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创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
1.2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责任 2
1.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的 3
习题及思考题 4
第2章 创新和创新思维 5
2.1 几个基本概念 5
2.1.1 与创新相关的几个词汇 5
2.1.2 创造力 6
2.2 创造性思维 8
2.2.1 思维概述 8
2.2.2 思维定势 9
2.2.3 创新思维 10
2.3 STC和九屏幕法 16
2.3.1 STC算子方法 16
2.3.2 系统思维的九屏幕法 17
习题及思考题 19
第3章 常见创新方法概述 20
3.1 概述 20
3.2 奥斯本检核表法和头脑风暴法 21
3.2.1 奥斯本检核表法 21
3.2.2 头脑风暴法 23
3.3 TRIZ理论概述 24
3.3.1 TRIZ的产生和推广 24
3.3.2 TRIZ的重大发现 25
3.3.3 TRIZ的定义 26
3.3.4 TRIZ的基本构成 26
3.3.5 TRIZ方法和试错法的区别 28
3.3.6 TRIZ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29
3.3.7 现代TRIZ研究的发展 30
习题及思考题 30
第4章 发明创造和理想解 32
4.1 概述 32
4.2 理想化和理想解 33
4.2.1 最终理想解和理想度 35
4.2.2 理想实验方法 37
4.2.3 系统理想化的方法 38
4.3 发明活动中的资源利用 40
4.3.1 资源类型 41
4.3.2 理想化和资源应用 43
习题及思考题 45
第5章 发明原理和矛盾冲突 46
5.1 概述 46
5.2 矛盾和冲突 49
5.2.1 问题和矛盾 50
5.2.2 TRIZ对冲突(矛盾)的分类和认识 51
5.3 标准工程参数 53
5.4 技术冲突和解决方法 56
5.4.1 矛盾矩阵 56
5.4.2 应用矛盾矩阵的步骤 57
5.4.3 应用实例 59
5.5 物理冲突 63
5.5.1 空间分离原理 64
5.5.2 时间分离原理 65
5.5.3 基于条件的分离 67
5.5.4 总体与部分的分离 69
5.6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的关系 69
5.6.1 技术矛盾向物理矛盾的转换 69
5.6.2 分离原理与创新原理的对应 71
习题及思考题 72
第6章 技术系统的进化模式 74
6.1 概述 74
6.1.1 TRIZ进化模式体系的几种表述 74
6.1.2 TRIZ进化模式的功用分类 76
6.2 S曲线进化和技术成熟度分析 77
6.2.1 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 78
6.2.2 技术系统的成熟度预测 79
6.3 系统进化的战术性规则 81
6.3.1 动态性进化法则 82
6.3.2 系统集成后再简化法则 85
6.3.3 子系统协调性法则 89
6.3.4 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90
6.3.5 增加自动化、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91
习题及思考题 92
第7章 物-场模型分析基础 94
7.1 概述 94
7.2 物-场模型的基本构成 95
7.3 物-场模型的类型 96
7.3.1 不完整的物-场模型(不完整模型) 96
7.3.2 效应不足但完整的物-场模型(效应不足模型) 99
7.3.3 具有有害效应的完整物-场模型(有害效应模型) 100
7.3.4 物-场分析的一般解决方法 101
7.4 效应 103
习题及思考题 103
第8章 发明原理的应用 105
8.1 概述 105
8.2 功能和原理方案确定 106
8.2.1 功能的分解和组合 106
8.2.2 功能实现和操作的便利性 115
8.2.3 实现功能所采用的效应考虑 118
8.3 功能实现中的材料问题 121
8.4 结构形态与功能实现 123
8.5 对成本问题的几点提示 127
习题及思考题 128
第9章 ARIZ85简介 130
9.1 概述 130
9.2 ARIZ85的基本流程介绍 132
9.2.1 ARIZ的问题分析和描述 132
9.2.2 ARIZ的问题模型分析 135
9.2.3 确定理想化的最终结果和物理矛盾 135
9.2.4 调用物-场资源 137
9.2.5 运用知识库 140
9.2.6 变换或替换问题 141
9.2.7 分析所得的解决方案 142
9.2.8 已得方案的运用 143
9.2.9 方案流程分析 143
9.3 几点提示 143
习题及思考题 144
期末作业 145
附录 147
附录1 TRIZ理论的40条发明原理 147
附录2 TRIZ矛盾矩阵 151
附录3 76个标准解 161
附录4 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 164
参考文献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