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1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与疗效 1
第二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
第三节 老年人用药及注意事项 4
第四节 药物不良反应与滥用药物的危害 6
第二章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1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原则 11
一、脑血管疾病的定位诊断 11
二、脑血管疾病的定性诊断 12
三、脑血管疾病的定因诊断 14
四、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15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原则 16
一、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6
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6
第三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1
第一节 诊断要点 21
第二节 治疗方法 21
一、病因治疗 21
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1
三、抗凝治疗 25
四、钙拮抗剂 26
五、溶栓治疗 26
六、脑血管扩容剂和扩管剂 26
七、中医药治疗 27
八、外科治疗 27
第三节 预后 28
第四章 脑梗死 31
第一节 常见脑梗死诊断要点 31
第二节 脑梗死传统疗法 32
一、一般处理 32
二、调整血压、稳定颅内灌注压 32
三、溶栓治疗 32
四、抗凝治疗 33
五、降低血液黏度疗法 35
六、扩容、扩血管疗法 36
七、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37
八、抗血小板聚集疗法 40
九、防治脑水肿 42
十、颈动脉注药疗法 42
十一、人工血液治疗 43
十二、缩血管疗法 44
十三、体外反搏疗法 44
十四、高压氧(HBO)疗法 45
十五、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BUI) 47
十六、应用脑代谢活化剂 48
十七、中药治疗 48
十八、手术治疗 50
十九、脑梗死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50
二十、恢复期治疗 54
第三节 近20多年来脑梗死治疗集锦 55
一、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 55
二、普萘洛尔治疗脑梗死 55
三、硫酸镁治疗脑梗死 56
四、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 56
五、苯妥英钠(PNT)防治脑梗死 57
六、脑梗死急性期氨茶碱疗法 57
七、鱼肝油治疗脑梗死 58
八、氟桂嗪(西比灵)治疗脑梗死 58
九、前列腺素E1治疗脑梗死 59
十、黄芪治疗急性脑梗死 59
十一、都可喜治疗脑梗死 59
十二、透明质酸酶治疗脑梗死 60
十三、海特金治疗脑梗死 60
十四、刺五加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 60
十五、三七总皂甙(血塞通)治疗脑梗死 61
十六、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脑梗死 61
十七、心脑通治疗脑梗死 62
十八、葛根素治疗脑梗死 62
十九、萘呋胺(脑加强)治疗脑梗死 62
二十、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63
二十一、纳洛酮和前列环素治疗脑梗死 63
二十二、20%甘露醇治疗脑梗死 64
二十三、胰岛素配甘露醇联合治疗脑梗死 66
二十四、蝮蛇抗栓酶治疗脑梗死 66
二十五、颈动脉灌注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67
二十六、颈动脉加压滴注复方维脑路通合剂治疗脑梗死 68
二十七、颈动脉注射复方丹参液治疗脑梗死 68
二十八、数字减影介入灌注蛇毒酶治疗脑梗死 69
二十九、阿司匹林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 70
三十、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 71
三十一、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脑梗死 71
三十二、对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72
三十三、血液稀释疗法与稀释液选用 73
三十四、血液换出等容稀释并用去纤酶治疗脑梗死 73
三十五、血液光量子稀释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 74
三十六、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脑梗死 74
三十七、氧载体透射疗法对脑梗死的治疗 75
三十八、静脉注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和肝素治疗脑梗死 75
三十九、新鲜蚯蚓提取液——通络酊治疗脑梗死 76
四十、脉络宁与川芎嗪比较治疗脑梗死 76
四十一、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 76
四十二、活脑灵治疗脑梗死 77
四十三、金钠多治疗脑梗死 77
四十四、博洛克(蚓激酶)治疗脑梗死 78
四十五、藻酸双酯钠针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78
四十六、尿激酶颈动脉灌注与静脉滴注治疗脑血栓形成 79
四十七、安克洛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79
四十八、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加用口服抗凝剂 80
四十九、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脑梗死 81
五十、高压氧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82
五十一、对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再认识 83
五十二、急性大脑深部小梗死灶用体疗治疗 83
