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1
概述 1
Oupline(概述英文版) 7
大事记 16
卷一 建置区划 29
第一章 建置沿革 29
第一节 位置面积 29
第二节 历史沿革 29
第三节 行政区划 30
第二章 乡镇场 32
第一节 新昌镇 32
第二节 潭山镇 33
第三节 棠浦镇 35
第四节 新庄镇 36
第五节 芳溪镇 37
第六节 石市镇 39
第七节 澄塘镇 40
第八节 花桥乡 41
第九节 同安乡 42
第十节 天宝乡 43
第十一节 双峰林场 45
第十二节 黄岗乡 46
第十三节 车上林场 47
第十四节 桥西乡 48
第十五节 石花尖垦殖场 49
第十六节 黄岗山垦殖场 50
卷二 自然环境 52
第一章 地质地貌 52
第一节 地质 52
第二节 地貌 53
第二章 山脉河流 53
第一节 山脉 53
第二节 河流 54
第三章 气候 55
第一节 气候特征 55
第二节 异常天气 55
第四章 自然资源 5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56
第二节 植物资源 58
第三节 动物资源 59
第四节 水资源 60
第五节 地矿资源 61
第五章 自然灾害 65
第一节 旱涝灾害 65
第二节 农业病虫灾害 65
第三节 地质灾害 66
第六章 环境保护 67
第一节 环境质量 67
第二节 污染治理 69
第三节 水土保持 70
第四节 监督管理 70
第七章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1
第一节 保护区由来 71
第二节 保护对象 72
第三节 科学研究 73
第四节 保护措施 73
卷三 人口 74
第一章 人口规模 74
第一节 总人口 74
第二节 人口流动 74
第三节 分布与密度 74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75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6
第一节 年龄 76
第二节 性别 77
第三节 文化程度 78
第四节 民族 79
第五节 姓氏 79
第三章 人口管理 80
第一节 户口管理 80
第二节 户籍改革 80
第三节 流动人口管理 80
第四章 人口控制 80
第一节 人口规划 81
第二节 生育政策 82
第三节 技术服务 82
第四节 管理 83
第五节 保障机制 84
第五章 移民 84
第一节 湖南移民 84
第二节 两江移民 85
第三节 三峡移民 85
第四节 移民资金 86
卷四 城乡建设 87
第一章 城镇规划 87
第一节 县城规划 87
第二节 村镇规划 87
第二章 县城建设 87
第一节 街道建设 87
第二节 小区建设 88
第三节 给排水 89
第四节 河堤护岸 90
第五节 标志性建筑 90
第六节 公园建设 91
第三章 村镇建设 92
第一节 集镇建设 92
第二节 村庄建设 93
第四章 城市管理 93
第一节 城建监督 93
第二节 市政管理 94
第三节 园林绿化 94
第四节 路灯管理 95
第五节 环境卫生 95
第五章 建筑行业管理 96
第一节 建筑企业 96
第二节 建筑设计 97
第三节 建筑市场 97
第四节 质量与安全监督 98
第五节 建筑技术 98
第六节 墙体材料革新 99
第七节 散装水泥推广 99
卷五 农业 100
第一章 农村经济改革 100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100
第二节 服务体系改革 101
第三节 减轻农民负担 101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102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 103
第一节 基础综合开发 103
第二节 绿色食品产业建设 103
第三节 沼气工程 104
第三章 种植业 104
第一节 耕地及耕作制度 104
第二节 粮油作物 105
第三节 蔬菜和瓜果 106
第四节 经济作物 107
第五节 栽培技术 108
第六节 品种改良 111
第七节 肥料施用 112
第八节 病虫害防治 112
第九节 科研与技术推广 113
第四章 养殖业 115
第一节 饲草与水域 115
第二节 畜禽养殖 116
第三节 水产业 118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19
第五节 新技术推广 120
第六节 服务体系建设 121
第五章 林业 122
第一节 山林权属 123
第二节 造林育林 124
第三节 林政管理 127
第四节 木竹购销 128
第五节 林业规费 128
第六节 森林保护 129
第七节 林业执法 130
第六章 水利 131
第一节 水利建设 131
第二节 防汛抗旱 135
第三节 水务管理 135
第四节 工程设计与施工 136
第七章 农业机械 136
第一节 农机种类 137
第二节 农机推广 138
第三节 农机服务 138
第四节 农机经营 139
卷六 工业 142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形式 142
第一节 国有工业 142
第二节 集体工业 146
第三节 民营工业 148
第二章 工业体制改革 149
第一节 概况 149
第二节 经贸委系统 150
第三节 二轻系统 151
第四节 乡镇企业 151
第三章 主要行业 152
第一节 竹木加工 152
第二节 陶瓷建材 155
第三节 医药化工 156
第四节 煤炭 157
第五节 食品饮料 159
第六节 造纸纺织 160
第七节 机械冶金 162
第八节 电力 163
第四章 工业园区 169
第一节 园区规划 169
第二节 入园企业 169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169
第五章 中央和省驻县厂矿 171
第一节 机械企业 171
第二节 木材加工企业和煤矿 171
卷七 交通 邮电 173
第一章交通 173
第一节 公路建设 173
第二节 桥梁建设 176
第三节 公路养护 177
第四节 公路规费 178
第五节 车站 渡口 178
第六节 公路运输 179
第七节 装卸搬运 180
第八节 行业管理 180
第九节 交通企业 181
第二章 邮电 183
第一节 邮政 183
第二节 电信 186
第三节 移动通信 188
第四节 联通通信 189
卷八 商业贸易 190
第一章 流通体制改革 190
第一节 国合商业 190
第二节 粮油物资 191
第三节 石油外贸 192
第二章 集市贸易 193
第一节 传统墟市 193
第二节 市场建设 194
第三节 市场管理 194
第三章 国有商业 195
