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南概况 1
大事记 10
第一编 自然 36
第一章 环境要素 36
第一节 位置 36
第二节 山脉 36
第三节 雨水溪流 38
第四节 深潭 39
第二章 地形地貌 39
第一节 地貌 39
第二节 地名相同 40
第三章 日照气温 41
第一节 日照 41
第二节 气候特点 42
第四章 谷地 43
第一节 溜头谷 43
第二节 跳内谷 43
第三节 三十六湾谷 44
第二编 建制 45
第一章 行政建制 45
第一节 建国前 45
第二节 民国时期乡长 45
第三节 建国初期 45
第四节 公社化时期(1958年9月——1984年5月) 46
第五节 恢复乡建制(1984年5月——1992年5月) 49
第六节 撤乡并镇后(1992年5月——2014年) 50
第二章 党建制 50
第一节 公社化前(1955年4月——1958年9月) 50
第二节 进入公社化(1958年9月——1966年5月) 5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52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6年10月——1984年6月) 52
第五节 恢复挺南乡后(1984年6月——1992年5月) 53
第六节 撤乡并镇后(1992年5月——2002年5月) 54
第七节 人员编制 55
第三章 各村概况 56
第一节 万里村 56
第二节 欧山村 60
第三节 新岭村 63
第四节 汇江村 67
第五节 联岙村 69
第六节 西岙村 72
第七节 东湖村 75
第八节 毛徐村 79
第九节 龙船坑村 86
第十节 三十六湾村 88
第十一节 狮仔村 90
第十二节 草白村 92
第十三节 横圳村 98
第四章 各村负责人(1949年——2002年) 102
第一节 万里村 102
第二节 欧山村 103
第三节 新岭村 104
第四节 汇江村 105
第五节 联岙村 106
第六节 西岙村 107
第七节 毛徐村 108
第八节 东湖村 109
第九节 横圳村 110
第十节 狮仔村 111
第十一节 草白村 112
第十二节 三十六湾村 113
第十三节 龙船坑村 114
第五章 并村后各村负责人(2002年5月—2015年1月) 115
第一节 草白村 115
第二节 毛徐村 116
第三节 汇山村 116
第四节 汇山村(合并后) 116
第五节 草白村(合并后) 117
第六节 毛徐村(合并后) 117
第三编 经济 118
第一章 农业 118
第一节 土地 118
第二节 粮食作物 119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20
第四节 药用作物 121
第五节 饲养业 121
第六节 肥料 121
第七节 农具 122
第八节 家庭副业 124
第九节 农粮人员 125
第十节 土地开发整理 126
第二章 林业 126
第一节 基本情况 126
第二节 林木毁坏 127
第三节 山林防护 128
第四节 造林确权 129
第五节 乱砍乱伐 129
第六节 林场建设 130
第七节 木材加工 131
第八节 树木种类 131
第九节 菌类植物 132
第十节 山林动物 132
第十一节 山林纠纷 133
第十二节 自然灾害 133
第十三节 古树老树 135
第三章 水利 137
第一节 水利建设 138
第二节 挺南水库 139
第三节 淡水鱼 139
第四章 商业 141
第一节 路边小店 141
第二节 挺南供销分社 141
第三节 公路与商机 143
第四节 以商为业 143
第五节 “广裕生” 144
第五章 交通 146
第一节 基本情况 146
第二节 对公路的渴望 152
第三节 环库公路 152
第四节 康庄公路 153
第五节 机耕路 153
第六节 交通工具 154
第六章 邮政与电讯 155
第一节 邮政 155
第二节 电话 156
第七章 金融 156
第八章 各种工人 159
第一节 挑工 159
第二节 挑板工 161
第三节 扛杉工 162
第四节 流动工 164
第五节 外包工“代表” 165
第六节 新型代表 167
第七节 “代表”简介 168
第八节 各行各业 169
第四编 文化 171
第一章 教育 171
第一节 清民教育 171
第二节 建国初期 171
第三节 教育状况(1956年9月——1969年9月) 172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 174
第五节 走上正常轨道 175
第六节 “两基”验收后 179
第七节 进入终点 180
第八节 挺南附中、挺南中心校教师名单 184
第九节 业余教育 185
第十节 简易小学 187
第十一节 挺南各校情况一览表和有关教育的原始材料 188
第二章 文化 197
第一节 文化方面的设施 197
第二节 文化团体 197
第三节 文化个体 199
第三章 语言 200
第一节 形容词 201
第二节 歇后语 202
第三节 农谚(举例) 206
第四节 警世谚语(举例) 208
第五节 寿星陈传累讲的故事 210
第四章 少儿游戏 214
第五章 景观与遗址 221
第一节 飞梁庵 221
第二节 醴泉亭 223
第三节 烽火台 224
第四节 毛徐窑址 226
第五节 毛徐台脚石鼓屋 226
第六节 尼姑硐 227
第七节 四石柱 228
第八节 毛徐教堂 229
第九节 人工湖 230
第十节 草白吴宅 231
第十一节 飞丝潭 231
第六章 昔时文明 232
第一节 女人的小脚 232
第二节 男人的辫子 233
第三节 裙带子 235
第四节 民间老账码 236
第五节 田狗灯 237
第六节 竽嘟 237
第七章 地名诗 238
第一节 挺南地名诗 238
第二节 廿八都地名诗 241
第三节 “2014挺南同乡新春团拜会暨六周年庆” 243
第五编 社会 245
第一章 革命老区 245
第一节 环境影响 245
第二节 革命初始 245
第三节 党支部建立 246
第四节 艰难时期 247
第五节 根据地巩固、扩大 249
第六节 胜利 250
第七节 烈士 250
第八节 光荣老区 256
(郑加印专访) 262
第二章 土改运动 265
第一节 摸底、发动、斗争 266
第二节 政治情况 267
第三节 土地变动 268
第四节 没收分配 270
第五节 群众组织 271
第六节 成份名称 271
第三章 医疗卫生 273
第一节 缺医少药 273
第二节 赤脚医生 274
第三节 三十年变异 275
第四节 医疗纠纷 277
第四章 团体组织 278
第一节 各种组织 278
第二节 其他组织 281
第五章 风土人情 282
第一节 婚姻习俗 282
第二节 年节与其他习俗 285
第三节 “早” 287
第四节 “忌” 288
第五节 信鬼神 290
第六节 庙会 291
第七节 戏会 292
第八节 小店酒会 293
第九节 廊埕会 293
第六章 不堪回首 294
第一节 陋习 294
第二节 歪门邪道 295
第三节 法盲无知 296
第四节 卖壮丁(卖兵) 296
第五节 惨痛教训 297
第七章 往事如伤 298
第一节 二度办食堂 298
第二节 征购 299
第六编 人口 302
第一章 人口特点 302
第一节 人口来源 302
第二节 人口质量 303
第二章 人口变动情况 304
第一节 人口与成份比例 304
第二节 人口数据(1981—1990) 304
第三节 三率与问题 312
第四节 移民 315
第三章 人物简介 318
第一节 今昔人物 318
第二节 英烈名录 323
第三节 抗战时期阵亡兵员名录 324
第四节 干部、职称、学位名录 325
第五节 获奖人员 328
第六节 百岁寿星 328
第七节 自学成材录 328
第八节 能工巧匠 329
附一、各村姓氏人口情况表 330
附二、关于征求修改意见和征集材料的公开信 341
本书参考书目 343
《挺南志》编纂过程记要 344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