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历史性选择 1
第一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 2
一、“走出去”: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2
二、“走出去”: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 3
三、“走出去”: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 4
第二节 深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两大基础 5
一、高科技产业——深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产业基础 5
二、资本市场——构建引入国际资本的桥梁 14
第二章 深圳企业向境外拓展的历程、模式和经验 26
第一节 深圳企业向境外拓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和总体规模 26
第二节 深圳企业向境外拓展的模式 29
一、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华为、中兴“走出去”模式 29
二、境外投资设厂——康佳集团、能源集团“走出去”模式 32
三、境外收购兼并——中集集团“走出去”模式 33
四、投资境外企业股权——创新投公司“走出去”模式 34
五、试办离岸业务和机构——招商银行“走出去”模式 34
六、在境外设立研究机构——华为、中兴“走出去”模式 35
第三节 深圳企业向境外拓展的制约因素 36
第四节 深圳企业向境外拓展的成功经验 39
一、打造“走出去”的基础 40
二、寻求“走出去”的最佳盈利模式 42
三、承诺、信任和尊重海外文化 42
四、发挥企业群体作用,打造“走出去”服务平台 43
五、健全政府服务体系 44
六、完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 47
七、为金融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47
八、培育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向国际化水平发展 48
九、鼓励企业积极进行境内外上市活动 48
十、加强国际运营方面的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 48
第三章 深圳企业向国内拓展的战略研究 50
第一节 深圳企业向内地拓展的时间和空间布局 50
一、深圳企业向内地拓展的两个历史阶段 50
二、深圳企业向国内拓展的空间布局 51
第二节 深圳各个行业的优势企业在国内的布局 52
一、深圳工业企业在国内的布局 52
二、深圳金融业企业在国内的布局 58
三、深圳房地产企业在国内的布局 61
四、深圳商业企业在国内的布局 62
第三节 深圳企业向国内拓展的动因 66
一、土地资源不足:制约深圳企业发展的物理空间 66
二、市场容量有限:制约深圳企业的经营规模 67
三、成本水平提升:制约深圳企业赢利空间 68
四、智力资源缺乏:制约深圳企业竞争力 70
五、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72
六、正确看待“企业外迁” 73
第四节 深圳企业向内地拓展的制约因素 74
第五节 拓宽深圳企业向内地发展的路径 76
一、发展“飞地经济” 76
二、推进国内异地工业园模式 79
三、加强政府协调作用 84
第四章 深港合作——深圳走向世界的通道 89
第一节 推进深港金融合作与创新 89
一、深港金融合作的进程 89
二、深港合作与创新的潜力 92
三、推进深港货币市场合作 97
第二节 深港创新圈 105
一、“深港创新圈”组织机制的形成 105
二、深港创新圈的定位 107
三、深港创新圈3年行动计划 108
四、深港合作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创新区域 111
第五章 打造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 120
第一节 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 120
一、中国在世界货物流动格局中的地位 120
二、东南亚地区:全球物流竞争的焦点 121
三、深圳目标:着力打造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 121
四、吸引国际国内高端物流企业 124
第二节 加快港口建设,打造深圳国际竞争力 125
一、深圳港:中国南方的明珠 125
二、深圳港:珠三角港口群中心区位港 127
三、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深圳西部物流业的崛起 127
第三节 加强保税港区建设,提高深圳国际化水平 129
一、前海湾保税港区战略地位 130
二、前海湾保税港区功能定位 131
三、前海湾保税港区的产业定位 140
四、前海湾保税港区产业发展布局 147
第六章 总部经济:深圳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架构 162
第一节 总部经济:经济中心城市快速高效发展模式 162
一、总部经济开创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162
二、向总部经济转型:深圳发展新目标 164
第二节 深圳总部经济初具规模 166
一、深圳总部经济逐步形成 166
二、总部型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171
第三节 体制·文化·环境:形成深圳总部经济的土壤条件 174
一、移民文化 174
二、良好的企业生态 175
三、体制优势 176
四、金融环境 176
第四节 深圳总部经济成长的制约因素 177
第五节 亚太地区经验:总部经济与区域合作格局大调整 182
一、日韩模式:推行经济圈战略 182
二、新港模式:境内为总部基地,境外为经济腹地 184
三、台湾模式:总部经济与高科技产业高度结合 187
第六节 新加坡政府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经验 190
一、新加坡成功转型总部经济 190
二、新加坡政府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政策措施 192
