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本书的研究目的 1
二、本书的研究价值 4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在信用体系中研究担保物权 7
四、本书关于担保物权范围的界定 10
上篇 保障信用——担保物权的基本功能 15
一、担保物权的功能是保障信用 16
(一)传统的担保物权功能学说及其批判 16
1.保障债权功能的传统理论 16
2.物的担保的起源 22
3.对现代担保物权制度功能解释上的困难 26
4.对信用与债的关系的误解 30
(二)什么是信用 33
1.信用的多重含义 33
2.本书对“信用”一词的使用 40
(三)担保物权的基本功能 42
1.信用与债的关系 42
2.保障信用是担保物权的基本功能 46
二、担保物权功能的重新解读 47
(一)重新解读的意义 47
(二)信用的功能与社会意义 49
1.信用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纽带 49
2.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52
3.信用风险及其危害 60
(三)担保物权功能新解 61
1.担保物权保障信用的方法——创设物的信用 61
2.担保物权对信用经济的支撑作用 69
(四)担保物权功能的扩张——担保物权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70
1.信用的宏观经济功能 70
2.担保物权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73
三、担保物权的法律构造 76
(一)担保物权是对物的未来所有权 76
1.担保物权性质的学说之争 76
2.担保物权不是债权性权利 80
3.担保物权不是一种现实支配权 84
4.担保物权是一种未来所有权 86
5.一个错误的表述——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性剖析 92
(二)担保物权与债权的关系 93
1.信用、债权、担保物权三者的关系 93
2.担保物权对债权的从属性是一种法律设计 95
四、信用的作用与担保物权结构的演变 96
(一)对信用的再认识 97
1.信用的经济功能 97
2.信用的成本 100
(二)银行信贷中担保物权、保证与个人信用的替代与互补 104
(三)信用与担保物权构造的演变 109
1.担保物权构造的变化 109
2.担保物权构造变化与信用的关系 114
3.信誉机制及其基础 115
4.现代信用经济为担保物权的演变提供必要条件 119
5.担保物权的发展趋势 123
中篇 社会需求——制度为满足功能而演进 124
五、法律价值对担保物权功能的决定性作用 124
(一)担保物权制度功能与法律价值(社会需求)的关系 124
(二)担保物权法的价值 127
1.秩序价值 127
2.效益价值 132
3.公平价值 133
(三)三种法律价值的地位与作用 135
1.效益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135
2.效益价值与秩序价值、公平价值的关系 136
(四)效益价值对担保物权类型与功能的影响 137
六、担保物权制度的萌芽和形成 141
(一)担保的萌芽 142
(二)罗马法奠定了现代担保制度的基础 144
1.信托 145
2.抵押与质押——从对人权到对物权 146
3.罗马法对担保物权法发展的历史贡献 148
4.抵押制度的缺陷 151
5.对罗马法上担保物权的评价 153
(三)古日耳曼法对担保物权制度的影响 155
1.日耳曼古质与欧洲封建社会 155
2.城市的兴起与日耳曼新质 159
七、不动产抵押的功能变迁 162
(一)不动产抵押在担保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162
(二)不动产抵押权的发展 164
1.保全抵押向投资抵押的过渡 164
2.保全抵押与投资抵押的理念 166
3.两种立法例及其构成 167
(三)保全抵押的完善——法国抵押制度的发展 168
1.法国保全抵押的基本原则 169
2.法国抵押制度的完善过程 170
(四)投资抵押的特点及形成 175
1.德国抵押制度的基本结构 175
2.流通抵押在法技术上的特征 180
3.德国投资抵押形成的原因 183
(五)保全抵押与投资抵押的再比较 186
1.投资抵押实现了抵押权的流通 186
2.两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87
3.保全抵押的不适性及其调整 188
(六)附抵押债权证券 189
1.美国的不动产证券化 189
2.日本抵押证券 191
3.抵押证券的优点及未来趋势 193
八、动产担保的历史发展及其分析 194
(一)动产从占有担保向非占有担保进化的历史概况 194
1.基本观点 194
2.动产担保的样态与经济发展 195
3.动产非占有担保制度的重要类型及其特点 202
(二)动产抵押 202
1.动产抵押在各国发展的状况 202
2.立法化是现代动产抵押的特征 207
3.动产抵押权的效力 209
(三)让与担保 210
1.让与担保制度概述 210
2.让与担保的社会作用 211
3.德日两国的让与担保的制度变迁 213
4.与英美mortgage制度的比较 221
5.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的比较 225
