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 第4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行霈 严文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
  • 页数:46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传统农业文明发展的新规模、新因素 1

绪论 1

商业经济的发展 4

第二节 新思想观念的出现与传统学术文化、文学艺术的新成就 4

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发展 4

区域经济文化日趋重要 4

近代疆域的奠定 4

手工业的发达和近代工业的发生 4

农业经济的新因素 4

人口的激增 4

社会经济的发展 4

个性解放的呼声 10

民主思潮的曲折发展 10

工商皆本观念的出现 10

师夷之长技 10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0

传统学术的发展与古代文献的集大成 10

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 10

第三节 历史的反思与迈向近代文明 10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15

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15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移民开发 15

中西文明的相遇与交流 15

文明转型期中的自傲与自卑 15

国力的衰弱与传统文明的缺陷 15

传统文明的反思与批判 15

人口规模达4亿 19

移民潮流的新方向 19

耕地的增加 19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19

玉米 21

甘薯 21

马铃薯 21

第三节 农业精耕细作的深化 21

轮作复种 25

作物品种的培育 25

施肥技术 25

第四节 棉花种植与松江棉纺织业 25

纺织业的繁盛 30

第五节 江南市镇与客帮商人 30

棉布的普及 30

江南市镇的发达 36

商帮与商业网络 36

第六节 白银、铜钱与金融业 36

白银成为主要通货 45

银、钱兼用 45

票号 45

第二章 早期启蒙思潮与政治文明中的新因素 45

第一节 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与泰州学派 45

异端李贽 54

第二节 党社运动与市民抗争 54

狂狷精神 54

个性解放 54

现实呼唤启蒙 54

王艮与泰州学派 54

阳明心学的意义 54

程朱理学的官学化 54

第三节 启蒙思想的深化与学术思想的嬗变 63

复社的新型政治 63

复社的三次大会 63

东林党与各地民变 63

反对矿监税使 63

顾宪成与士大夫群体 63

东林书院与东林派 63

顺应时代的政治主张 63

科学理性精神 78

第一节 科学思想、方法及手段 78

第三章 在总结中发展的传统科学技术 78

经世致用之学 78

依人建极 78

历史进化论 78

清学开山 78

“清议” 78

批判八股取士 78

工商皆本论 78

《明夷待访录》 78

科学家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85

亲身实践、“穷究试验” 85

对数学和量化分析的重视 85

珠算的发展与普及 85

第二节 总结与开创——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 85

清前期的天算之学 93

技术百科:《天工开物》 93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93

为科学家立传:《畴人传》 93

农学总结:《农政全书》 93

寂寞的音律:《乐律全书》 93

医药渊海:《本草纲目》 93

实地考察:《徐霞客游记》 93

丝织与棉纺织 105

瓷器与珐琅器 105

采矿与冶金 105

制盐与制糖 105

第四章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05

第一节 国家秩序的重建和近代疆域的奠定 105

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 113

第二节 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113

全国规模地图、地志的纂修 113

“平回”之役与版图的奠定 113

与准噶尔部的长期战争 113

满族的先世 113

清朝统治的确立 113

满族社会制度与文化 113

皇太极建立清朝 113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13

东北地区的管理 121

西南民族的改土归流 121

对新疆维吾尔族的治理 121

第三节 对外关系 121

立法约束与怀柔笼络 121

对蒙古族的治理 121

理藩院与驻边大吏 121

对西藏的管辖 121

藩属与朝贡体制 129

抗击外国侵略 129

闭关政策与涉外法规 129

国际交往中的隔阂与摩擦 129

第五章 政治发展与国计民生 129

第一节 皇权专制与行政法制化的加强 129

督抚制度的建立 141

第二节 赋役制度变革与人民自由度的提高 141

律法体系法典化 141

内阁的形成 141

“三司”分治 141

军机处的设置 141

一条鞭法 149

摊丁入地 149

第三节 漕运与黄河的治理业绩 149

借黄济运与河工 155

第四节 灾荒与政府的赈济措施 155

漕粮的运输 155

国家的仓储 168

社仓 168

义仓 168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的文化意识与业绩 168

第一节 集大成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建设 168

《四库全书》 173

第二节 考据:思想与学术的消长 173

公私藏书 173

《古今图书集成》 173

搜求典籍、编纂图书 173

集大成的文化意识 173

考据学的产生 182

以小学为先导和枢纽 182

考据学的特点 182

汉 182

宋之争 182

新的思维与方法 182

考据学的局限 182

第三节 清代学术的知识谱系 182

史学与“六经皆史” 190

地方志 190

目录学 190

乾嘉考据学的衰落 190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 190

文字学 190

训诂学 190

音韵学 190

小学各门学术的独立 190

经学的成就 190

校勘学 190

少数民族医学 202

第一节 明末耶稣会士的入华与西学东渐 202

第七章 西学东渐与中华文明的外播 202

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202

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202

三大英雄史诗 202

各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体认 202

利玛窦的核心地位 207

从西僧到西儒 207

学术传教 207

科学与宗教 207

第二节 明末士大夫对西学的接受和拒斥 207

第三节 清初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与西学东渐 213

