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 1
第一节 研究问题 1
第二节 理论基础 5
第三节 核心概念和分析单位 14
第四节 分析框架 24
第五节 研究方法 31
第二章“上下回应”的政策变迁脉络 34
第一节 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合法化:1978—1984 35
第二节 民办高校的“违规”与相关政策的出台:1984—1988 43
第三节 教育行政部门的“清理整顿”与民办高校的萎缩:1988—1991 56
第四节 民办高等教育纳人决策主流与民办高校的选择:1991—2002 64
第五节“上下回应”的政策变迁及其存在的策略空间 76
第三章 政策部门的制约与自由裁量权 84
第一节 教育政策过程中的行政纵向制约 84
第二节 行政纵向制约系统中的“挂靠约束”与政策对象的社会资本积累 98
第三节 政策部门的横向协调机制 112
第四节 教育政策部门中的规则和自由裁量权 118
第五节 自由裁量权:政策部门中的策略空间 135
第四章 政策文本的多元生产者与策略性解读 141
第一节 教育政策文本的类型及其生产 141
第二节 教育政策文本的模糊性和策略性解读 157
第三节 教育政策文本中的策略空间 170
第五章 政策资源的分配与可交换性 173
第一节 政策资源的分配与获取 174
第二节 政策资源与市场资源 182
第三节 政策资源的可交换性:策略空间的发现和形成 192
第六章 策略空间:合法性视角的理论抽象 201
第一节 政策环境:“后总体性社会”中的活动空间与资源配置 202
第二节 策略空间:行政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的冲突和错位 211
第三节 策略空间存在的必然性和实现途径 222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226
第一节 结论 226
第二节 讨论 235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