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强主编
  • 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
  • 页数:57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社区矫正概述 1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概念与特征 1

一、国外对社区矫正概念的界定 2

二、我国对社区矫正概念的完善 6

三、社区矫正的特征 11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 14

一、发达国家刑罚适用和执行模式的三个阶段 15

二、我国刑罚适用和执行模式的两个阶段 19

三、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现状 21

第三节 对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一、缺乏对监禁刑负面功能的客观评价 23

二、缺乏对社区矫正适用和执行的全面了解 26

三、缺乏对犯罪原因和刑事责任的客观认识 30

四、缺乏对刑罚的人权保障功能的深化认识 39

五、在制定刑事政策时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 46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利弊分析 51

一、社区矫正显现的优势 51

二、社区矫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52

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 55

第一节 惩罚 56

一、限制自由 57

二、强制性矫治 60

三、违纪处罚 62

第二节 改造 64

一、心理层面的矫治 64

二、行为层面的矫治 67

第三节 帮助 69

一、家庭方面 69

二、工作方面 70

三、社会生活方面 70

第四节 调查 71

一、判决前的报告 71

二、假释前的报告 72

第五节 恢复 74

一、恢复任务产生的背景 75

二、恢复任务的运作内容 78

第六节 平衡完成各项任务的关系 80

一、惩罚与改造的关系 80

二、刑罚执行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83

第三章 社区与社区矫正 86

第一节 社区的历史沿革及其构成要素 87

一、社区的历史沿革 87

二、社区的要素 90

三、社区与社会的区别 95

第二节 社区的功能 97

一、生活保障 97

二、社会化 99

三、社会控制功能 102

四、社会参与功能 104

第三节 社区矫正中社区资源的利用 106

一、社区内国家机关和组织 107

二、社区组织 109

三、社区内的学习、就业、服务场所 114

四、社区公众 116

第四章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 118

第一节 管理的程序 118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概况 118

二、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的程序 119

第二节 管理的原则 130

一、严格管理、区别对待相结合 130

二、惩罚、改造、帮助服务相结合 134

三、有利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137

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138

五、计划性、针对性、灵活性相结合 140

第三节 个案管理 141

一、风险评估 141

二、我国风险评估的实践和探索 150

三、风险评估后的管理 156

四、需要评估 157

五、个别化矫正 162

第四节 分类管理 163

一、我国在分类管理方面的实践 163

二、西方分类管理模式的借鉴 167

三、关于改进分类管理的设想 171

第五章 缓刑 177

第一节 缓刑的性质 178

一、缓刑的性质 178

二、缓刑的利弊分析 180

第二节 缓刑的适用 183

一、对我国缓刑适用情况的分析 183

二、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在我国的尝试 186

三、建立缓刑的惩罚机制 189

四、建立缓刑适用的监督机制 194

第三节 缓刑的管理 196

一、缓刑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96

二、国外缓刑的个案管理和分类管理的借鉴 197

第四节 缓刑的撤销 200

一、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地区)在违规收监方面的差异 201

二、对违反监管规定的撤销标准 204

三、对撤销标准的程度把握 206

四、对违反监管规定的撤销程序 207

五、与违反监管规定,撤销缓刑假释相关问题的几个认识 210

第五节 缓刑人员的权利 212

第六节 缓刑的机构和工作人员 216

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阶段的缓刑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216

二、国外的缓刑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217

三、对我国缓刑机构和工作人员设置的构想 219

第六章 假释 223

第一节 假释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24

一、国外假释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24

二、中国假释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26

第二节 假释的适用 227

一、假释的适用条件 227

二、假释的适用程序 236

第三节 假释的执行 242

一、充实假释考验期的义务和权利规范 242

二、增强假释管理中措施和制度的保障 244

三、促进执行机构的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248

四、加强对假释执行的检察监督 252

第七章 社区矫正的其他类别管理 255

第一节 剥夺政治权利 256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 256

二、适用的对象、期限及实际适用情况 259

三、社区矫正前后的执行管理要求及实际操作 261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何加以完善(立法和执法) 267

第二节 暂予监外执行 275

一、暂予监外执行概述 275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发展沿革 278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做法及主要问题 281