五十三、蝮蛇抗栓酶等药加头、体针与功能训练综合治疗脑梗死 84
五十四、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85
五十五、气脑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85
五十六、药物配合音乐电疗治疗脑梗死 85
五十七、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 86
五十八、抗自由基疗法 86
五十九、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降压治疗问题 89
六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升高血压治疗 90
六十一、进展型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90
六十二、脑梗死的个体化治疗 92
六十三、大面积脑梗死综合治疗 94
六十四、脑梗死的溶栓治疗 95
六十五、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抗凝治疗 99
六十六、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脑皮质梗死的研究 100
六十七、颈、椎动脉内支架成形术 102
六十八、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104
六十九、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 107
七十、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时间延误的原因 107
七十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保护治疗 108
第四节 预后 113
第五章 脑栓塞 127
第一节 诊断要点 127
第二节 治疗 127
一、治疗脑栓塞 127
二、治疗原发病 130
三、文献报道有关栓塞性卒中的防治 131
第三节 预后 132
第六章 脑出血 135
第一节 诊断要点 135
第二节 急性期治疗 135
一、控制高血压 135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136
三、降温疗法 139
四、止血和凝血药应用 139
五、小量脑出血药物疗法 141
六、钙拮抗剂及神经肽类药对脑出血的治疗 141
七、手术治疗 143
八、其他疗法 146
第三节 脑出血后期康复疗法及预后 147
一、脑出血病后康复疗法 147
二、预后 147
第七章 脑蛛网膜下隙出血 151
第一节 诊断要点 151
第二节 治疗 151
一、一般治疗 151
二、止血剂的应用 152
三、脱水降低颅内压 154
四、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 154
五、有关文献对SAH和并发CVS的治疗方法 156
六、手术治疗 164
第三节 预后 164
附:蛛网膜下隙出血(SAH)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 165
第八章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171
第一节 诊断要点 171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171
二、横窦与乙状窦血栓形成 171
三、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172
四、大脑静脉血栓形成 172
第二节 治疗 173
一、治疗原则 173
二、治疗方法 173
三、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 179
第九章 发生于妊娠及产后的脑血管疾病 183
一、妊娠及产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83
二、脑静脉血栓形成(CVT) 185
三、脑蛛网膜下隙出血(SAH) 185
四、脑出血 186
第十章 高血压脑病 189
第一节 诊断要点 189
附:高血压脑病与高血压危象鉴别 189
第二节 治疗 190
一、治疗原则 190
二、选择理想降压药,制订最佳方案 190
三、具体治疗措施 191
第三节 预后 195
第十一章 脑动脉硬化症 197
第一节 诊断要点 197
第二节 治疗 198
一、临床用药 198
二、日常生活中的防治措施 202
附:膳食营养、生活习性与脑血管病 204
一、热能摄入、膳食营养及结构与CVD 204
二、生活习性与CVD 205
第十二章 高脂蛋白血症 207
第一节 诊断要点 207
一、脂蛋白分型 207
二、高脂蛋白血症分型 208
第二节 治疗 208
一、饮食疗法 208
二、药物疗法 209
第十三章 脑动脉炎 215
第一节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215
第二节 原发性肉芽肿性动脉炎 216
第三节 巨细胞性动脉炎 217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217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218
第六节 脑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19
第七节 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 220
第八节 烟雾病 221
第九节 脑梅毒 222
第十四章 血管性痴呆 225
第一节 诊断要点 225
第二节 脑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226
第十五章 脑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233
一、基因治疗主要环节 233
二、基因治疗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前景 234
三、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 235
第十六章 建立卒中病房,开展脑血管病重症监护 237
一、卒中病房的发展 237
二、卒中病房的组织与运作 237
三、对卒中病房的评价 239
四、卒中病房发挥作用的机制 239
五、开展对急性卒中的重症监护 239
第十七章 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治疗 245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 245
一、诊断依据 245
二、治疗 246