(四)所有权保留与融资租赁 228
1.所有权保留的制度意义 228
2.所有权保留的担保机制 232
3.所有权保留的金融化——担保目的租赁 241
4.担保型租赁的功能 244
(五)美国《统一商法典》规定的动产担保 246
1.《统一商法典》颁布前的动产担保法律 246
2.美国《统一商法典》中担保制度的特点 247
3.担保权益的完善 249
4.评价 251
九、权利质权的制度演化及功能的扩展 253
(一)权利质权基本理论的反思 253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权利质权制度的理论演变 254
1.关于“权利”(无形财产)的理论 254
2.动态的社会与“权利”(无形财产)的扩张 256
(三)大陆法国家立法方法与权利质权的演变 259
1.罗马法上的权利质权 259
2.近代各国的权利质权 260
(四)财富价值化与交易便捷化要求对权利质权的巨大推动 265
(五)权利质权对担保制度自身的功能完善作用 267
(六)让与担保制度在权利担保中的作用 269
十、财团抵押与浮动抵押 269
(一)财团抵押制度 270
1.财团抵押的形成与发展 270
2.财团抵押的基本构造 271
3.关于财团抵押的评价 272
(二)浮动抵押 272
1.浮动抵押的特征及其功能 273
2.浮动抵押在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 275
3.日本移植浮动抵押制度的情况 277
4.对浮动抵押制度的评价 277
十一、法定担保物权 280
下篇 功能定位——现实分析与制度选择 284
十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担保物权 284
(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284
(二)金融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及政府的经济政策 286
1.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86
2.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经济政策 287
(三)金融的重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 289
(四)担保物权制度是中国目前金融业的一块基石 292
1.信贷业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依赖性 292
2.信用缺失及其原因 295
3.担保物权仍是担保制度中的最佳制度 297
十三、我国担保制度发展沿革与现行法的缺陷 299
(一)我国古代担保物权制度 299
(二)近代担保物权制度的借鉴与立法 301
1.民事立法的时代背景 301
2.担保制度的形成 302
(三)我国担保物权法的现状 302
1.我国担保制度的概况 302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担保物权制度的滞后 307
3.《担保法》具体规定中存在的不足 309
十四、中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展望 315
(一)担保物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315
1.建立两套担保物权制度 315
2.担保物权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 321
(二)让与担保 323
1.让与担保的正当化 323
2.让与担保的功能 326
3.让与担保的公示 333
4.让与担保的适用范围——商事活动领域 335
(三)典权 335
1.典权存废之争 335
2.典权的性质 338
3.典权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功能 340
(四)对财团抵押和浮动抵押暂不立法 343
1.关于财团抵押的思考 343
2.暂不设立浮动抵押的理由 345
(五)抵押证券化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346
1.抵押证券化的迫切性 346
2.抵押证券化的可能性 347
十五、对现有担保物权制度的完善 349
(一)不动产抵押的完善 349
1.合理地规定抵押物的范围 350
2.抵押权的登记 351
3.对抵押权效力的若干规定的完善 351
4.抵押权的实行 353
5.完善最高额抵押 356
6.增设法定抵押、共同抵押、所有人抵押 358
7.登记制度的完善 360
(二)对权利质权完善的几点思考 362
1.完善权利质权的重要性 362
2.权利质权标的范围 363
3.权利质权的设定问题 364
4.设质人对权利的支配力 365
十六、担保物权的立法体例 366
(一)我国学者对担保物权的立法体例的各种看法 366
1.担保物权的地位 366
2.物权立法与担保法的命运 369
(二)创建独立的担保物权篇 370
(三)担保物权篇的立法体系 373
1.保全型担保 375
2.投资型担保 375
3.抵押证券单独立法 380
(四)当前的对策 381
参考文献 383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