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六章元朝社会矛盾的发展 1
第一节统治政策的演变与帝位之争(上) 1
一、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的“理财” 1
二、真金与权臣的斗争 3
三、成宗之立及其守成 7
第二节统治政策的演变与帝位之争(下) 14
一、武仁授受与英宗之立 14
武宗登位与财政危机的加剧 14
仁宗继统和儒术的再利用 18
二、英宗新政与泰定帝即位 23
三、天历之战与明文之争 28
四、顺帝前期的统治 34
妥懽贴睦尔之立 34
脱脱“更化” 37
第三节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38
一、统治集团的腐朽 38
二、对人民的控制和防范 43
三、劳动人民的苦况 47
一、民族分化政策 53
第四节元朝的民族压迫 53
二、政治上的防制 57
三、民族压迫在法律上的反映 60
第五节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62
一、元朝前期的人民反抗斗争 62
灭宋前后的人民抗元斗争 62
世祖至元后期的各地起义 68
二、元朝中期各族人民武装起义 74
三、顺帝前期的各地起义 83
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89
第一节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起义的准备活动 89
第七章元末农民大起义 89
二、韩山童、彭莹玉组织起义的秘密活动 92
第二节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暂时挫折 96
一、韩山童、刘福通首义和元朝统治者的疯狂镇压 96
二、南方红巾军起义和天完政权的建立 100
三、方国珍、张士诚起兵反元和其他农民起义 106
第三节元末农民起义的发展和失败 111
一、宋政权的建立和失败 111
宋政权的建立 111
李武、崔德等率领的西路军 113
毛贵率领的东路军 114
关先生、破头潘率领的中路军 117
北方红巾军的最后失败 120
二、天完政权的重建和倪文俊、陈友谅的篡权 123
天完政权的重建和倪文俊的篡权 123
汉政权的建立和陈友谅的蜕变 125
明玉珍入川和夏政权的建立 128
三、朱元璋队伍的壮大 130
四、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投降活动 134
投降变节的张士诚 134
两面三刀的方国珍 138
陈友谅的败亡 139
一、南方割据势力的消灭 139
第四节朱元璋削平南方割据势力和北伐的胜利 139
张士诚被消灭 141
方国珍和明升投降 144
陈友定等被削平 146
二、朱元璋的蜕变和明朝的建立 148
三、北伐的胜利和元朝的灭亡 153
灭亡前夕的元廷 153
北伐的胜利 156
第五节元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158
一、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 158
二、打击了元末的地主阶级 160
三、改造了明初的封建统治 162
四、元末农民战争在中国农战史中的地位 164
第八章元代的边疆各族 169
第一节岭北地区 169
一、亲王的出镇 169
二、岭北行省的建置 173
三、经济与文化 181
户口与赋役 181
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86
宗教与文化 190
一、元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 195
第二节东北地区 195
二、东北各族及其社会经济 203
第三节西北地区 214
一、蒙古国时期的中亚 214
窝阔台时期 214
贵由、蒙哥时期 218
二、元朝前期的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 221
阿鲁忽、海都和八剌 221
元朝在中亚的活动 223
大德八年约和后西北地区的形势 226
三、元朝后期的察合台汗国 229
四、社会经济 233
河中地区经济的恢复 233
畏兀儿及其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 236
五、文化和宗教 238
第四节吐蕃地区 245
一、地方首领和教派的分裂割据 245
二、吐蕃各地统一于元朝 249
宗王的分封和帝师的统领 254
三、元朝对吐蕃地区的统治 254
统治机构的建立 257
籍户口和置驿站 266
四、乌思藏地方统治权的交替 268
萨斯迦地方政府的统治 268
伯木古鲁万户的兴盛及其战胜萨斯迦 272
第五节云南地区 274
一、元朝对云南地区的统治 274
二、云南各族及其社会状况 284
一、元曲 293
杂剧 293
第一节文学艺术 293
第九章元代的文化科学 293
南戏 298
散曲 299
二、小说 300
三、诗词和民歌 304
诗词 304
民歌 306
四、书画 308
第二节史学 313
一、辽、金、宋三史的纂修 313
二、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 317
三、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318
第三节哲学思想 321
一、理学的继承和传播 321
二、元代理学的特点 325
三、“三教外人”邓牧的“异端”思想 333
四、谢应芳的无神论思想 336
第四节宗教 338
一、佛教 338
二、道教 343
三、伊斯兰教 348
四、基督教 353
一、天文历法 360
第五节科学技术 360
天文仪器的创制 361
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 364
《授时历》在历法上的成就 366
二、地理学 367
《元一统志》的编纂 367
河源的探索 368
朱思本的《舆地图》 370
三、农书 372
《农桑辑要》 372
王祯《农书》 373
《农桑衣食撮要》 375
四、水利学和水利技术 376
水利著作 376
水利技术 378
五、医药学和营养学 380
医药学 380
营养学 383
六、工程技术 383
印刷术 383
火炮技术 384
造船术和航海术 386
第十章元朝的对外关系 388
第一节元朝与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的关系 388
一、元朝与钦察汗国的关系 388
二、元朝与伊利汗国的关系 393
第二节元朝与亚非各国的关系 406
一、高丽 406
二、日本 410
三、安南、占城 416
四、缅、暹、罗斛 419
五、爪哇及南海诸国 425
六、印度 428
七、非洲 432
第三节元朝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434
一、元与欧洲各国关系发展的原因 434
二、普兰诺·卡尔平尼和鲁布鲁克 436
三、马可波罗 439
四、列班扫马出使欧洲 442
五、欧洲传教士在中国 444
六、旅行家鄂多力克 447
七、教皇特使马黎诺里 448
附录:人名索引(下册) 451
引用书目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