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五四”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9--1927) 3
新民主主义论(节录) 毛泽东 3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 20
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 20
BOLSHEVISM的胜利 李大钊 23
什么是新文学 李大钊 28
渡河与引路 鲁迅 30
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鲁迅 32
寄陈独秀 钱玄同 34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40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52
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 56
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鲁迅 56
复王敬轩书 刘半农 57
答林琴南书 蔡元培 73
估《学衡》 鲁迅 78
答KS君 鲁迅 81
再来一次 鲁迅 83
忽然想到(六) 鲁迅 86
十四年的“读经” 鲁迅 88
读章氏《评新文学运动》(节录) 成仿吾 91
附录 97
文学革命之反响 王敬轩 97
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 林纾 102
评提倡新文化者 梅光迪 106
中国文学改良论(上) 胡先骕 113
致蔡鹤卿太史书(摘录) 林琴南 119
评新文学运动 章士钊 120
荆生 林琴南 124
对资产阶级反动文化思想的斗争 127
再论问题与主义 李大钊 127
致胡适 鲁迅 134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鲁迅 135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鲁迅 136
并非闲话(二) 鲁迅 143
一点比喻 鲁迅 145
附录 149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 149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节录) 胡适 153
闲话二则(节录) 陈西滢 154
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节录) 语堂 157
致志摩 陈源 159
几个主要文学社团 165
文学研究会 165
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宗旨 茅盾 165
文学与人生 沈雁冰 168
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 沈雁冰 173
社会背景与创作 郎损 175
创造社 179
创造者 郭沫若 179
创造社的回顾 郭沫若 182
创造社的倾向 郑伯奇 185
新文学之使命 成仿吾 191
语丝社 198
语丝发刊词 198
我和《语丝》的始终 鲁迅 199
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学主张 208
贡献于新诗人之前 邓中夏 208
新诗人的棒喝 邓中夏 211
文艺与革命(通信) 恽代英 213
告研究文学的青年 秋士 214
文学与革命的文学 泽民 216
第二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223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节录) 毛泽东 223
新民主主义论(一三)(见本书第一编) 毛泽东 241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242
“醉眼”中的朦胧 鲁迅 242
文艺与革命 鲁迅 247
文学的阶级性 鲁迅 254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鲁迅 257
上海文艺之一瞥(节录)--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鲁迅 261
从牯岭到东京(节录) 茅盾 269
桌子的跳舞 郭沫若 276
我们的文学新运动 郭沫若 287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成仿吾 290
关于革命文学 蒋光慈 296
请看我们中国的Don-Quixote的乱舞 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李初梨 304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李初梨 315
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 克兴 33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斗争 346
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理论纲领 34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节录) 左联执委会 348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 鲁迅 354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鲁迅 359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为美国《新群众》作 鲁迅 360
致姚克 鲁迅 364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鲁迅 366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鲁迅 372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节录) 鲁迅 378
附录 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普罗文艺密令 383
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386
文艺的大众化 鲁迅 386
论“旧形式的采用” 鲁迅 387
关于文学大众化 周起应 390
大众文艺的问题 瞿秋白 394
问题中的大众文艺 止敬 402
再论大众文艺答止敬 瞿秋白 412
对买办资产阶级“新月派”的斗争 432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鲁迅 433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鲁迅 434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鲁迅 451
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的批评 彭康 453
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 冯乃超 462
附录 480
新月的态度(节录) 新月社 480
文学与革命(节录) 梁实秋 483
对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491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鲁迅 491
对于战争的祈祷--读书心得 鲁迅 500
附录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 502
对“第三种人”和“文艺自由论”的斗争 510
论“第三种人” 鲁迅 510
又论“第三种人” 鲁迅 514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鲁迅 518
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读“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 周起应 524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 易嘉(瞿秋白) 532
附录 548
