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于现代国家的责任政府的思考 1
第一章 作为分析框架的现代国家理论 25
第一节 现代国家向我们昭示何种面相? 26
第二节 人类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形式完成现代国家的建设? 39
第三节 现代国家的生长与逻辑建构 44
第四节 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的内涵及其方向:塑造新型权利关系的宪政结构 48
第二章 现代国家建设的理论逻辑——公民资格·起点平等·程序正义·再分配的正义 59
第一节 公民资格:同质化构建还是差异性共存——基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考察 61
第二节 现代国家建设的原则:起点平等 70
第三节 现代国家建构的制度保障:程序正义 81
第四节 对分配正义的争论及其各自理论的逻辑起点之分析——基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考察 94
第三章 现代国家建设的现实逻辑——责任政府、政党责任与国家逻辑的关系 106
第一节 现代国家建设如何治理:民主选择·经济增长·国家构建 108
第二节 现代国家建设如何领导:代议政府·责任政党·公民社会 121
第三节 现代国家建设如何分配:福利国家·预算政治·政府责任 133
第四节 现代国家建设如何运作:底线伦理·公共理性·政府责任 147
第四章 责任政府传统与现在——在“共相”中区分差异 157
第一节 责任政府的理论渊源 158
第二节 责任政府的界定与责任的类型 180
第三节 澄清理解责任政府的几个误区:责任政府的基本属性 188
第四节 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责任政府的使命不同 194
第五节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责任政府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201
第五章 责任政府建设的几个维度与实践——以中国为例 217
第一节 政府责任的演变:政治责任到经济责任,再到社会责任 221
第二节 从行政问责到政治问责:问责风暴·制度问责·民主问责 229
第三节 政党问责与现代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实践(领导·服务·认同) 241
第四节 人大的代议问责与民主选择:人大目标与实现途径(权力·民主·效力) 257
第五节 司法问责与法治构建:规则认同与法理权威(规则·权威·服从) 265
第六节 社会问责与公民参与:社会监督与公共理性(权利·监督·责任) 271
参考文献 281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