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5
一 国外学者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研究文献的综述 5
二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1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1
一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 21
二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25
第二章 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研究的理论基础 26
第一节 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机制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 26
一 基本概念界定 26
二 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中产权保护的分析框架 37
三 用这种分析框架观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52
第二节 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的立法研究 58
一 美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59
二 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61
三 印度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64
四 日本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66
五 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68
第三章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75
第一节 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75
一 斯大林农业发展模式 75
二 中国农村封建土地制度 76
三 土地改革历程 79
四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权利关系 80
五 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绩效 83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84
一 农业合作化历程 84
二 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权利关系 87
三 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绩效 90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立法经验与教训总结 92
第四章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95
第一节 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历程 95
一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萌芽 95
二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98
第二节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权利关系 101
一 国家拥有的农村土地权利 102
二 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农村土地权利 105
三 农民拥有的农村土地权利 110
第三节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绩效 118
一 1978—1984年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绩效 118
二 1985—1991年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绩效 120
三 1992—2002年农村土地的经济绩效 122
第四节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制度的立法经验总结 125
第五章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形式研究 130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130
一 以贵州省湄潭为代表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模式 131
二 山东平度首创的“两田制” 135
三 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规模经营 136
四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 138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形式的经济绩效 140
一 湄潭模式的经济绩效 140
二 “两田制”的经济绩效 142
三 规模经营的经济绩效 143
四 “四荒地”拍卖的经济绩效 145
第三节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立法经验总结 146
第六章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152
第一节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与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 152
一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52
二 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变迁假设 155
三 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 159
第二节 制度环境变化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影响 168
一 制度环境对农业用地的影响 168
二 制度环境变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影响 172
三 制度环境变化对农村宅基地的影响 178
第七章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路与政策 186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立法理念的转变 188
一 传统二元体制下农村土地制度立法理念 188
二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新的立法理念 192
第二节 农业用地制度创新的路径 193
一 短期农业用地制度创新路径 195
二 长期农业用地制度创新路径 204
第三节 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的路径 207
一 短期集体建设用地创新路径 209
二 长期集体建设用地创新路径 210
第四节 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的路径 212
一 短期宅基地创新路径 212
二 长期宅基地创新路径 214
参考文献 216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