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4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 4
一、“即身而道在” 4
二、“造端于男女”的宇宙 10
三、时机主义 17
第二章 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26
一、“敬身为大” 26
二、“造端于夫妇”的伦理 33
三、躬行主义 41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 48
一、神圣的身体 48
二、“感生崇拜”的宗教 54
三、刹那即永恒 61
第四章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70
一、中国哲学之身体的主要特性 70
二、中国身体哲学的历程 73
下篇 110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家”的哲学论纲 110
一、西方传统哲学的“无家性”(homelessness) 110
二、中国古代的“家本主义”的哲学理论 113
三、余论 129
第六章 系谱学与周易史观 136
一、系谱学的诞生 136
二、周易史观中的历史批判性 141
三、周易史观——一种真正的系谱学理论的确立 149
第七章 中国古代身体政治学发微 164
一、身国合一 164
二、感应与亲和 172
三、族类学的方法 181
四、理论的展望 190
第八章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201
一、直觉性之知 201
二、关系性之知 209
三、践履性之知 219
四、时代意义 227
第九章 王夫之的身体哲学思想 238
一、道即身 238
二、阴阳即男女 246
三、时间即我时 258
第十章 《红楼梦》——人类文化的一部新的《圣经》 268
一、大哉问 268
二、女儿悲 273
三、谁之过 282
第十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 292
一、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需要一种“范式”的转型 292
二、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内容特征 299
三、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04
四、其他 307
附录一: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三个向度 314
一、西风东渐下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出场 314
二、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三个向度 318
三、走向对话范式: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发展前景 327
附录二:民国时期的“新女性”的身体和形象(1912~1949) 361
附录三:“挺身于世界”的中国古代哲学——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一书中的身体之喻 361
一、为什么要对中国古代哲学做身体化的诠释:从“我思故我在”到“即身而道在” 361
二、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何以可能:从“思本主义”到“身本主义” 363
三、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当代启示:从“隐身于世界”到“挺身于世界”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