第一节 经营企业 196
第二节 经营方式 199
第三节 行业管理 200
第四章 供销合作商业 201
第一节 经营企业 201
第二节 农资经营 203
第三节 生活资料经营 203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204
第五章 粮油购销 204
第一节 粮油收购 205
第二节 粮油销售 208
第三节 市场管理 210
第四节 粮油储运 210
第五节 粮食企业 212
第六章 物资购销 213
第一节 计划物资 213
第二节 民爆器材 214
第三节 物资再生利用 214
第七章 烟草专卖 215
第一节 经营网点 215
第二节 专卖管理 216
第八章 石油经营 216
第一节 加油站 21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217
第九章 对外贸易 218
第一节 外贸规模 218
第二节 出口产品 218
第十章 个体私营商业 21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18
第二节 商业大户 219
第十一章 名优土特新产品 220
第一节 农林副产品 220
第二节 木竹加工产品 223
第三节 造纸纺织产品 226
第四节 陶瓷建材产品 227
第五节 机械化工矿产品 228
第六节 食品饮料 230
第七节 中西药产品 232
第八节 风味名菜小吃 233
卷九 财政 金融 235
第一章 财政 235
第一节 体制 23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37
第三节 财政支出 240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241
第五节 财务管理 242
第六节 财政信用 242
第七节 财政监督 244
第八节 会计管理 245
第九节 专项资金管理 246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 247
第一节 产权登记 247
第二节 产权变更 247
第三节 清产核资 248
第四节 资产经营 249
第五节 资产接管 249
第三章 税务 250
第一节 机构 250
第二节 税种 251
第三节 非税项目 257
第四节 征管 258
第五节 执法和检查 260
第四章 金融 261
第一节 机构 261
第二节 货币 266
第三节 存款 267
第四节 贷款 269
第五节 行业管理 275
第五章 保险 277
第一节 机构 277
第二节 险种 279
第三节 理赔 282
卷十 经济综合管理 283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83
第一节 五年计划 283
第二节 专项计划 284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285
第四节 农业区划 286
第五节 经济信息 286
第二章 统计管理 287
第一节 统计范围 287
第二节 专业普查 287
第三节 农村抽样调查 288
第四节 行业管理 289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289
第一节 机构 289
第二节 企业登记 290
第三节 商标合同广告管理 291
第四节 行政执法 292
第五节 保护消费者权益 292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293
第一节 管理方式 293
第二节 扶持措施 294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 296
第一节 资源调查与规划 296
第二节 建设用地 297
第三节 征地费用 298
第四节 土地收储 299
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 299
第六节 土地执法 300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301
第一节 计量管理 301
第二节 质量管理 301
第三节 标准化工作 302
第四节 打假治劣 302
第七章 安全生产监督 303
第一节 监管机构 303
第二节 矿山整治 303
第三节 煤炭规费 304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行业整治 304
第五节 特种设备监察 305
第八章 审计监督 306
第一节 国家审计 306
第二节 社会审计 307
第九章 物价管理 307
第一节 价格水平 308
第二节 价格管理 308
第三节 收费管理 309
第四节 执法检查 310
第十章 房地产管理 310
第一节 直管公房 310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311
第三节 房地产评估 311
第四节 房产发证 311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 312
第六节 白蚁防治 312
第十一章 招商引资 312
第一节 招商活动 312
第二节 优惠政策 313
卷十一 党派 群团 31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宜丰县地方组织 315
第一节 党代会 315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317
第三节 县委重要会议及重大决策 318
第四节 组织工作 320
第五节 宣传工作 331
第六节 纪检监察 333
第七节 统战工作 335
第八节 文秘工作 336
第九节 党校教育 337
第十节 农村工作 339
第十一节 对台事务 340
第十二节 史志编纂 340
第十三节 信访工作 342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宜丰县地方组织 344
第一节 组织发展 344
第二节 参政议政 345
第三节 社会服务 345
第三章 人民团体 346
第一节 工会 346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349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353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356
第五节 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358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359
