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4
概述 5
大事记 9
第一篇 行政机构与组织 3
第一章 印江县文化局 3
第一节 机构沿划 3
第二节 组织序列 4
第二章 印江县广播电视局 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
第二节 组织序列 6
第三章 印江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8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
第二节 组织序列 8
第二篇 群众文化事业 13
第一章 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13
第一节 县立民众教育馆 13
第二节 县文化馆 15
第三节 乡镇文化站 16
第四节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 18
第二章 群众文化工作及活动 20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组织的活动 20
第二节 县文化馆工作及活动 25
第三章 群文创作与理论研究 32
第一节 戏剧创作 32
第二节 小品创作 33
第三节 音乐舞蹈创作 34
第四节 文艺集成与理论研究 35
第四章 文艺宣传演出活动 39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宣传演出活动 3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宣传演出活动 40
第三节 文化三下乡演出活动 45
主要文艺演出活动一览表 47
第五章 文艺表演团体 51
第一节 专业文艺表演团体 51
第二节 业余、半专业文艺表演团体 52
第三节 民间表演团体 53
第四节 文艺调演 56
第五节 调(汇)演节目及剧目 62
部分剧(戏曲)创作演出获奖情况表 66
第六章 先进文化乡镇、文化站 70
第一节 先进文化乡镇——木黄 70
第二节 朗溪文化站 70
第三篇 图书馆事业 73
第一章 图书馆事业机构 73
第一节 县立图书馆 73
第二节 县图书馆 74
第二章 图书馆事业建设 76
第一节 设施建设 76
第二节 基础业务建设 77
第三节 读者服务工作 78
第四节 协作与辅导 79
第五节 图书馆评估 80
第六节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80
第三章 学校图书馆(室) 82
第一节 印江中学图书馆 82
第二节 印江职中图书室 82
第三节 印江二中图书室 82
第四章 农村图书室、农家书屋 83
第一节 乡镇村图书室 83
第二节 农家书屋 84
第四篇 文物博物事业 87
第一章 文物保护机构 87
第一节 印江县文管所 87
第二节 印江县文管会 88
第三节 木黄会师纪念馆 88
第四节 民族陈列馆 79
第二章 文物保护工作 90
第一节 文物普查、文物征集 91
第二节 文物维修 93
文物维修一览表 96
第三节 文物陈列展览与宣传 97
第四节 文物保护单位 99
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100
第五节 部分文物介绍 102
第五篇 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117
第一章 电影发行放映机构 117
第一节 县电影管理站 117
第二节 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18
第三节 县影视有限责任公司 119
第四节 省级以上培训和职称考核 121
第二章 电影放映单位及活动 122
第一节 16毫米电影放映队 122
第二节 8.75毫米电影放映队 124
第三节 县电影院 124
第四节 集镇电影院 125
第五节 电影放映活动 126
第六节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127
第六篇 新闻出版、文化市场 131
第一章 印江新闻出版(版权)管理机构 131
第一节 印江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局 131
第二节 文化市场稽查队 131
第二章 新闻出版管理 133
第一节 报刊管理 133
第二节 图书音像市场管理 138
第三节 娱乐市场管理 140
第四节 网络文化市场管理 142
第五节 文化市场经营 143
文化新闻出版经营情况统计表 144
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一览表 144
第七篇 图书发行 151
第一章 图书发行机构 151
第一节 1949年前的书铺 151
第二节 1949年后的图书发行机构 152
第二章 图书发行工作 155
第一节 图书发行经营管理 155
第二节 图书发行网点建设 157
第三节 图书发行与销售 157
第四节 图书发行活动 160
第五节 图书发行获奖 161
新华书店印江支店销售利润一览表 163
第八篇 文化产业 167
第一章 文化产业发展组织机构 167
第一节 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167
第二节 文化广播电视产业办公室 167
第二章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169