第二节 癫痫发作 248
一、癫痫发作与CVD类型的关系 248
二、癫痫发作与CVD病灶的关系 248
三、CVD并发癫痫的机制 248
四、治疗方法 248
第三节 昏迷的治疗 249
一、诊断要点 249
二、治疗原则 250
第四节 发热的治疗 251
一、感染热 251
二、中枢热 252
三、吸收热 252
四、脱水热 252
第五节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治疗 252
一、高钠血症 253
二、低钠血症 254
三、低钾血症 254
四、高钾血症 255
第六节 脑-内脏综合征 256
一、脑-心综合征 256
二、脑-胃综合征 257
三、脑-肾综合征 258
四、脑-肺综合征 259
五、肩-手综合征 260
六、脑血管疾病并发呃逆的治疗 261
第七节 脑卒中后精神障碍 263
一、脑卒中后抑郁症 263
二、脑卒中后躁狂症 268
三、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 269
第十八章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 271
第一节 脑血管病临床康复机制 271
第二节 心理康复治疗 272
一、CVD后心理障碍的原因 272
二、CVD后心理康复治疗的方法 273
第三节 瘫痪肢体的康复治疗 273
一、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发展史 273
二、瘫痪肢体康复疗法的意义 274
三、瘫痪肢体康复的指征 274
四、瘫痪肢体康复的具体方法 274
五、肢体康复的注意事项 278
第四节 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 279
一、言语康复概述 279
二、失语症的康复 279
三、构音障碍的康复 281
第五节 记忆的康复 282
第六节 膀胱功能的康复 283
一、脑卒中不同时期神经原性膀胱的特点 283
二、神经原性膀胱的康复治疗 283
第七节 运动协调不能、肌痉挛和吞咽困难的康复 284
第十九章 心、肺、脑复苏要点与常用抢救措施 289
第一节 复苏中有关要点 289
一、心跳骤停 289
二、心跳骤停后瞳孔变化 290
三、呼吸与心跳骤停间相互关系 290
四、死亡类型 290
五、心、肺复苏时脑复苏时间窗 290
六、心、肺、脑复苏抢救要点 290
七、单人行心肺骤停复苏方法 291
八、心跳骤停行心前区捶击术 291
九、胸外心脏按压术 291
十、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法 292
十一、紧急气道通气法 293
十二、紧急气管切开置管,改善呼吸法 293
十三、人工呼吸法 293
十四、简易呼吸机使用法 293
十五、紧急建立血管通路途径法 293
十六、动脉血样的采集方法 294
十七、触诊脉搏,了解心血管功能状态(二级切脉法) 294
十八、间接血压测定法 295
十九、重视生命指标的观察 295
第二节 第一线和第二线常用复苏药物选择 296
一、第一线常用复苏药物 296
二、第二线常用复苏药物 298
第三节 心脏功能复苏的要点 304
一、心脏功能的复苏 304
二、人工循环有效的标志 304
三、人工循环无效的原因 304
四、心脏复苏首选第一线药物应用方法 304
五、除颤 305
六、判定是否继续进行复苏抢救 306
七、心脏按压引起的并发症 306
八、心内注射的并发症 307
九、再次心脏停跳的原因 307
十、复苏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 308
十一、一般心律失常的处理 308
十二、心力衰竭的处理 308
十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纠正 310
十四、平衡盐液的应用 311
十五、血管性休克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 312
十六、酸中毒的纠正 313
十七、心肺复苏中保护肾功能 313
第四节 肺功能复苏的要点 314
一、肺功能复苏 314
二、人工呼吸术选用疗法 314
三、人工呼吸时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316
第五节 脑功能复苏的要点 319
一、脑功能复苏 319
二、脑复苏支持措施 319
三、脑复苏特异性措施 320
四、影响脑复苏预后的因素 331
第六节 脑复苏护理 331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331
二、对机械通气病员的护理 332
三、昏迷患者护理 332
第七节 脑复苏并发尿崩症的防治 33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及脑死亡判定 333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333
二、脑死亡的判定 333
附录 常用临床检验参考值 335
第一节 临床血液学检查 335
一、一般检查 335
二、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 337
三、血液流变学检查 338
第二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339
一、蛋白质测定 339
二、糖及其代谢物测定 340
三、血脂及脂蛋白测定 341
四、肝脏疾病实验检查 342
五、肾脏疾病实验检查 343
六、心脏疾病实验检查 343
七、其他血清酶学测定 344
八、无机元素测定 344
九、血气分析 347
十、内分泌激素检验 348
第三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 350
一、体液免疫和补体免疫检验 350
二、细胞免疫检验 352
三、自身抗体检测 352
四、感染免疫检测 353
五、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355
第四节 临床体液检查 356
一、尿液检查 356
二、粪便检查 360
三、脑脊液(CSF)一般检查 360
四、痰液检查 361
第五节 临床微生物学检查 362
一、血液及骨髓细菌学检查 362
二、尿液细菌学检查 363
三、粪便检查 363
四、脑脊液细菌学检查 364
五、浆膜腔穿刺液细菌学检查 364
六、痰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细菌学检查 364
七、鼻咽部标本细菌学检查 365
八、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366
九、淋病细菌学检查 366
十、厌氧菌检查 366
十一、结核病细菌学检查 367
十二、真菌检查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