拒斥者的回应 213

“会通以求超胜” 213

西方科学与实学 213

神圣道德与意义的输入 213

拟同的接受方式 213

汤若望的短暂“辉煌” 219

从巅峰跌入深渊:历狱 219

南怀仁与天主教在华的“黄金时期” 219

礼仪之争与西学东渐的式微 219

第四节 清初士人与西学的流播 219

第五节 中学西渐 227

西学中源说的流行 227

启蒙学者对西学的吸收 227

历算名家的中西会通 227

理学名臣的回应 227

康熙皇帝的示范作用 227

中欧贸易与罗柯柯风格 237

法国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文化 237

德国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文化 237

文化交流中的误读及其意义 237

第八章 宗教信仰:观念与实践 237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祭祀的完备 237

第二节 传统宗教的多元发展与融合 243

坛庙建筑 243

祭孔及对儒家学派的礼敬 243

满族祭祀 243

大、中、小三祀 243

国家宗教祭祀 243

祭祀先农、先蚕 243

道教盛衰 252

第三节 香烟缭绕: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252

清初四大家 252

汉文译著 252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 252

宗喀巴与格鲁派 252

大藏经刊刻 252

三教合一 252

明末佛教四大师 252

传统宗教的多元发展 252

民间宗教与社会 262

罗教 262

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 262

行业神 262

第九章 文艺创作的新走向 262

第一节 通俗文学的迭兴与变奏 262

武侠小说的源流 273

花部与雅部 273

《儒林外史》:文人命运的自我反思 273

《聊斋志异》:花妖狐魅的精神天地 273

小说界革命 273

第二节 独抒性灵与赋到沧桑 273

《西游记》的文化内涵 273

小说家的寒儒意识与才子心态 273

古今世界一大笑府 273

《金瓶梅》和三言二拍中的世态人情 273

尊情·崇俗·尚真·求趣 273

情与理的冲突与折衷 273

性灵的世界:从袁宏道到袁枚 280

第三节 版画世界与翰墨丹青 280

一剑一箫:诗坛殿军的独特意象 280

时事忧患与历史兴亡诗词的复兴与诗学发展 280

小品文的天地 280

《童心说》 280

徐渭:心灵的挣扎 280

复古与革新:文学观念的变化 280

第四节 《红楼梦》:一部小说折射的文化史 288

《芥子园画传》 288

郑板桥和扬州八怪 288

八大山人 288

石涛 288

“四王” 288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288

陈洪绶的贡献 288

版画世界 288

第一节 礼教背景下的宗法家族生活 301

第十章 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 301

叙事与抒情 301

末世感与“美人黄土”的悲剧意识 30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01

性别:现实体验与历史观照的一个切入点 301

“大旨写情”的精神内涵 301

大观园的象征意义 301

神话思维与写实主张 301

忆语体文学的流行和曹雪芹的怀旧气质 301

祠堂、族田与宗谱纂修 310

族规家训与族人的生活 310

社会伦 310

理的背离倾向 310

第二节 商人精神与社会风尚 310

第三节 文人士大夫的清雅生活 321

社会文化的繁荣 321

社会观念的更张 321

商贾与世风 321

遂情达欲的人生理念 339

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 339

清雅的生活情趣 339

文人雅集 339

第十一章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39

第一节 完备的学校与书院之兴衰 339

四次禁毁书院 349

第二节 蒙学教育及其人文意蕴 349

康熙与算学教育 349

满族学校 349

经史书院 349

国子监 349

阳明心学与书院讲学 349

社学与义学 349

地方儒学 349

学校制度的完备 349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358

启蒙思想与蒙学教育 358

第三节 融合在社会生活中的教育 358

社学、义学、私塾 358

属对行为化的道德教育 358

讲书、诵读、背诵 358

识字与写字 358

女性教育与传统美德 370

明清才女 370

官箴书 “清”、“慎”、“勤” 370

官箴书与政治文化 370

士大夫与乡约 370

讲约会 370

善书 370

袁黄与《了凡四训》 370

立命说 370

第十二章 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370

第一节 明清两朝首都的规划与管理 371

商业区 384

都城的日常运转 384

户籍与治安 384

第二节 沿海城市的发展与辐射作用 384

四合院 384

传统与实用的结合 384

“天人合一”理念的物化过程 384

空间分割与管理机构 384

海禁与开埠 389

从卫所到都市 389

沿海城市的辐射作用 389

第三节 沿海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 389

城市:杭州、宁波、福州、泉州、漳州、厦门 404

第十三章 变革图强:近代文明的催生 404

上海与广州的比较 404

东北地区沿海港口城市的起落:营口与大连 404

东南沿海的河口型港口 404

华北地区沿海城市的代表:天津、青岛和烟台 404

第一节 师夷、制器、自强 405

新自由职业社群 417

近代城市化的浪潮 417

传统社会的解构与“商界”的鼎兴 417

甲午战败的深刻影响 417

第二节 西学、启蒙、救亡 417

都市人消费结构和习惯的变迁 417

兵工文化起步的特殊现象 417

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417

“器不如人” 417

鸦片战争的惨败 417

近代民用工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417

饱学之士与无知之人的转瞬变幻 436

第三节 制度、立宪、共和 436

学科谱系的重新排定 436

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436

戊戌思潮 436

近代型文教事业的源头 436

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 436

中体西用的洋务观 436

基督教与太平天国 436

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436

西学的冲击 436

宪政体系引进的不同步 456

再造新军 456

由解协饷制到近代财政体制的初建废科举的时代意义 456

从“诸法合体”到司法独立 456

近代官僚制度的建构 456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 456

彩图目录 456

插图目录 457

后记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