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合与排拒(题目)&张晶 3
2、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袁济喜 4
3、字生文学:关于“文学”的汉语定义(提纲)&李建中 13
4、从哲学之“悟”到诗学之“悟”&高文强 17
5、兵家论“怨”及其文史演绎&袁劲 28
6、有所止的文明:中国文化元关键词“止”考论&李立 39
7、中国文论的民族性&刘金波 57
8、政治与学术的变奏:黄海章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松 62
9、《民族文学》(1981-2010)与新时期以来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罗宗宇 82
10、“文气”新论&胡红梅 90
11、名实之争与后世文论的名实观&吴中胜 101
12、“意象”的嬗变历程及文论意义&杨家海 112
13、王国维序跋之文学观探微&李小兰 126
14、兴文苗歌的传承困境研究&余珍 135
15、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冯钰伟 141
16、梧州骑楼文化空间及其现代性问题&杨奔 段祥贵 147
17、仰望江南——赵以炯状元地域文化符号探幽&张劲松 153
18、《山花》文学杂志与贵州民族文学&陈祖君 159
19、清水江流域民间文学反映的营林活动与林木贸易纠纷&徐晓光 174
20、论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谢廷秋 211
21、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态整体观研究&谢廷秋 220
22、汉乐府中的秦罗敷与胡姬人物形象对比论&王章才 232
23、贵州民间童谣教育功能管窥&龙胜燕 236
24、多元语境下的民族身份认同——以流亡在西南的东北满族作家为例&杨洁 243
25、构建中国民族学话语体系&杨昌儒 253
26、黔学与国学&汪文学 259
27、南宋理学家选杜诗与杜诗“诗史”名作的推广&李昇 296
28、边地民众的识字率与国家认同&张颖慧 309
29、诗歌里的民族语言坚守&向笔群 317
30、白居易《琵琶行》翻仿之诗考论&王雨容 324
31、莫友芝《韵学源流》校勘研究三题&梁光华 331
32、苗语文学研究三论&吴一文 340
33、武天片声母特殊变读的类型及原因(提纲)&李华斌 345
34、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征(2016-5-4))&余钢 346
35、“少数民族作家”——概念的可能性审视&王星虎 354
36、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以降贵州小说创作&谭华 363
37、莫友芝交游考&李朝阳 372
38、论莫友芝诗歌的艺术特色&李朝阳 389
39、《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诗本义新考&冉魏华 397
40、“老子早出论”所据文献指谬&冉魏华 410
41、清水江流域谱牒文献价值管窥&欧阳大霖 424
42、略论阳明文化的当代启迪意义&周健自 433
43、浅谈民族地区高中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刘金芝 439
44、诗言志:都匀古今山水诗写作略论&郑江义 444
44、附录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课题组:《中华字文化大系》目录 453
45、附录二:会议手册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