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洪成著
  • 出 版 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从鸦片战争列强入侵中国开始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

一、关于教育思潮 2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3

三、研究的范围 5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色 5

一、西方的冲击拉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5

二、教亡图存构成了近代教育思潮的主旋律 7

三、近代教育思潮在艰难曲折中推进 9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教育思潮 12

第一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 14

一、清末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14

二、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发展 20

三、军国民教育思潮的高涨张 27

四、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推广与实施 36

五、对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估 43

第二节 国民教育思潮 46

一、国民教育思想的提出 46

二、国民教育思潮的形成 53

三、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 60

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64

第三节 实业教育思潮 69

一、民国初年的实业救国思潮 69

二、实利主义教育思潮 74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85

四、对实业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估 94

第三章“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潮(上) 101

第一节 平民教育思潮 103

一、平民主义思潮 103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平民教育思想 105

三、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23

四、资产阶级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130

五、对平民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估 148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57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58

二、杜威的来华及其在华的教育活动 163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 165

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二十年代新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 177

第四章“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潮(下) 203

第三节 科学教育思潮 203

一、清末科学教育观的萌芽 203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科学教育思潮 209

三、“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潮的发展 224

四、科学教育思潮的实际影响 234

第四节 职业教育思潮(一)——新文化运动前期职业教育思潮的兴起 241

一、“职业教育”的提出 242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各种议论 244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253

四、本期职业教育思潮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255

第五节 职业教育思潮(二)——“五四”运动时期职业教育思潮的勃兴 258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 259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263

三、1922年“新学制”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 267

第六节 教育独立思潮 269

一、教育经费独立 271

二、教育行政独立 275

三、教育思想独立 277

四、对教育独立思潮的分析与评估 284

第五章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思潮 290

第一节 乡村教育思潮 291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 293

二、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实验 297

三、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 305

四、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 312

五、对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估 318

第二节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22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变迁 323

二、刘以钟、吴曾禔劾等人的相对国家主义教育观 327

三、余家菊、李璜的《国家主义的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学》 331

四、陈启天的国家主义教育理论 337

五、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338

第六章 结语 341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基本特征 341

一、目标明确 341

二、思潮渊源多元 341

三、发展过程曲折 344

四、社会效益明显 345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对教育理论影响的理论概括 345

一、教育观念的变革 345

二、教育对象的转变 346

三、教育发展区域的变化 346

四、教育内容发展趋向 346

五、教学方法的演变 347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演变发展的主要规律 347

一、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347

二、教育思潮源于教育实践,又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348

三、教育思潮呈现波浪起伏、动态发展的过程 348

四、近代各种教育思潮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349

五、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发展的正确方向 349

第四节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天的教育改革事业服务 349

后记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