第七节 残疾人联合会 359
卷十二 政权 政协 361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361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361
第二节 代表工作制度 364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364
第四节 工作监督 366
第五节 法律监督 366
第六节 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督办 367
第七节 重要活动 368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 368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69
第二节 县政府领导 372
第三节 主要会议 373
第四节 文秘工作 373
第五节 政府法制工作 374
第六节 机构编制管理 375
第七节 党政机构改革 378
第八节 事业单位改革 378
第九节 经济发展服务工作 378
第十节 机关事务管理 379
第三章 人民政协 381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 381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382
第三节 主席会议 383
第四节 专门委员会 383
第五节 三胞联络 384
第六节 参政议政 385
第七节 文史资料征编 386
第八节 学习与宣传 387
第九节 咨询信访 387
第十节 重要活动 387
卷十三 民政 388
第一章 基层组织建设 388
第一节 村民自治 388
第二节 社区建设 388
第二章 优抚安置 388
第一节 拥军优属 388
第二节 优待抚恤 389
第三节 烈士褒扬 390
第四节 退伍安置 390
第三章 社会救济 391
第一节 救灾救济 391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392
第三节 城市低保 392
第四章 社会福利事业 392
第一节 五保供养 392
第二节 社会捐赠 393
第三节 福利院与福利企业 393
第五章 社会事务 394
第一节 婚姻登记 394
第二节 殡葬管理 394
第三节 社团登记 394
第六章 地名管理 395
第一节 地名变动 395
第二节 日常管理 396
第三节 勘界 396
卷十四 人事 劳动 397
第一章 人事工作 397
第一节 干部来源 397
第二节 干部管理 398
第二章 劳动管理 399
第一节 职工队伍 399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整 399
第三节 劳务市场 400
第三章 工资福利 401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 401
第二节 企业 403
第四章 社会保障 404
第一节 养老保险 404
第二节 失业保险 406
第三节 工伤和生育保险 406
第四节 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 407
卷十五 政法 409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09
第一节 基层综治工作 409
第二节 创建平安工作 410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 410
第四节 政法队伍建设 411
第二章 公安 411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11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412
第三节 打击经济犯罪 413
第四节 治安管理 413
第五节 侦察技术 414
第六节 监所管理 415
第七节 证件管理 415
第八节 110报警服务 416
第九节 消防管理 416
第十节 交通安全管理 417
第三章 检察 419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1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20
第三节 职务犯罪检察 420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420
第五节 监所和控告申诉检察 421
第六节 诉讼监督 421
第四章 审判 421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2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2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22
第四节 行政审判 423
第五节 审判监督 423
第六节 执行工作 424
第七节 老案复查 424
第八节 审判改革 424
第五章 司法行政 425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 425
第二节 人民调解 426
第三节 乡镇法律服务 427
第四节 公证 427
第五节 律师 427
第六节 司法援助和鉴定 428
卷十六 军事 429
第一章 兵役 429
第一节 兵役制度 429
第二节 兵员征集 429
第二章 军事机构 430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430
第二节 武装警察 431
第三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432
第三章 国防动员 432
第一节 国防动员委员会 432
第二节 交通战备 432
第四章 民兵 433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33
第二节 教育训练 433
第三节 装备管理 434
第四节 以劳养武 434
第五章 拥政爱民 435
第一节 支持地方建设 435
第二节 抢险救灾 435
第三节 军民警民共建 435
附:抗战史料补遗 436
一、日军十一次侵扰宜丰 436
二、日寇暴行 437
三、团结抗日 437
卷十七 教育 439
