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1
一、建置 1
(一)位置 1
(二)沿革 1
(三)村名由来 2
二、自然概貌 4
(一)地质 4
(二)地貌 4
(三)气候 4
(四)土壤 7
(五)植被 7
三、自然资源 8
(一)土地 8
(二)水 8
(三)生物 8
(四)矿产 9
四、自然灾害 11
(一)旱灾 11
(二)洪灾 11
五、人口 14
(一)人口总量 14
(二)人口分布 14
(三)人口结构 15
(四)人口控制 16
经济 20
一、经济概况 20
二、农业 22
(一)农作物 22
(二)生产管理 26
(三)农机具 29
(四)农科活动 29
(五)林蚕 31
(六)畜牧 34
(七)养殖 34
三、工业 36
(一)集体企业 36
(二)民营企业 38
四、店铺 41
(一)商业店铺 41
(二)服务业店铺 41
五、交通运输 43
(一)道路 43
(二)桥梁 43
(三)运输 43
六、邮电 45
(一)邮政 45
(二)电讯 45
七、村庄建设 46
(一)公共建设 46
(二)居民住宅 47
(三)建筑群简介 47
(四)乐游园 48
八、信贷 50
九、财务 51
(一)财务管理 51
(二)财务收支 51
(三)上缴税金 52
(四)会计 52
政治 55
一、村政 55
(一)明清政权 55
(二)民国政权 55
(三)抗日民主政权 55
(四)新中国政权 56
二、民事 58
(一)调解 58
(二)救济 58
(三)优抚 59
(四)社会福利 59
(五)依工补农 60
(六)老年事业 60
三、政党 62
(一)中国共产党 62
(二)中国国民党 70
四、群团 71
(一)农民团体 71
(二)青年团体 71
(三)妇女联合会 72
(四)少年团体 72
军事 74
一、军事设施 74
二、民兵 75
(一)民兵组织 75
(二)民兵训练 76
(三)治安保卫 77
三、参军 78
四、支前 81
五、兵灾匪祸 82
(一)兵灾 82
(二)匪祸 82
文化 83
一、教育 83
(一)学校教育 83
(二)学前教育 85
(三)农民教育 85
二、文艺 87
(一)音乐 87
(二)游艺 87
(三)歌舞 89
三、广播 影视 90
(一)广播 90
(二)电影 90
(三)电视CVD、DVD 90
(四)电脑 90
四、体育 91
(一)体育设施 91
(二)体育活动 91
五、卫生 95
(一)医卫机构 95
(二)防疫保健 96
(三)妇幼卫生 97
(四)爱国卫生 98
六、图书、档案 99
(一)图书 99
(二)档案 99
社会 100
一、民性 100
二、村民生活 101
三、风俗习惯 105
(一)吃穿住用 105
(二)岁时节令 112
(三)嫁娶 116
(四)丧葬 126
(五)喜庆 131
(六)礼貌 133
(七)庙会 133
(八)互助 134
(九)禁忌 134
(十)陋习 136
四、基督教的婚、丧、喜、庆礼 138
五、婚姻家庭 143
(一)婚姻 143
(二)家庭 144
六、姓氏 146
(一)姓氏人口 146
(二)姓氏分布 147
(三)姓氏源流 148
七、会道门 151
八、语言 152
(一)方言 152
(二)谚语 163
(三)民歌民谣 176
(四)儿歌 179
(五)歇后语 181
(六)俗话 184
(七)谜语 185
九、民间传说 188
(一)李三娘担水 188
(二)陕进轮轶事 190
(三)寨圪堆金牛传说 191
(四)圪针树腰的来历 192
人物 193
一、人物传 193
二、人物简介 197
(一)任职5年以上的组(队)长、村民委员会委员、党支部委员会委员、村干部及现任村领导 197
(二)教龄20年以上的教育工作者、医龄25年以上的医疗工作者,以及在单位被评为中级技术以上职称者 207
(三)村在外工作人员 209
大事记 241
1600年前 241
明 241
清 241
中华民国 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42
限外纪事 250
附录 252
一、碑文 252
(一)增修棘针腰山神祠碑记 252
(二)陕庄大庙创修拜殿记 253
(三)装修彩画舞楼记 253
(四)古柏遗址记 254
(五)陕庄乐游园碑记 255
二、规约标准 256
(一)村规民约 256
(二)十星级文明户标准 257
三、报刊文摘 259
(一)三股合一绳 陕庄勃勃兴 259
(二)论依法办事 260
四、陕氏渊源 262
五、村民名录 265
一组 265
二组 271
三组 276
四组 281
五组 287
六组 292
七组 297
后记 305
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