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清国粹派的崛起 1
一 从“国粹”一词说起 1
二 国粹派的界定 7
三 国学保存会的成立 9
四 晚清国粹派的崛起 17
第二章 国粹派及国粹思潮出现的历史原因 25
一 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25
二 国粹派出现的原因 36
三 国粹派的学术渊源 44
四 中、日国粹派出现的历史机缘之异同 50
一 国粹派知识结构的特点 55
第三章 国粹派的新学知识系统 55
二 进化论的宇宙观的确立 61
三 社会学理论的吸纳 76
第四章 国粹派的文化观 100
一 国粹、国学、国魂 100
二 “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 109
三 “古学复兴” 122
四 中西文化观 129
第五章 国粹派的史学思想 146
一 中国传统史学不足“当意” 146
二 “己既能破,亦将能立”——国粹派关于新史学的探索 156
三 系统探讨中国古代学术史 178
四 通史致用,助益革命 196
五 努力保存史籍文物 210
第六章 国粹派的伦理思想 215
一 “性有体用”的自然人性论 215
二 “群重己轻,舍私为公”的道德观 227
三 主张建立“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新型的伦理关系 238
第七章 国粹派的经学思想 249
一 “夷六艺于古史” 249
二 革命与改良、古文与今文 260
三 《春秋》研究 273
第八章 国粹派的历史地位 287
一 辛亥后国粹派的落伍 287
二 国粹派的历史地位 293
附录一 305
一 拟设国粹学堂启 305
二 拟国粹学堂学科预算表 307
三 拟设国粹学堂简章 309
主要参考书目 310
附录二 315
晚清国粹派论孔子 315
晚清国粹派论清学 326
刘师培史学思想略论 342
章太炎刘师培交谊论 357
后记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