第一章 基础教育 439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39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40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41
第四节 统考会考 443
第二章 职业技术教育 444
第一节 教学 445
第二节 学生就业 445
第三节 学校选介 445
第三章 成人教育 446
第一节 农民教育 446
第二节 函授电大教育 446
第三节 自学考试 447
第四章 教师队伍 447
第一节 队伍建设 447
第二节 教学活动 448
第三节 教师待遇 450
第五章 教育行政管理 45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50
第二节 教育经费 451
第三节 教育设施 452
第四节 勤工俭学 453
第五节 教育督导 454
卷十八 文化 体育 455
第一章 文化艺术 455
第一节 文化活动 455
第二节 文艺创作 456
第三节 以文补文 456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457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457
第二章 文物古迹 462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462
第二节 古建筑 463
第三节 古墓葬 465
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村(区) 467
第五节 馆藏文物 468
第六节 革命文物 468
第七节 文物保护 469
第三章 谣谚传说 470
第一节 谣谚 470
第二节 传说 471
第四章 图书档案 475
第一节 图书藏借 475
第二节 图书发行 475
第三节 档案管理 476
第五章 广播影视 477
第一节 广播 478
第二节 电影 478
第三节 电视 479
第四节 广电艺术团 480
第六章 旅游 480
第一节 旅游资源 481
第二节 旅游管理 482
第三节 宾招单位 483
第七章 体育 483
第一节 机构 484
第二节 体育场馆 484
第三节 学校体育 485
第四节 群众体育 485
第五节 竞技体育 486
第六节 体育管理 490
卷十九 科学 技术 491
第一章 科技机构 491
第一节 科研机构 491
第二节 科技开发企业 492
第二章 科技规划与成果 492
第一节 科技规划 492
第二节 科研成果 493
第三章 科技服务 494
第一节 科技市场 494
第二节 技术推广 494
第四章 科技普及 495
第一节 基层科技组织 495
第二节 科普宣传 495
第三节 科技培训 496
第四节 科技示范 496
第五节 青少年科技 496
第五章 气象水文地震测报 496
第一节 气象测报 496
第二节 水文测报 497
第三节 地震测报 498
卷二十 卫生 医药 499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499
第一节 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499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500
第三节 村卫生所和私营诊所 501
第四节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501
第二章 医疗 502
第一节 医疗队伍 502
第二节 医疗技术 502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 504
第四节 医疗经费 504
第三章 疾病预防控制 505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505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507
第三节 卫生检验 507
第四节 卫生监督监测 507
第四章 妇幼保健 508
第一节 妇女保健 508
第二节 儿童保健 509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511
第一节 创建卫生城 511
第二节 改水改厕 511
第三节 除害灭病 511
第六章 药品监督管理 512
第一节 机构 512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12
第三节 药政管理 513
第七章 医药经营 513
第一节 经营网点 514
第二节 库存药品管理 514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 514
卷二十一 社会 生活 515
第一章 居民收入 515
第一节 农民收入 515
第二节 职工收入 515
第二章 居民消费 516
第一节 食品消费 516
第二节 居住条件 517
第三节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517
第四节 其他消费 518
第三章 老年人 518
第一节 老龄组织 518
第二节 敬老活动 518
第三节 老年文体活动 519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519
第一节 文明单位创建 519
第二节 文明城市创建 520
第三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20
第四节 树文明新风 521
第五章 宗教 521
第一节 佛教 521
第二节 道教 522
第三节 基督教 522
第四节 宗教管理 522
第六章 风俗习惯 523
第一节 生产习俗 523
第二节 生活习俗 525
第三节 礼仪习俗 527
第四节 节令习俗 528
第五节 方言词汇举例 530
卷二十二 人物 532
第一章 人物传 532
第一节 古代人物 532
第二节 现代人物 533
第三节 革命烈士 535
第二章 人物选介 535
第一节 劳动模范 535
第二节 科技明星 538
第三节 逝世老干部 538
第三章 人物名录 539
第一节 在外人士 539
第二节 副高以上职称人员 545
第三节 古代主要县官 546
第四节 进士 549
附录 554
一、古轶文辑存 554
二、改革文件选录 562
三、调处山林权属纠纷文件选录 575
四、修志文献选录 577
五、供稿单位审稿人和主要撰稿人 587
索引 589
编后记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