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江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导论 11

1.1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11

1.1.1研究的背景 11

1.1.2研究的问题 12

1.2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3

1.2.1研究的目标 14

1.2.2研究的内容 14

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1.3.1研究的思路 15

1.3.2研究的方法 16

1.4研究的可能创新及不足 16

1.4.1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6

1.4.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第2章 文献回顾 18

2.1城镇化基本概念的研究进展 18

2.1.1城镇化的内涵 18

2.1.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19

2.2城镇化路径选择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2.2.1城镇化路径的主要模式 21

2.2.2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24

2.2.3重庆城镇化路径选择的相关研究 25

2.3研究的简要述评 26

第3章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规范 27

3.1城镇化相关理论借鉴 27

3.1.1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 27

3.1.2城乡一体化理论 31

3.1.3制度创新理论 33

3.2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 36

3.2.1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36

3.2.2新型城镇化的内容 41

3.2.3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42

3.3新型城镇化路径相关理论问题 43

3.3.1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概念界定 43

3.3.2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理论模式 44

3.3.3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准则 46

3.4小结 49

第4章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50

4.1国外典型国家城镇化路径的图景概览 50

4.1.1欧美典型国家城镇化路径的经验 50

4.1.2拉美典型国家城镇化路径的教训 54

4.2城镇化路径的国内典型区域概况 59

4.2.1长三角区域城镇化路径 59

4.2.2成都市城镇化路径 64

4.3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国内外借鉴 67

4.3.1基本取向:“和而不同” 67

4.3.2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 68

4.3.3实现机制:政市分工合作 68

4.3.4内在要求:集约持续 69

4.4小结 69

第5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嬗变与问题分析 70

5.1重庆城镇化路径的演进轨迹 70

5.1.1改革开放以前的城镇化路径 70

5.1.2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路径 72

5.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现状描述 78

5.2.1人口转移快速推进 78

5.2.2经济集聚趋势增强 80

5.2.3主导产业较快发展 82

5.2.4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84

5.3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问题分析 85

5.3.1总体发展水平滞后 85

5.3.2结构体系不尽合理 87

5.3.3区域发展严重失衡 89

5.3.4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91

5.4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现存问题的成因透视 93

5.4.1自身条件薄弱的历史原因 93

5.4.2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 94

5.4.3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 95

5.4.4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 96

5.5小结 97

第6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分析 98

6.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识别与数据处理 98

6.1.1影响因子识别的依据与原则 98

6.1.2影响因子识别的指标设计 99

6.1.3影响因子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102

6.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模型与方法 103

6.2.1影响因子的理论模型 103

6.2.2影响因子模型的分析方法 105

6.3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105

6.3.1变量检验 105

6.3.2参数估计 107

6.3.3结果讨论 112

6.4小结 115

第7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总体设计与目标战略 116

7.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引致的战略机遇 116

7.1.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背景 116

7.1.2重庆试验区的战略契机 117

7.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总体设计 119

7.2.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设计的依据与条件 119

7.2.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总体构思 123

7.3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目标定位 124

7.3.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统领目标定位 124

7.3.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内容目标定位 124

7.3.3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任务目标定位 126

7.4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战略框架 126

7.4.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战略核心 127

7.4.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战略主线 127

7.4.3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战略方式 128

7.4.4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战略支撑 128

7.5小结 131

第8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协调路径 132

8.1协调路径的基本规定 132

8.1.1协调路径的含义界定 132

8.1.2协调路径的主要内容 132

8.1.3协调路径的适宜标准 134

8.2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协调路径之一:城乡协调 135

8.2.1城市辐射带动 135

8.2.2农村内生推动 137

8.2.3城乡良性互动 139

8.3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协调路径之二:区域协调 139

8.3.1“一圈两翼”和谐共生 139

8.3.2“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 140

8.3.3“西三角”区域深度合作 142

8.4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协调路径之三:新型“两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 143

8.4.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43

8.4.2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45

8.4.3持续打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146

8.5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协调路径之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 147

8.5.1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147

8.5.2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 148

8.6小结 151

第9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高效路径 152

9.1高效路径的基本规定 152

9.1.1高效路径的含义界定 152

9.1.2高效路径的主要内容 152

9.1.3高效路径的适宜标准 154

9.2重庆新型城镇化的高效路径之一:经济效益高 154

9.2.1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 154

9.2.2深化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156

9.3重庆新型城镇化的高效路径之二:社会效益好 159

9.3.1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 159

9.3.2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60

9.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161

9.4重庆新型城镇化的高效路径之三:生态效益佳 163

9.4.1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63

9.4.2着力建设低碳城市 165

9.4.3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166

9.5小结 167

第10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多样化路径 168

10.1多样化路径的基本规定 168

10.1.1多样化路径的理论诉求 168

10.1.2多样化路径的组合方案 169

10.2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多样化路径之一:城镇规模结构多样 169

10.2.1全面拓展主城特大城市 169

10.2.2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171

10.2.3加快发展区县城与小、城镇 173

10.3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多样化路径之二:城镇化推进方式多样 175

10.3.1主城区:网络化路径 176

10.3.2 “渝东北翼”:带状路径 177

10.3.3“渝东南翼”:点轴状路径 178

10.4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多样化路径之三:人口转移方式多样 179

10.4.1就近转移 180

10.4.2异地转移 181

10.4.3梯度转移 182

10.5小结 183

第11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 184

11.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供给不足及原因 184

11.1.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 184

11.1.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 191

11.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总体架构 192

11.2.1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目标 192

11.2.2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架构 193

11.3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具体制度安排 195

11.3.1户籍制度创新 195

11.3.2土地制度创新 196

11.3.3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198

11.3.4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99

11.4小结 202

第12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基本趋势 203

12.1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价值判识标准:公平与效率并重 203

12.1.1首要标准:效率 203

12.1.2基本标准:公平 204

12.1.3适宜标准:公平与效率并重 206

12.2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整体意蕴 207

12.2.1发展理念:根本转变 207

12.2.2彼此关系:和谐融洽 207

12.2.3整体效益:融合提升 208

12.3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基本矛盾 208

12.3.1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209

12.3.2城市与农村的矛盾 209

12.4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趋势判断 210

12.4.1更加强化市场的导向作用 210

12.4.2更加优化政府的推动职能 210

12.4.3更加重视协调发展 211

12.4.4更加关注“人”的本性与利益 211

12.5小结 211

第13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2

13.1研究结论 212

13.2政策建议 215

13.2.1走出误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15

13.2.2以人为本,创造充分的就业平台 216

13.2.3培育主体,发挥市场机制导向作用 217

13.2.4多管齐下,形成多元协调发展格局 217

13.2.5推进互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愿景 218

主要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