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工业卫生与安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文科,程先升主编;王家政,牛玉芬,白文科等编
  • 出 版 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聚氨酯工业的职业卫生 1

1.1 聚氨酯工业概况 1

1.2 聚氨酯生产和加工中的职业毒害 3

1.2.1 聚氨酯泡沫材料(包括弹性体) 3

1.2.2 聚氨酯漆、涂料、粘合剂等生产加工中的职业卫生问题 8

1.2.3 聚氨酯其它制品的职业卫生同题 10

1.3 聚氨酯生产原料、中间体、成品的毒害性 11

1.3.1 异氰酸酯类 11

1.3.2 多元醇化合物 12

1.3.3 有机氟氯烃(CFC)发泡剂 13

1.3.4 叔胺催化剂 15

1.3.5 有机锡催化剂 18

1.3.6 有机硅泡沫稳定剂 18

1.3.7 阻燃剂类 19

第二章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21

2.1 概述 21

2.2 理化性质 24

2.2.1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25

2.2.2 4,4’—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MDI) 27

2.2.3 萘二异氰酸酯(NDI) 28

2.2.4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 29

2.2.5 聚甲撑聚苯撑异氰酸酯(PAPI或PMPPI) 29

2.2.6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30

2.2.7 甲基异氰酸酯(MIC) 31

2.2.8 其它异氰酸酯 32

2.2.9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 34

2.3 异氰酸酯类的实验动物毒性 35

2.3.1 毒性评价指标及毒性分级 35

2.3.2 TDI实验毒性 36

2.3.3 MDI实验毒性 42

2.3.4 PAPI实验毒性 44

2.3.5 其它二异氰酸酯实验毒性 46

2.3.6 MIC实验毒性 48

2.3.7 各类二异氰酸酯的毒性比较 48

第三章 异氰酸酯的职业卫生问题 50

3.1 异氰酸酯对人健康的影响 50

3.1.1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50

3.1.2 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69

3.2 导氰酸酯职业性疾病的诊断方法、标准及处理原则 73

3.2.1 异氰酸酯急性中毒 73

3.2.2 异氰酸酯哮喘 75

3.2.3 异氰酸酯过敏性肺炎 77

3.2.4 异氰酸酯职业性哮喘的病因诊断 79

3.2.5 异氰酸酯眼灼伤 91

3.2.6 异氰酸酯皮肤灼伤 91

3.2.7 异氰酸酯接触性皮炎 92

3.3 异氰酸酯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和急救原则 92

3.3.1 健康检查 92

3.3.2 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94

3.3.3 健康状况分析 94

3.3.4 劳动能力鉴定 96

3.3.5 急救与专业医疗护理的原则 97

3.4 异氰酸酯的职业流行病学(群体效应) 97

3.4.1 概述 97

3.4.2 TDI 98

3.4.3 MDI 107

3.4.4 HDI 108

3.5 空气中异氰酸酯的采样分析方法 109

3.5.1 概述 109

3.5.2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110

3.5.3 纸带法 114

3.5.4 色谱法 115

3.5.5 7100型异氰酸酯自动监测仪简介 119

3.6 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卫生标准 121

3.6.1 现行卫生标准介绍 121

3.6.2 标准制订的依据 125

第四章 异氰酸酯生产的职业安全问题 133

4.1 概述 133

4.2 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134

4.2.1 工程控制 135

4.2.2 个人防护 138

4.3 安全生产的其它问题 149

4.3.1 燃烧与爆炸的预防. 149

4.3.2 泄漏物的清理与无害化 152

4.3.3 贮存与运输的注意事项 154

4.3.4 采样及原料数据测定中的安全问题 157

4.3.5 敞开结构中的有害物料的处理 159

第五章 光气中毒与防治 162

5.1 理化性质 162

5.1.1 物理性质 162

5.1.2 化学性质 164

5.2 生产与使用 166

5.3 毒理作用 167

5.3.1 中毒途径和毒性 167

5.3.2 中毒机理 168

5.3.3 损伤作用和病理变化 170

5.4 急性光气中毒 173

5.4.1 临床表现 173

5.4.2 诊断 176

5.4.3 预后 179

5.4.4 急救和治疗 180

5.5 光气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185

5.6 预防 186

5.7 分析方法简介 188

5.7.1 比色分析法 188

5.7.2 容量分析法 192

5.7.3 物理化学分析法 192

第六章 其它原材料的职业危害及防治 194

6.1 氯 194

6.1.1 理化性质 194

6.1.2 生产与使用 195

6.1.3 毒理作用 195

6.1.4 安全与卫生措施 199

6.1.5 急救措施 202

6.1.6 氯的测定分析方法 202

6.1.7 诊断与治疗原则 202

6.2 一氧化碳 205

6.2.1 理化性质 205

6.2.2 生产与使用 205

6.2.3 毒理作用 206

6.2.4 毒作用表现 212

6.2.5 诊断 214

6.2.6 处理原则 214

6.2.7 职业卫生与安全措施 216

6.3 二硝基甲苯(DNT) 218

6.3.1 理化性质 218

6.3.2 生产与使用 218

6.3.3 急性毒性 219

6.3.4 慢性毒性 220

6.3.5 DNT生产的环境保护问题 223

6.3.6 职业卫生与安全措施 224

6.3.7 慢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225

6.4 2,4—甲苯二胺(TDA) 225

6.4.1 理化性质 225

6.4.2 实验毒性 226

6.4.3 安全与卫生措施 229

6.4.4 泄漏及事故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230

6.5 环氧丙烷 231

6.5.1 理化性质 231

6.5.2 生产与使用 231

6.5.3 毒理作用 232

6.5.4 职业暴露对人体的影响 236

6.5.5 职业卫生与安全防护 237

6.5.6 急性中毒处理原则 237

第七章 事故现场救护原则 240

7.1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241

7.2 联络与急救 242

7.3 预防措施 243

7.4 设备与器材 246

附录A 有关职业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选编 250

A.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报批稿) 250

A.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报批稿) 252

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7806—87 256

A.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7—88 259

A.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6—85 262

A.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1—88 266

A.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三硝基甲苯除外)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8—88 271

附录B 异氰酸酯、光气医学问题西文文献索引 274

B.1 异氰酸酯医学问题1965~1993年西文部分文献摘要 274

B.2 异氰酸酯医学问题1960~1981年西文文题索引 324

B.3 光气医学问题1982~1993年西文部分文献摘要 331

B.4 光气医学问题1960~1989年西文文题索引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