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华评说中国国情 见微思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国华著
  • 出 版 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耀中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意底牢结”松了吗? 1

价值观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西、马都在变化之中 3

新闻舆论逐步在松动 4

小观念与大革命 5

堵不如疏,传媒成为“出气口” 6

正常的社会必然有各种倾向的传媒 8

一张大报,变出数份小报 9

翻开小报看负面新闻 10

新闻像连续剧,要追着读 11

读新闻有竅门:毛泽东警卫员的故事 12

谎言重复一千遍之后 13

上海报纸与香港报纸的不同 14

收费一百万的暑期班教些甚么? 15

大学扩张,负债蓋房 16

博士一大堆,不识谁是谁 17

本科生“回炉”,到技校进修 17

以公平教育解决民族问题 19

嫦娥奔月,神话变现实 19

核子和裤子,哪个重要? 21

军用转民用,高科技惠及大众 23

本土之外,中国知识份子也应关怀全球 25

为甚么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 26

美国自“九一一”后没有新观点提出,南亚学者崭露头角 27

对宗教态度的变化 28

与仁爱结盟的重要性 30

第二章 穷亲戚富起来了 31

不是政治的政治:生活文明的逐步形成 33

身份证意味着自由流动的开始 34

“中国形象”在旅游者身上 35

私有产权的确立 36

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37

求富心切,铤而走险 38

“富”而有“仁”,方为真富 39

发财不立品,钱多形象差 41

三十年发财史,等于西方三百年 42

假证书的喜与忧 43

维权行动报导多了 45

维权律师出现,政府向弱势群体倾斜 47

报纸在强化人民的维权意识 48

农民工的基本人权 49

农村问题与富豪榜 50

农民工是二等公民吗? 51

农民工进城打工,回乡创业 53

穷人翻身靠教育,二十年一轮回 54

古村风水遭到破坏 55

太湖污染:赚到的钱都用来治病了 56

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57

环境污染的报应 58

洞庭湖鼠患与吉林化工厂问题 60

中央倡科学发展,地方却盲目发展 60

福利制度学香港:老有所医 62

第三章 三十年,生活已面目全非 63

蝴蝶效应 65

我对“小新闻”的喜好 66

如何辨认那些几乎一模一样的自行车? 67

今天纽约和巴黎的售货员也开始说中文了 68

大陆餐厅“包房文化”的兴起 69

地产商宴请官员,一餐十万都吃了些甚么? 71

从彼此“捐躯”到健康吃法 72

瑞士餐饮学校坚持传统,拒绝变化 72

由用筷方式看时空差异 75

中西餐背后的哲学差别 76

《物权法》即“私有产权法” 78

《物权法》与“钉子户”维权 79

好的政府让国民住得有安全感 81

古城保护问题 82

单车健康又环保,但少了 83

参观吉利车厂 84

四环成了停车场 85

高速公路穿过画廊 85

奥运交通问题与将堵车打入工作成本 87

火车今昔,令人慨歎 88

提速提出新问题 89

从车上可以看到不同的中国 90

交通发展促进旅游业 91

从驾车习惯到马路文明 92

飞机准时了,香港人爱坐国内航班了 93

国民出行,个个都是国家“名誉资本” 94

为甚么中国人常常不排队? 94

遵守规则与对制度的信心有关 95

中国人的笑容 96

笑容背后是安全感 97

第四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 99

我的生意轨迹,电脑业曾做得很大 101

我在上海的第一桶金,靠的是“信心” 103

中国社会正由“关系”转向“法律” 105

五个字的经商原则 106

相信政府和法律,依法经商致富慢但平稳 108

一定要前瞻,但也不要太超前 110

对国家存有希望,对政 府的管治亦有信心 111

有效的管治对经商环境有利 113

一扇门惊动了居委会和人大 114

人脉关系要苦心经营 116

重视和青年才俊的交往 117

在交往中把握政策的脉动 119

做生意要有闯劲,敢冒险,不能等精算师算出胜率 121

对年龄与机会成本,还是要估算一下 123

年轻人应创业,年长者宜守业 124

情与法在不同时空的不同分布 125

商机的阶梯状分布:商品时效的空间化 126

关系地位在降低,法规越来越重要 127

大陆变化以月计,中港法律要谙悉 127

帮助跟我们谈判的市长学习法律 128

谈判时要带一个律师团 130

按照香港廉署的标准对待国内商务 132

高压线的故事:知识差距在缩小 133

税法“两制”引来法律问题 134

公司法亦有“两制”问题 136

公司用人原则:多元搭配 137

十七大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 138

香港各界应了解国内政治前景,以筹划未来 140

第五章 我是香港人,我更是人 143

世界公民教育应强调“我们地球,我们人类”意识 145

人身难得,何必争来争去 146

通过教育传播宽容精神 148

所谓“民族”在宇宙里是非常渺小的 149

国际学校的多元教育 151

通识教育应纳入最新科学成果 152

美国双重标准使全球价值观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154

全球化中的不公平现象与国民教育 155

国民教育要有世界公民教育作为平衡 157

我这一代人的国家认同 157

香港人要瞭解中国在飞速地全球化 159

“爱国”建筑不爱国,“国民”教育误国民 161

国势上升时尤其要小心民族主义教育之弊 163

四重身份与四重教育 165

第六章 甚么时候美国总统说中文 167

软实力,无形的影响力 169

中国的世界责任与汉语作为全球价值载体 170

全球化:路标国际化 171

搭中国便车与学中文 171

《论语》为甚么受到欢迎 172

中文教育和软实力 173

乐观展望五十年后中国的影响力 174

微观问题多,宏观方向对 176

汉语教育国际化 178

设立孔子学院的目的是甚么 179

如果小布希讲汉语,他会跟胡锦涛交上朋友 180

美国人的汉语热 182

韩国人重视汉语教育 182

香港学生如不学好中文,将来竞争不过美国人 183

香港年轻人要有新世纪的国际价值观 184

香港传媒视野狭窄,影响学生 185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教育相当重要 186

学生上课看小说,你该怎么办? 187

弘道在己,勿将责任推给古人 188

第七章 党和政的和平演变 191

社会主义分两派:专政派与民主派 193

资本主义讲利润,社会主义讲公平,二者结合方平稳 195

以宏观调控达到社会公平 197

中共以前学苏共 199

中国共产党从十三人发展到七千万人 201

中共血统中的国民党基因 202

中国特色=左手资本主义+右手社会主义? 203

苏共和中共,剧变和渐变 206

渐进式的实质民主更为可取 208

差额选举:从“瞎猜” 210

到“八九不离十” 210

“海归派”从内部推动民主 211

军队的旧印象和新面貌 212

《物权法》:经济制度的“循序渐退” 216

海关的四个按钮 217

十七大前政治体制改革的迹象 219

十七大显示了“中国特色”的接班人制度 221

“背景”的背景知识 223

中国政党政治的未来趋势 225

“老革命之后”敢想敢为 227

三本书透露十七大及之后的走势 228

“党大”和“人大”,到底哪个大? 230

党代表常任制 232

人大代表点菜制 233

回应:辫子和西裤:符号和本体——(洪清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