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专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靳玉乐,易连云主编
  • 出 版 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教育学的本质及功能 3

第一章 教育学是什么 3

第一节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3

第二节 教育学的基本假设、基本问题、基本范畴 5

第三节 教育学的属性 8

第四节 当代教育学研究的发展 12

第五节 教育理论突破学科界限的综合性创新 17

第二章 教育学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3

第一节 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含义 24

第二节 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根据 30

第三节 教育学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与教育学的多元化存在 36

第三章 教育人性化思潮论略 40

第一节 教育人性化思潮兴起的复杂背景 40

第二节 教育人性化思潮的基本特征 46

第三节 对待教育人性化思潮应有的科学态度 55

第四章 教育导向人生的精神幸福:至善·和美·快乐·自足 64

第一节 教育导向人生精神幸福的意义 65

第二节 教育导向人生至善 68

第三节 教育导向人生和美 71

第四节 教育导向人生快乐 74

第五节 教育导向人生价值的自足 78

第二部分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85

第五章 田野考察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85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中的田野调查法 85

第二节 用人类学的眼光考察教育——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田野考察法 87

第三节 田野考察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操作——如何做质的研究? 88

第六章 质性研究伦理审查之文化适应性分析 121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起源、特征以及与伦理的关系 121

第二节 质性研究中伦理审查的发展及其制度化 123

第三节 质性研究伦理审查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困境 124

第四节 质性研究中伦理审查的文化适应性 127

第七章 职前教师教育运用叙事研究的国际经验 130

第一节 叙事、教育叙事和叙事研究的缘起 131

第二节 教育叙事和叙事研究作为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媒介 132

第三节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运用教育叙事和叙事研究的必要性 135

第四节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运用教育叙事和叙事研究的可行性 137

第八章 我国教育研究自主创新的入口——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综论 140

第一节 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的缘起与发展 141

第二节 艺术取向教育研究的特征 144

第三节 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和程序 146

第四节 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148

第五节 引鉴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151

第六节 展望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国式发展 154

第三部分 变革与挑战 159

第九章 教育变革的背景与走向 159

第一节 教育变革的社会背景 159

第二节 教育发展的新型动力 166

第三节 教育变革的基本走向 172

第十章 网络中的教育变革与影响 184

第一节 网络及其教育功能 185

第二节 信息及其教育突破 193

第三节 网络中的教育变革 206

第四节 网络中的教育解困 222

第十一章 新媒体时代下的学校德育危机与应对 224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224

第二节 遭遇挑战的学校德育 226

第三节 学校德育应对策略思考 228

第四部分 当代学校德育改革 233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范式转换与现代诠释 233

第一节 范式解读与道德教育研究价值取向反思 233

第二节 文化的独特性与范式转换的差异性 236

第三节 科学共同体的重新定位与学术队伍建设 238

第四节 挑战与机遇: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239

第十三章 传统道德的生命内涵与“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现代构建 241

第一节 现实社会中“道德”意义的异化 241

第二节 回归生活世界的世纪呼唤 242

第三节 传统道德之生命意义解读 243

第四节 “生命·实践”之道德体系构建:传统道德的现代演绎 245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革 253

第十四章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中国课程改革 253

第一节 中国课程改革的后现代背景 254

第二节 中国课程改革的后现代精神 258

第三节 中国课程改革的后现代实践 263

第四节 结论 268

第十五章 试析三类教学目标的实践意义及实现策略 269

第一节 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 269

第二节 三类教学目标的实践意义分析 271

第三节 教师把握三类教学目标的实践策略 274

第十六章 超越教学中的二元对立 278

第一节 超越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确立智慧性教学观 279

第二节 超越专家与新手的对立:形成教师共同体 282

第三节 超越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确立多元教学知识观 285

第十七章 论教学知识 289

第一节 教学知识的缘起与意蕴 289

第二节 教学知识(结构)观的演变 290

第三节 教学知识的多维表征 295

第六部分 教育经济与法律 305

第十八章 价值·资源·效率——教育研究的经济学视野 305

第一节 教育有何经济价值? 305

第二节 谁为教育提供充足资源? 310

第三节 如何有效使用教育资源? 318

第十九章 尊重和保障公民学习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基础 326

第一节 教育制度变革的核心是教育关系的重新调整 326

第二节 对受教育权的误读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制度因素 327

第三节 保障学习权是教育制度变革的方向 331

第二十章 改革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促进教师质量提升 333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333

第二节 改革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的建议 336

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