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3
概述 5
大事记 11
地理编 43
第一章 自然环境 43
第一节 地理位置 43
第二节 地质地貌 43
第三节 山脉河流 44
第四节 土壤 植被 46
第二章 气候 47
第一节 气候特点 47
第二节 气候状况 47
第三章 自然资源 49
第一节 土地资源 49
第二节 矿产资源 49
第三节 河沙资源 49
第四节 生物资源 50
第四章 自然灾害 50
第一节 大风 暴雨 干旱 50
第二节 冰雹灾害 52
第三节 地震灾害 52
第四节 植物害虫 53
第五章 建置沿革 53
第一节 历代建置 53
第二节 镇名由来 54
第六章 区划 55
第一节 区划演变 55
第二节 现行区划 57
第七章 民族人口 57
第一节 民族 57
第二节 人口 60
第八章 街、村概况 62
第一节 办事处概况 62
[南台站街道办事处] 62
[树林子街道办事处(包括小南台)] 63
[向阳台街道办事处] 65
[新昌街道办事处] 66
第二节 各村概况 67
[李梧屯村(包括严梧、徐梧、张梧)] 67
[二道河子村(包括常家红崖子)] 69
[前五道河子村(包括尹家堡子)] 72
[霍二台子村(包括张家二台子、冯家二台子)] 74
[土河铺村] 76
[后五道河子村(包括南窝铺、徐家崴子)] 78
[王二官屯村] 81
[山城子村(包括养什牧、孤家子)] 82
[茨沟村] 85
[老爷庙村(包括高家红崖子)] 87
[东双庙子村] 89
[周家炉村(包括李家堡子)] 91
[草场沟村] 93
[烟台岗村] 95
[杨寨子村] 98
[粮窝村] 100
[后柳河子村] 102
[后驼龙寨村(包括小河沿、孔家堡、马家堡、台旁)] 103
[前驼龙寨村(包括台前、刘家堡、孙家堡、王家堡)] 105
[福来屯村] 107
[兴隆寨村] 108
[交界台村] 110
[张胡台村] 112
[前柳河子管理区(包括原前柳河子村、石头山子村、土城子村)] 114
附:南台镇现行村(街)1992年(民国十一年)时属区及概况 118
各街、村历任的党支部书记 121
1984年以来各街、村历任的村主任 124
政治编 133
第一章 中共南台镇委员会 133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134
第二节 中共南台镇(区、公社、乡)历次党代会 135
附:历任南台(区、公社、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 136
历任南台(区、公社、乡、镇)的党委委员 139
第三节 党的中心工作 140
第四节 基层组织 141
第五节 党员状况 142
第六节 党员教育 145
第七节 纪律检察 146
第八节 统一战线 146
第二章 南台镇人民代表大会 148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49
一、南台镇首届人民代表大会 149
二、南台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49
三、南台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49
四、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50
五、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150
六、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51
附: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代表名单 151
五届三次代表大会组织机构、代表名单 152
第二节 普选 153
第三节 人民代表活动 153
第三章 南台镇人民政府 15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57
第二节 机构设置、干部队伍 158
第三节 政务政绩 163
第四节 民政工作 166
一、支前 166
二、基层政权建设 167
第四章 南台镇经济委员会 16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68
第二节 工作职能 169
第五章 政事活动 169
第一节 工人罢工 169
第二节 农民反奸除霸 170
第三节 土地改革 170
第四节 建国后的政治运动 171
一、“镇反”“肃反” 171
二、“三大改造” 172
三、“三反”“五反”“新三反”“新五反” 172
四、“整风”、“反右”斗争 173
五、人民公社化 173
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74
七、“一打三反” 174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 174
第六章 拨乱反正 175
第一节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175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 176
第七章 社会团体 178