第一节 文化带建设 169
第二节 文化产业项目推介 172
第三节 主要文化经营单位(企业) 173
第九篇 广播电视事业 179
第一章 广播电视机构 179
第一节 县收音站 179
第二节 县广播站 179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台 181
第四节 县有线电视站 182
第五节 乡镇广播电视站 184
第二章 广播事业建设与发展 185
第一节 农村广播网建设 185
第二节 广播专线维护管理 188
第三节 广播新闻宣传 189
第三章 电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95
第一节 大圣墩电视转播台 195
第二节 农村电视差转台 196
第三节 卫星电视收转站 198
第四节 城区有线电视 200
第五节 勤丰广播电视无线转播台 201
第六节 营业性录像与印江供片站 201
第七节 农村有线电视建设 202
第八节 电视新闻宣传 205
优秀稿件一览表 208
第十篇 革命文化 211
第一章 神兵文化 211
第一节 印江神兵的兴起 211
第二节 神坛组织 211
第三节 神兵的活动 212
第二章 根据地文化 213
第一节 文化宣传组织 213
第二节 文化活动 213
第三节 抗日救亡宣传 217
第十一篇 文化艺术 229
第一章 文艺创作及活动 229
第一节 文学创作 229
第二节 书法艺术创作 230
第三节 摄影艺术创作 232
第二章 文艺著作 235
第一节 书画艺术作品(集) 235
第二节 文学作品(集) 236
第三节 摄影作品(集) 237
第三章 部分文艺人物简介 242
第一节 书法(画)人物 242
第二节 文学人物 251
第三节 美术人物 253
第四节 演艺人物 255
第五节 民间艺人 258
省级以上会员一览表 264
第十二篇 民族民间文化 269
第一章 民间文化保护 269
第一节 保护单位及组织 269
第二节 保护工作 269
第三节 文化艺术乡、村 271
第二章 风俗习惯 275
第一节 民间信仰、祭祀习俗 275
第二节 民族节日 286
民族节日概况一览表 289
第三节 婚俗与婚礼 293
第四节 葬俗与葬礼 296
第五节 建房习俗与礼仪 300
第六节 民族服饰 302
第七节 传统饮食 305
第八节 民间禁忌 310
第三章 民间文学 316
第一节 民歌 316
第二节 俗语 325
第三节 谚语 331
第四节 歇后语 335
第五节 谜语 341
第六节 对联 347
第七节 神话、传说、故事 370
第四章 民间音乐、舞蹈 381
第一节 民间音乐 381
第二节 民间舞蹈 396
第五章 民间灯戏、剧、曲艺 398
第一节 民间灯与灯戏 398
唱腔音乐曲目表 411
过场音乐曲牌表 415
锣鼓曲牌表 417
第二节 民间戏、曲 427
第六章 民间工艺 431
第一节 雕刻 431
第二节 古法造纸 432
第三节 制伞 433
第四节 纺织 433
第五节 竹编 434
第六节 印染 435
第七节 焰火架制作技艺 436
第八节 其它工艺 440
第七章 傩文化 441
第一节 傩简介 441
第二节 傩堂戏 449
第三节 傩技 458
第八章 佛教文化 467
第一节 概述 467
第二节 佛教组织 468
第三节 佛教信仰 469
第四节 佛教寺庙 470
第五节 佛教活动 471
第六节 佛教传承 472
梵净山佛教传承谱系 473
第七节 佛教文化保护 474
附件一 印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普及书法基础教育,提高全县书艺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印府通(1999)81号) 475
附件二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印发[2007]9号) 476
附件四 传统花灯戏《巧英晒鞋》 487
附件五 现代花灯戏《山月情》 498
附件六 现代花灯歌舞《跟着货龙去当兵》 508
附件七 方言小品《重学当爹》 509
附表一 文化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工作获奖(集体)一览表 517
附表二 文化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工作获奖(个人)一览表 520
附表三 文化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专业文章刊载一览表 522
附表四 文化广播电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表 526
附表五 文化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事业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表 527
附图一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示意图 529
附图二 印江自治县文物分布图 530
附图三 印江自治县民间艺术分布图 531
附图四 印江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图 532
后记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