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简写表 1
导论 1
中世纪后期神学思潮 5
第 一章 圣经与传统的关系 7
单源头 8
双重源头 11
第二章 恩典、善行与称义 16
教父的遗传 16
中世纪的学派 18
“现代路线”的健将 23
奥占古斯丁主义的复苏 27
第三章 重寻真正的教会 32
政教之争 32
使徒教会的模式 35
分裂与大公会议运动 39
异端革命的挑战 49
一、威克里夫 49
二、胡司 53
康士坦斯之后 57
第四章 灵修神学的发展 62
日耳曼灵修传统 63
一、代表人物 63
二、《日耳曼神学》 70
另类灵修经验 72
一、英格兰的灵修传统 72
二、“现代灵修运动” 84
神学与灵修结合 91
第五章 受恩之途 99
圣餐礼的商榷 99
一、基督的临在 100
二、基督的献祭 105
圣母学的演变 108
路德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117
第六章 路德的神学革命 119
重拾上帝的义 120
信与称义 123
十架神学 127
圣经观 132
教会与职事 137
圣礼神学 141
两个国度 146
第七章 墨兰顿神学的特色 151
基本神学课题 153
思想的变迁 156
圣餐的意义 161
改革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165
第八章 第一代改教家 167
慈运理 167
一、神学的基础 169
二、上帝的主权 171
三、罪与救恩 175
四、圣礼风波 177
1.洗礼 178
2.圣餐 181
五、教会与国家 183
布塞珥 187
一、圣餐论之争 188
二、双重称义 190
三、改革教会与社群 192
埃科兰巴狄 196
第九章 第二代改教家 201
加尔文 201
一、启示与认识上帝 202
二、救赎人类的基督 207
1.世人的处境 207
2.基督与救恩 210
三、如何领受神恩 215
1.重生与称义 217
2.预定论 221
四、外在的受恩途径 226
1.教会论 226
2.圣礼观 230
3.政教关系 237
布灵尔 240
一、圣约神学 240
二、预定论 243
威尔米革立 245
一、圣餐观 247
二、预定论 251
另类改教运动 255
第十章 激进改教运动的神学 257
圣经与神的话 259
救恩问题 263
真正的教会 267
一、教会的特征 268
二、教会的纪津 271
教会的礼仪 273
一、洗礼 273
二、圣餐 277
两个国度 279
基督的身份 283
第十章英国改教神学的精神 287
安立甘与罗马教会 287
一、帝皇至上 289
二、神学基础 290
三、因信称义29 3
四、教会观 296
五、圣餐神学 298
安立甘与清教徒 301
一、圣经与理性 302
二、教会体制 305
三、圣礼的意义 309
四、预定与人生 312
天主教神学的复苏 317
第十二章 神学发展至天特会议 319
圣 经 与传统 320
恩典与称义 324
圣礼的意义 331
维护教宗权 339
第十三章 天特会议后的神学风波 345
拜犹主义 346
摩利那主义 348
杨森主义 351
寂静主义 353
路德宗神学的传统 357
第十四章 神学论战面面观 359
反律法之争 360
阿西安得之争 363
无关宏旨的事之争 365
马约尔事件之争 368
神人合作说之争 370
圣餐神学之争 373
预定论之争 377
第十五章 路德宗正统主义 381
神学特色 381
神学绪论 384
一、圣经教义 384
二、理性与神学 391
神学问题 394
一、混合主义 394
二、苏西尼主义 398
三、新宇宙观的挑战 403
改革宗神学的传统 411
第十六章 不同地区的改革派神学 413
德国 413
一、邬新努与海德堡要理问答 415
二、俄勒维安奴与圣约 421
三、桑奇 425
1.神学方法 425
2.预定神学 428
荷兰 433
一、亚米纽斯主义 433
二、多特会议 437
三、佛依狄与科克由 440
法国 444
一、加利亚信条 445
二、索睦耳神学 448
瑞士 454
一、信条时代 454
二、伯撒的影响 459
1.神学特色 460
2.改革宗传统 465
三、瑞士合一信条 468
四、杜热田的经院神学 471
1.神学的本质 471
2.圣经教义 473
3.预定与圣约 476
苏格兰 481
一、苏格兰信条 481
二、诺克斯之后 486
英格兰 490
一、卡罗林神学的特色 490
二、亚米纽斯主义的风云 493
三、韦斯敏斯特信条 496
1.圣经教义 498
2.上帝与永恒定旨 500
3.圣约神学 503
4.基督徒人生 506
四、其他教派冒起 507
第十七章 改革宗正统主义 512
启蒙时代前夕 521
改教运动及其相关文献 528
文献版本与译本 548
有关改教运动时期书目 555
汉英名词对照表 582
索引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