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辑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成功的真谛 5
好梦何必成真 7
小康胜大富 9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11
丰富的安静 14
安静的位置 17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为某报“书人档案”栏目写 19
精神拾荒三步曲 21
第二辑 灵魂的在场 24
智慧和信仰——读史铁生《病隙碎笔》 24
读圣经札记 29
灵魂的在场 36
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为《小王子》新译本写的序 40
最后的滋味是无奈 43
探险: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 46
上帝眼中无残疾——在《上帝在哪里》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51
临终的尊严——山崎章郎《最后的尊严》中译本序 54
神圣的交流——《亲历死亡丛书》总序 58
平凡生命的绝唱——《我们在天堂重逢》中文版序言 61
第三辑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65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65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 69
欣赏另一半 73
爱使人富有 76
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78
可能性的魅力 80
亲密有间 82
婚姻如何能长久 84
恋家不需要理由 86
夫妻间的隐私 88
用什么报答母爱 91
沟通、隔膜和关爱 94
第四辑 精神寻找形式 99
写作的理由和限度 99
在失语和言说之间 102
这里的景色无限 106
答《诗刊》杂志问 109
诗歌创新和诗人使命——在一次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114
答上海美术出版社《创意》杂志问 117
外行的点评 120
纯粹艺术:精神寻找形式 123
一个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感想 131
零度以下的辉煌 135
摇滚的真理——《自由风格》序 138
灵魂似乎还活着——读崔健的歌词 143
个性、传统与流行 165
唯有生命本身是体——为张丽达CD专辑写 170
第五辑 中国人缺少什么 173
纪念所掩盖的 173
人类的敦煌 177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181
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 183
中国人缺少什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186
意识形态与精神生活——对现代中国精神层面变化的回顾 201
第六辑 向教育争自由 210
向教育争自由 210
父母们的眼神 213
记录成长——《孩子怎样长大》丛书总序 215
关于《成长》 218
发现的时代 221
从小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邓琳采访周国平 231
哲学系学生的素质教育——《新世纪中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评点·哲学卷》序 235
休闲的时尚 237
个性、人性与榜样 239
辩论何为 242
医学与人文关怀 246
不再轻信 249
第七辑 灵魂只能独行 253
南极素描 253
孤岛断想 261
香格里拉纪行 277
第八辑 自序辑录 292
释“回家”——《记住回家的路》小序 292
朝圣的心路——《各自的朝圣路》序 294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周国平散文》自序 297
惭愧中的反省——《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 300
我没有意识到我这是在写作——《人与永恒》香港版自序 303
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妞妞》新版自序 305
介于辞典和文摘之间——《人生哲思语编》编选说明 310
第九辑 讲演辑录 313
哲学是永远的追问 313
哲学与精神生活 326
人生的哲学难题 340
尼采的哲学贡献 355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368
与中学生谈写作(提纲)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