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血液病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冉家彦,刘增延等编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红细胞疾病 1

第一节 贫血概述 1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4

第三节 急性失血性贫血 7

第四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

第五节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0

第六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 11

一、恶性贫血 13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14

三、妊娠期巨幼细胞性贫血 14

四、婴儿期巨幼细胞性贫血 14

第七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15

第八节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9

一、急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9

二、慢性体质性(或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0

三、慢性原发性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0

四、慢性继发性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1

第九节 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22

第十节 骨髓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22

第十一节 继发于其它疾病的贫血 23

一、慢性肾功能不足的贫血 23

二、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的贫血 24

三、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 24

第十二节 慢性感染引起的毒性贫血 25

第十三节 铅中毒贫血 26

第十四节 红细胞增多症 27

一、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7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9

第十五节 血色病 29

第十六节 溶血性贫血 31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31

(一)膜缺陷 31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1

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31

3.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32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2

(二)血红蛋白缺陷 32

1.血红蛋白病 32

(1)镰状细胞性贫血 33

(2)血红蛋白C病 33

(3)血红蛋白E病 33

(4)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34

(5)血红蛋白M病 34

(6)伴有红细胞增多的血红蛋白病 35

2.海洋性贫血 35

(1)β海洋性贫血 35

(2)δβ海洋性贫血 36

(3)A2F海洋性贫血 36

(4)δ海洋性贫血 36

(5)α海洋性贫血 36

(6)血红蛋白Lepore 37

(7)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征 37

(三)酶缺陷 37

1.丙酮酸激酶缺乏 37

2.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 37

(1)伯氨喹啉型溶血性贫血 37

(2)蚕豆病 38

二、红细胞以外的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8

(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8

1.温反应性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8

2.冷凝集素综合征 39

3.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40

4.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0

5.新生儿溶血病 41

(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44

(三)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45

(四)感染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45

三、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45

第十七节 脾机能亢进 47

第十八节 卟啉病 48

第十九节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50

第二十节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51

第二章 白细胞疾病 52

第一节 粒细胞减少症 52

第二节 粒细胞缺乏症 53

第三节 白血病 54

一、急性白血病 56

二、慢性白血病 65

(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65

(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6

三、新生儿白血病 67

四、小儿慢性白血病 68

五、白血病前期 69

第四节 类白血病反应 72

第五节 恶性淋巴瘤 74

第六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82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84

第八节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86

第九节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87

一、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88

二、传染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88

三、家族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89

四、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90

第十节 多发性骨髓瘤 90

第十一节 良性单株峰丙种球蛋白血症 94

第十二节 巨球蛋白血症 95

第十三节 淀粉样变性 96

第十四节 骨髓纤维化症 96

第三章 出血性疾病 99

第一节 正常止血功能 99

第二节 血小板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04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4

二、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08

三、其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08

(一)Evans综合征 109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09

四、巨核细胞生成不良性血小板减少症 109

五、无效性血小板生成 110

六、血小板生成素缺乏 110

七、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110

八、脾脏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110

九、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1

十、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 111

十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12

十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113

十三、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 113

十四、先天性血小板病 114

十五、Bernard-Soulier综合征 114

十六、May-Hegglin血小板异常 115

十七、Wiskott-Aldrich综合征 115

十八、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 115

第三节 血管壁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16

一、过敏性紫癜 116

二、药物性血管性紫癜 118

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18

四、爱-唐(Ehlers-Danlos)综合征 119

五、坏血病 120

六、老年性紫癜 120

七、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121

八、自身红细胞致敏性紫癜及脱氧核糖核酸(DNA)致敏性紫癜 121

九、单纯性血管性紫癜 122

十、直立性紫癜 122

十一、激素性紫癜 122

十二、高血压、糖尿病所致血管性紫癜 122

十三、机械性紫癜 122

十四、人为性紫癜 122

十五、异常蛋白血症并发紫癜 123

十六、特发性色素沉着性紫癜 123

第四节 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23

一、血友病 123

二、血管性假血友病 127

三、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129

四、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Ⅶ、Ⅹ缺乏症 131

五、凝血因子Ⅻ缺乏症 132

六、凝血因子ⅩⅢ缺乏症 133

第五节 维生素K缺乏症 134

第六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出血问题 135

第七节 肾功能衰竭的出血问题 135

第八节 外科手术的出血问题 136

第九节 肝病的止血、凝血障碍 139

第十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1

第十一节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6

第十二节 妊娠时的凝血障碍 147

第十三节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 148

第十四节 血栓形成及抗血栓治疗 150

第四章 小儿贫血 153

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的特点 153

第二节 小儿贫血的诊断要点 156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56

第四节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158

第五节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158

第六节 雅克什氏综合征 159

第七节 婴儿固缩细胞增多症 160

第八节 组织细胞增生症X 160

第九节 类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161

一、高雪氏病 161

二、尼曼-匹克氏病 162

第十节 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 163

第五章 血液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165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165