第一节 工会 178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79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182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185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187
第六节 消费者协会 188
第七节 仲裁办事处 189
第八章 政法 189
第一节 公安 189
第二节 检察 191
第三节 法庭 192
第四节 行政司法 193
军事编 197
第一章 兵制 197
第一节 招募 197
第二节 征(募)伪国兵 197
第三节 征兵 198
第四节 志愿兵 198
第五节 义务兵 198
第二章 驻军 201
第一节 苏联红军 201
第二节 八路军胶东支队 201
第三节 国民党新一军某营 201
第四节 第四野战军某营 201
第五节 “四野”某部转建大队 202
第六节 沈阳军区39军116师346团 202
第三章 地方武装 202
第一节 联庄会 202
第二节 自卫团 202
第三节 清剿队 203
第四节 区中队 203
第五节 人民武装部 203
第四章 民兵 204
第一节 民兵性质 204
第二节 民兵工作任务 204
第三节 组织建设 205
第四节 政治工作 206
第五节 军事训练 207
第六节 民兵作用 207
第五章 重要战事 208
第一节 甲午之战两军路经南台 208
第二节 国民党“军列”相撞 209
第三节 炸南台北道口铁路 210
农业编 213
第一章 管理体制变革 213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213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214
第三节 人民公社 216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7
第五节 新一轮土地延包 217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18
第二章 种植业 218
第一节 粮食作物构成 219
第二节 土壤肥料 224
一、土壤 224
二、肥料 229
第三节 种子 230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 232
第五节 植物保护 234
一、植保管理 234
二、防治病虫害 235
三、植物检疫 235
第六节 蔬菜 236
第三章 林业 238
第一节 林业生产 238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39
第三节 树木种类 239
第四节 森林灾害 240
第四章 果树 240
第一节 果树栽培 240
第二节 果树种类及品种 241
第三节 栽培技术 243
第四节 果树病虫及防治 244
第五章 畜牧业 245
第一节 畜禽生产 245
第二节 畜禽品种 246
一、畜 246
二、禽 247
第三节 畜禽饲养 248
第四节 生猪饲养 250
第五节 饲养技术 251
第六章 渔业 256
第一节 鱼类 256
第二节 野生鱼捕捞 256
第三节 人工养鱼 257
第四节 河蚌育珠 257
第七章 水利 257
第一节 防洪排涝工程 258
第二节 灌溉工程 258
第三节 水土保持工程 259
第八章 农业机具 260
第一节 传统农具 260
第二节 农具改革 260
第三节 农机具生产 261
第四节 农机作业 262
附:南台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262
第九章 土地管理 265
第一节 土地概况 265
第二节 土地征用 265
第三节 土地管理 265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 266
镇村企业编 273
第一章 企业构成 273
第一节 镇村集体企业 273
第二节 个体企业 274
第三节 合资企业 275
第二章 生产行业 276
第一节 箱包业 276
第二节 工业企业 276
第三节 农事企业 281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281
第五节 建筑安装业 282
第六节 商饮服务业 284
第三章 企业管理 28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84
第二节 经营方式 285
第四章 重点企业简介 285
第一节 镇办企业 285
第二节 村办企业 286
第三节 外资企业 286
第四节 私营企业 287
第五节 产权制度政策 291
第六节 劳动人事 292
第七节 重点产品简介 292
交通邮电电力编 297
第一章 交通 297
第一节 铁路 297
第二节 公路 298
第三节 桥梁 涵洞 300
第四节 客运货运 302
第五节 交通管理 303
第二章 邮电 303
第一节 邮政 303
第二节 电讯事业 304
第三节 邮电机构 304
一、邮政支局 304
二、电信支局 305
三、移动通讯 306
第三章 电力 306
第一节 供电管理 306
一、南台供电支局(供电所) 306
二、农电所 307
第二节 供电设备 307
第三节 供电用电 309
第四节 变电所 309
小城镇建设编 313
第一章 城镇建设 313
第一节 房屋 313
第二节 街路 315
第三节 金鸡广场 317
第四节 路灯 318