三、独具特色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境外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194
第七节 走具有深圳特色的总部经济发展之路 200
一、“内聚”型的总部经济 200
二、“外联”型的经济腹地 202
第八节 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措施 204
一、健全组织体系 204
二、促进金融创新,支持总部经济发展 208
三、扩大总部经济发展空间 221
四、支持深圳企业总部建设 227
第七章 打造企业品牌,形成发展模式(上) 232
第一节 战略决策定方向,品牌运营占市场——万科公司“走出去”成功模式 232
一、专业化为“走出去”打好基础 234
二、准确的市场预测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 235
三、项目策划、规划、设计能力 238
四、服务打造品牌 239
五、留住客户一辈子 242
第二节 多产品开发、立体式发展战略——招商地产公司“走出去”成功模式 243
一、多产品开发、中长期持有的战略 245
二、绿色地产理念 246
三、“社区综合开发”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248
四、打造经典项目 250
第三节 产业联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华侨城地产“走出去”成功公司模式 252
一、产业联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253
二、建高档住宅项目,走高端路线 256
第四节 中心批发市场的成功延伸——农产品公司“走出去”成功模式 260
一、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发展的龙头 261
二、向生产和零售两头延伸 263
三、坚持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 264
四、“网络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265
第五节 向全国连锁化发展——天虹商场“走出去”成功模式 267
一、形成“有效益的扩张”模式 268
二、首创“百货+超市+X”的经营模式 271
三、网上天虹的经验 273
四、将管理创新作为公司持续进步的手段 274
第六节 以并购方式布局全国——华润万家“走出去”成功模式 277
一、全国发展、区域领先、多业态协同 279
二、以并购方式布局全国 281
三、“万家模式”的效应 283
第七节 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新——华为公司“走出去”成功模式 285
一、“借力”打开局面 286
二、客户中心战略 287
三、研发投入和研发组织不断升级 289
四、华为对员工的管理模式:魔鬼培训——严格考评——多项激励 291
第八节 从国内到国际,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中兴公司“走出去”成功模式 294
一、从占领国内市场开始 294
二、成功推出“第三世界”包围“发达国家”战略 295
三、通过自主创新,创建核心竞争优势 297
四、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 300
五、体制创新——“国有民营”模式迸发巨大动力 302
第八章 打造企业品牌,形成发展模式(下) 304
第一节 构建依托中国优势的全球化运营体系——深圳中集集团“走出去”成功模式 304
一、中集集团“走出去”的历程 306
二、中集集团对“走出去”的理解 309
三、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311
四、沿着产业链发展 313
第二节 做有核心竞争力的代工——富士康“走出去”成功模式 316
一、“要做就做世界级” 318
二、精细化管理——新生产管理方式 319
三、以核心技术为中心 320
四、科技集团事业群 322
五、富士康造就了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 336
六、带动上下游产业 337
七、富士康开创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 339
第三节 资本扩张——康佳集团“走出去”成功模式 341
一、“康佳模式”——资本经营的成功 342
二、资本经营的选择来自于实业经营实践 343
三、“资本扩张”——康佳并购战略的确定 345
四、“生产地靠近消费地”——康佳并购目标的选择 347
五、产权的明晰与重组——康佳并购操作与整合 348
六、实现共赢——康佳并购的影响和经验 351
七、康佳“1568大航海计划” 353
八、康佳集团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 355
第四节 “垂直整合”资源,获得竞争优势——比亚迪公司“走出去”成功模式 357
一、比亚迪“走出去”征程 358
二、敢于创新,敢于冒险 361
三、“垂直整合资源”战略 363
四、“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 364
第五节 个人银行的成功之路——招商银行“走出去”成功模式 365
一、为优质大中小客户服务的个人银行业务 366
二、产品创新是招商银行制胜的法宝 366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 368
四、优质服务成就招商银行的口碑和品牌 370
第六节 股东、人才、业务全面国际化——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走出去”成功模式 372
第七节 打造完整的文化科技产业链——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走出去”成功模式 374
一、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典型 375
二、现代高新科技和文化产业相结合 377
三、打造完整的文化科技产业链 378
四、实施全球化战略 380
第八节 生产者集成服务中心模式——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走出去”成功模式 381
主要参考文献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