勿侵略文艺(节录) 胡秋原 548
艺术非至下 胡秋原 550
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摘录) 苏汶 553
对帮闲文学“论语派”的斗争 562
“论语”一年--借此又谈萧伯纳 鲁迅 562
小品文的危机 鲁迅 566
附录 569
《人间世》发刊词 林语堂 569
论小品文笔调 林语堂 570
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 575
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 575
中国文艺家协会宣言 584
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586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病中答访问者O·V·笔录 鲁迅 587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鲁迅 589
关于引起纠纷的两个口号 茅盾 601
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给《文学界》的一封信 茅盾 605
国防、污池、炼狱 郭沫若 607
蒐苗的检阅 郭沫若 612
关于国防文学--略评徐行先生的《国防文学反对论》 周扬 622
现阶段的文学 周扬 628
与茅盾先生论国防文学的口号 周扬 636
关于国防文学 立波 641
对于文学运动几个问题的意见 吕克玉(冯雪峰) 644
附录 658
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文学 徐行 658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胡风 664
苏区的文艺运动 668
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节录)--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傅钟 668
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话剧工作的回忆 赵品三 670
老苏区的民歌 贾芝 684
第三编 抗日战争前期的文学(1937--1942) 703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 703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节录) 毛泽东 709
抗战前期的文学运动 71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趣旨 71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 713
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 周扬 717
抗战时期的文学 周扬 729
抗战与文化问题 郭沫若 739
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 纪念“文协”成立五周年 郭沫若 743
抗战文艺运动鸟瞰 罗荪 746
论加强批评工作 茅盾 766
暴露与讽刺 茅盾 771
对“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斗争 772
论“无关”抗战的题材 张天翼 772
再论“与抗战无关” 罗荪 781
附录 785
“与抗战无关” 梁实秋 785
一般或特殊 沈从文 787
“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 汉夫 792
对法西斯“战国策”派的斗争 792
什么是“战国”派的文艺 欧阳凡海 801
附录 813
本刊启事(代发刊词) 战国策 813
德国民族的性格和思想(节录) 陈铨 814
民族文学运动(节录) 陈铨 821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829
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 艾思奇 829
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 周扬 838
“民族形式”商兑 郭沫若 850
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 茅盾 866
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向林冰 867
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在所谓“民间形式”吗? 葛一虹 871
对于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一理解 胡风 879
附录 879
对于民间文艺的一理解 胡风 888
抗战前期边区及敌后文艺运动 899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899
解放区的戏剧(节录) 张庚 904
华北农村戏剧运动和民间艺术改造工作(节录) 沙可夫 906
关于敌后文艺工作的意见 荒煤等 909
第四编 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1942--1949) 93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933
文艺工农兵方向的确定和实践 964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 964
实现文艺运动的新方向,中央文委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节录) 967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偏向问题--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对延安文艺工作者的讲话 陈云 974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 周扬 983
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 艾思奇 1001
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 默涵 1006
新的人民的文艺--一九四九年七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 周扬 1016
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节录)--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傅钟 1040
对托派王实味的反动思想的斗争 1054
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 周扬 1054
附录 野百合花 王实味 1080
对肖军反动思想的斗争 1089
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肖军问题的决定 1089
关于肖军及其《文化报》所犯错误的批评(节录) 刘芝明 1091
附录 1115
论同志之“爱”与“耐” 肖军 1115
夏夜抄之三 肖军 1120
政、教泛谈 肖军 1121
丑角杂谈 黄玄(肖军) 1123
国统区的文艺运动 1125
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倾向 茅盾 1125
斥反动文艺 郭沫若 1130
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 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 茅盾 1137
附录 1158
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节录) 张道藩 1158
关于“文艺政策”(节录) 梁实秋 1166
对胡风集团的反动文艺思想的斗争 1170
关于现实主义 何其芳 1170
论主观问题 荃麟 1186
个性解放与集体主义 默涵 1220
附录 1227
论主观(节录) 舒芜 1227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胡风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