第二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 168

第三节 白血病 170

第四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172

第五节 蚕豆病 172

第六节 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症 173

第七节 血友病 173

第八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73

第六章 血液疾病与免疫 174

第七章 染色体及染色体检查方法 180

第八章 血型与输血 190

第九章 骨髓细胞移植 205

第十章 实验室检查 209

第一节 血细胞检查的意义 209

第二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09

第三节 血细胞形态学 221

其它血液学检查 251

一、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全血测定(FEP) 251

二、白细胞凝集试验 252

三、白细胞抗球蛋白消耗试验 253

四、尿本周氏(Bence-Jones)蛋白检查 255

五、嗜异性凝集试验(Paul-Bunnell氏试验) 256

六、红斑性狼疮细胞(LE细胞)的检查 257

七、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测定 258

八、血清蛋白电泳 260

九、脑脊液细胞沉降检查法 262

十、循环血容量测定 263

血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265

一、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法 265

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钙-钴法 267

三、糖原(PAS)染色法 269

四、脂类染色 272

五、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273

六、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 274

七、核糖核酸(RNA)染色 275

八、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 276

九、骨髓铁染色 277

附:热盐水溶解试验 278

活体死前染色 280

尿液水解试验 281

出凝血疾病的检查 282

血小板功能的检查 285

一、血小板形态学检查 285

(一)血小板形态学观察 285

(二)血小板阿的平标记的致密体检查 287

(三)血小板伸展试验 287

二、血块收缩时间测定(CRT) 288

三、出血时间测定(BT) 288

四、血小板计数 289

五、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PF3aT) 290

六、血小板粘附性试验(PAdT)-玻珠法 292

七、血小板凝聚性试验(PAgT) 293

八、凝血酶原消耗加红细胞素纠正试验 296

九、血小板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296

血管壁功能检查 296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CFT) 296

二、甲床毛细血管镜检查(甲皱微循环检查) 297

三、阿斯匹林耐量试验(ATT) 299

血小板数量异常的检查 300

一、血小板计数 300

二、骨髓有核细胞及巨核细胞计数 300

三、骨髓巨核细胞系统分析 300

四、血小板凝集试验 300

五、血小板渗透抵抗力试验 301

六、血小板抗体测定(Hirshman法) 302

凝血象的检查 302

一、内源凝血系统的检查 302

(一)凝血时间测定(CT) 302

(二)复钙时间(血浆凝固时间,RT) 303

(三)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试验(KPTT) 304

(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PTT) 305

(五)凝血酶消原耗试验(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CT) 306

(六)凝血酶时间测定(TT) 307

(七)凝血酶原消耗纠正试验 307

(八)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308

(九)简易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 309

(十)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igg′s TGT) 310

(十一)因子Ⅷ活性(Ⅷ:C)测定(一期法) 313

(十二)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测定 314

(十三)因子Ⅻ测定 315

二、外源凝血系统的检查 316

(一)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Quick氏一期法) 316

(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纠正试验 317

(三)因子Ⅴ缺乏血浆纠正试验 318

(四)蛇毒时间(ST)测定 319

(五)因子Ⅶ测定 319

(六)因子Ⅱ、Ⅴ、Ⅶ、Ⅹ定量测定 320

(七)因子Ⅴ活动度测定 320

三、共同途径凝血的检查 320

(一)纤维蛋白原测定 320

(二)因子ⅩⅢ测定(定性) 320

附:血栓弹力图检查 321

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查 323

(一)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323

(二)纤维蛋白原滴定度试验 324

(三)纤维蛋白溶解试验 325

(四)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326

(五)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 P试验) 327

(六)连续稀释硫酸鱼精蛋白试验(SDPST) 328

(七)乙醇胶试验 329

(八)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酶原)测定 329

溶血性疾病的检查 332

一、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 332

二、红细胞温育后脆性试验 334

三、红细胞滚动试验 335

四、红细胞机械脆性试验 336

五、自身溶血试验 337

六、冷溶血(Donath-Landsteiner氏)试验 339

七、冷凝集素测定 340

八、冷凝集素试验 340

九、酸溶血试验(Ham氏试验) 341

十、简易酸溶血试验 342

十一、红细胞热溶血试验 343

十二、蔗糖溶血试验 344

十三、结合珠蛋白测定 345

十四、Crosby试验 346

十五、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347

十六、煌焦油蓝还原试验 349

十七、氰化物——抗坏血酸盐试验 350

十八、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351

十九、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 353

二十、谷胱甘肽稳定性试验 354

二十一、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氏试验) 354

二十二、红细胞寿命的测定 355

二十三、抗人球蛋白试验 356

二十四、胰蛋白酶试验 358

二十五、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定量测定 359

二十六、尿中卟胆原测定 360

二十七、尿中尿卟啉测定 361

二十八、血红蛋白包涵体生成试验 361

二十九、红细胞镰变试验 362

三十、血红蛋白S胶—溶试验 363

三十一、血红蛋白溶解度试验 364

三十二、血红蛋白C试验 365

三十三、不稳定血红蛋白试验 365

(一)异丙醇试验 365

(二)热不稳定试验 366

(三)定量测定法 367

三十四、含血红蛋白F红细胞的染色(酸洗脱法) 367

三十五、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368

三十六、血红蛋白电泳 369

三十七、血红蛋白A2定量 372

三十八、血红蛋白种间杂交试验 372

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查 374

一、盐水凝集法 375

二、木瓜酶(或波罗酶)直接法 375

三、胶体介质法 376

四、免疫性抗A和抗B抗体检查 376

(一)血型物质中和试验 376

(二)溶血素试验 377

五、Rh抗体的检查 378

(一)盐水凝集试验 378

(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378

(三)木瓜酶试验 379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379

一、E玫瑰花试验(ERFT) 379

二、活性玫瑰花试验 381

三、E玫瑰花和EAC玫瑰花混合试验 382

四、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 383

附:一、显微镜测微法 385

二、实验工作常用的度量衡单位 385

三、试剂常用的几种级别名称对照 386

四、重铬酸钾洗液配方 387

五、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387

六、临床检验常用符号和缩写 390

七、体表面积简易算法 390

八、各类型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