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3
林语堂论 6
张天翼论 28
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 58
由反对文言文到建设大众语 61
“白话”和“大众语”的界限 65
怎样前进一步 69
论速写 73
关于创作经验 76
关于儿童文学 80
“蔼理斯的时代”问题 84
关于文学遗产 90
抓住和尚之前 96
略谈“小品文”与“漫画” 100
什么是“典型”和“类型” 104
自然·天才 艺术 109
关于“文学遗产”问题的补释 120
五四时代的一面影 124
《新客》及其他 139
《蜈蚣船》 150
《南国之夜》 160
《七年忌》 175
堂吉诃德的解放 191
《大地》里的中国 197
翻译工作与《译文》 211
《表》与儿童文学 228
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 236
从《田园交响乐》看纪德 249
秋田雨雀印象记 255
理想主义者时代的回忆 265
第三次排字后记 274
小引 283
第一章 文艺是从生活产生出来的 284
第二章 文艺是反映生活的 293
第三章 文艺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 315
第四章 创作之路 326
第五章 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 338
序 347
《密云期风习小纪》重庆版新序 350
M.高尔基断片 352
悲痛的告别 358
现实主义的一“修正” 364
典型论的混乱 377
附:典型与个性(周扬) 393
文学修业的一个基本形态 400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406
演剧运动短话 410
文艺界的风习一景 413
漫谈个人主义 418
自然主义倾向的一理解 422
略论文学无门 426
《生死场》后记 431
耶林 435
田间的诗 442
生人的气息 447
吹芦笛的诗人 454
新波的木刻 462
《死魂灵》与果戈理 464
人类前史的谑画——《企鹅岛》 473
思想活动的民主性问题 482
关于两种论调 488
反“沙漠化”的愿望 490
序 495
一九三七年 498
愿和读者一同成长 498
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 500
大众化问题在今天 503
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 507
一九三八年 517
关于创作的二三理解 517
高尔基的殉道与我们 523
民族战争中的国际主义 526
论持久战中的文化运动 530
一九三九年 546
略观战争以来的诗 546
理论与理论 553
写在昏倦里 557
关于造型艺术上的现实主义一感 562
愿再和读者一同成长 565
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 568
高尔基在世界文学史上加上了什么? 581
东平著《第七连》小引 586
断章 588
《过客》小释 591
一九四○年 594
关于诗和田间的诗 594
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603
从“剧本荒”想起的 618
文学上的五四 622
民族战争与我们 625
一九四一年 632
一个要点备忘录 632
民族战争与新文艺传统 636
为一个外国刊物写的自传 659
曹白著《呼吸》小引 663
如果现在他还活着 667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 678
附:《七月》编校后记 681
重排后记 701
题记 711
论民族形式问题 714
一 大众化运动一瞥 715
二 在新的情势下面 724
三 关于“新质发生于旧质的胎内”,“移植形式”——一个文艺史的法则问题 729
四 对于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一理解 738
五 对于民间文艺的一理解 747
六 大众的“欣赏力”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757
七 现实·内容 形式——以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为中心 766
八 通过语言问题——文字改造和大众的人民文艺的发展 777
九 从民族解放运动看文艺运动,从文艺运动看民族形式问题 786
附记 790
第一辑 文艺笔谈(1934— 1935
目录 1935
第二辑 文学与生活 1936
第三辑 密云期风习小纪(1935— 1938
第五辑 论民族形式问题 1940
第四辑 民族战争与文化性格(1937—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