四、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完善 287

第三节 管制 301

一、管制的基本内容和执行方法 301

二、管制的沿革与比较 303

三、管制刑存在的问题 306

四、管制的完善与改革 308

第八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保护 315

第一节 社区服刑人员权利保护的重要性 316

一、社区服刑人员权利的特点 316

二、权利保护中的制约因素 319

三、研究社区服刑人员权利保护的意义 321

第二节 社区服刑人员享有的权利 325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权利 326

二、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权利 328

第三节 社区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343

一、立法保障 344

二、司法、执法保障 349

三、社会保障 350

第九章 社区矫正机构和工作人员 352

第一节 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 352

一、目前国内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情况 352

二、国外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情况 358

三、国外社区矫正机构的共性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363

四、我国设置社区矫正机构应坚持的原则 365

五、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在机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368

六、我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计构想 374

第二节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责 379

一、我国社区矫正人员的配备情况 379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现状与社区矫正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383

三、国外社区矫正人员的配备情况 384

四、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389

第十章 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 402

第一节 犯罪未成年人的特点 402

一、心理特征 402

二、行为特征 406

第二节 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概况 408

一、缓刑 409

二、假释 416

三、转向(Diversion) 418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423

一、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 423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问题分析 426

第四节 对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 432

一、构建的目标 432

二、构建的途径 435

第十一章 社区矫正的评估及立法问题 439

第一节 社区矫正评估的意义 439

第二节 社区矫正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442

一、社区矫正评估体系的构建 442

二、进行评估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446

三、进行评估时需注意的问题 454

第三节 社区矫正立法的必要性 456

一、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456

二、调整试点与现行法律冲突的矛盾 458

第四节 各国(地区)社区矫正立法的现状 461

一、法律规范的形式 462

二、法律规范的内容 463

三、法律规范的特点 464

四、法律规范的规格 465

第五节 社区矫正立法的内容 466

一、法律的适用 467

二、法律的执行 468

第六节 社区矫正立法的途径和技术 469

一、制定地方性社区矫正法规的必要性 470

二、目前国家社区矫正立法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 474

三、国外解决试点与现行法律冲突矛盾的方法 476

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与政法各部门的关系 478

第一节 社区矫正与政法委的关系 478

一、政法委参与社区矫正的重要性 479

二、政法委对社区矫正试点的参与 480

三、政法委在参与社区矫正中应重点发挥的作用 481

第二节 社区矫正与公安机关的关系 483

一、公安机关对非监禁刑执行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职责 483

二、公安机关参与社区矫正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85

三、在试点中公安机关参与社区矫正的问题及对策 488

第三节 社区矫正与检察机关的关系 491

一、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发挥的监督职能 491

二、从检察角度看社区矫正中的主要问题 495

三、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制约因素 496

四、构建检察机关“社区矫正监督检察”新机制 497

第四节 社区矫正与法院的关系 501

一、法院应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 501

二、做好非监禁刑适用的相关工作 505

第五节 社区矫正与监狱机关的关系 507

一、监狱机关与社区矫正的密切关系 507

二、社区矫正试点中监狱机关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508

三、监狱机关参与社区矫正的努力方向 510

第十三章 社区矫正中犯罪被害人的参与 513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概说 514

一、犯罪被害人的概念 514

二、犯罪被害人的类型 514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意义 516

一、符合刑事法律制度发展进步的国际趋势 517

二、有利于实现程序的公正 518

三、补偿、恢复被害人受到的侵害 519

四、促进服刑人员的悔过自新 520

五、有利于减少社区矫正中权力的滥用 521

第三节 我国的犯罪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现状 522

一、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被害人地位和权利的有关规定 522

二、犯罪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现状 523

三、被害人不能参与的原因分析 524

第四节 国外社区矫正中被害人的参与 526

一、发达国家社区矫正中被害人的参与情况 527

二、发达国家社区矫正中被害人的参与给我们的启示 532

第五节 我国犯罪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构想 534

一、犯罪被害人在社区矫正中的权利设计 534

二、犯罪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程序设计 539

三、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47

第十四章 对我国社区矫正的展望 551

第一节 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完善(试点的程序) 552

一、对我国社区矫正现有管理模式的评价 552

二、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完善 554

第二节 建立社区矫正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 557

一、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研究状况 557

二、加强社区矫正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561

第三节 社区矫正惩罚机制的完善 563

一、我国惩罚机制的健全 563

二、国外惩罚机制的借鉴 565

第四节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扩大的配套措施 566

一、扩大缓刑的适用与建立判决前的报告制度相结合 567

二、扩大假释和试行假释委员会制度 567

三、创建刑罚易科(转换)制度 568

四、在我国进行社区法院的试点和推进 569

第五节 探索有效的矫正方式 571

一、风险和需要评估 571

二、有针对性的监管矫治措施 571

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572

四、降低刑罚成本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