第五节 排水 318
第六节 供水供暖 318
附:南台镇水务管理站 319
第七节 园林 319
第八节 街道卫生 320
附:南台镇市政公司 320
第二章 新村建设 322
第一节 村民住房 322
第二节 村民用水 322
第三节 村路建设 323
第四节 新农村 323
附:1、交界台村 323
2、树林子街道办事处 324
3、前柳河子管理区 324
4、草场沟村 325
第三章 环境保护 326
第一节 环保机构 326
第二节 污染与管理 326
财贸编 331
第一章 财政 33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31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32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32
第二章 税务 33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34
第二节 税种管理 335
第三节 税额 336
第三章 金融 338
第一节 金融机构 338
第二节 货币 338
第三节 货币流通 340
第四节 信贷 340
第五节 保险 343
第四章 商业 344
第一节 个体商业 344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344
第五章 市场 345
第一节 市场建设 345
第二节 南台箱包市场 347
第三节 南台鲜蛋批发市场 351
第六章 粮食 352
第一节 粮食购销 352
第二节 南台粮库 354
第七章 工商管理 355
第一节 企业登记注册 35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56
附:南台工商分局 356
教育科技编 362
第一章 教育 362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 362
第二节 教育机构沿革 362
第三节 乡村私塾 363
第四节 初等教育 363
第五节 初级中等教育 369
第六节 成人教育 369
第七节 幼儿教育 371
第八节 教师队伍 373
附一:典型教师简介 374
附二:教育办领导更迭 375
第九节 教师节 376
第十节 重点学校简介 376
第十一节 教育经费 383
第二章 科学技术 384
第一节 科学技术机构 384
第二节 科技普及活动 387
第三节 科学技术成果 387
第四节 典型科技工作者 388
卫生体育编 391
第一章 卫生 391
第一节 医疗事业的发展 391
第二节 医疗制度 393
第三节 合作医疗 394
第四节 妇幼保健 394
第五节 卫生防疫 395
附一:卫生防疫机构沿革及工作人员更迭 396
附二:红十字会 396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397
第七节 计划生育 397
第二章 体育 399
第一节 群众体育运动 399
第二节 学校体育 401
第三节 体育管理机构 409
第四节 体育设施 410
文化编 41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413
第一节 文化活动 413
第二节 民间艺术 415
第二章 文学创作 416
第一节 文学 416
附一:《浪花》简介 418
附二:《春芽》文学社概况 418
附三:《浪花》、《春芽》优秀习作选登 419
第二节 书画 422
第三节 书画、篆刻作品选介 423
第四节 民间音乐 423
第三章 文物古迹 424
第一节 古迹 424
第二节 革命文物 425
第四章 广播及电视转播 425
第一节 有线广播 425
第二节 电视转播 426
第五章 档案 426
第一节 地方档案 426
第二节 档案管理与利用 427
社会编 431
第一章 劳动就业 431
第一节 就业安置 431
第二节 企业工种变化 432
第三节 劳动力资源 432
第四节 待业 下岗 分流 432
第二章 人民生活 433
第一节 农民收入 433
第二节 工薪阶层收入 433
第三章 社会福利 434
第一节 优抚 434
第二节 社会救济 436
第三节 敬老院 437
第四节 扶贫 438
第四章 宗教 438
第一节 佛教 438
第二节 道教 439
第三节 基督教 道德会 理善会 439
第四节 伊斯兰教 440
附一:其它反动邪教组织 440
附二:南台古祠庙建筑情况 441
第五章 礼俗 441
第一节 节日 441
第二节 婚嫁 444
第三节 丧葬 446
第四节 寒食节和清明扫墓 447
第五节 衣食住行用 447
第六节 方言谚语 450
第七节 移风易俗 459
人物编 465
第一章 革命烈士 465
第一节 烈士传 465
第二节 革命烈士名录 468
第二章 历史名人 472
第一节 农民诗人霍满生 472
第二节 历史知名人士简介 474
第三章 名人录 475
第一节 模范人物录 475
第二节 名人通讯录 477
附录 487
一、《南台镇志》编纂始末 487
二、1987年版《南台镇志》序言 489
三、1987年版《南台镇志》简介 490
四、几个年份全镇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491
五、2000年南台镇工商企业名录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