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1949— 197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利用华侨资金创办企业 7
(一)积极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7
(二)主要侨资企业介绍 11
(三)历史启示 19
二、20世纪50年代广东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 22
(一)党中央和广东对利用外资的决策走势 22
(二)冲破“封锁”、“禁运”,开拓对外贸易新渠道 26
(三)粤港澳经济互补的可贵探索 27
(四)20世纪50年代广东利用外资的历史启示 33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 36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业的恢复发展 36
(二)“一五”时期广东地方特色工业的发展探索 42
(三)广东探索发展地方工业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47
四、合作化后广东对闹社、退社风潮的应对 53
(一)加速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化 53
(二)闹社、退社风潮的爆发 54
(三)对策 56
(四)经验意义 67
五、20世纪60年代前后广东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71
(一)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71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成功的启示 81
六、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实践与启示 85
(一)广东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实践 85
(二)广东边境对外开放实践的启示 95
第二编(1978— 1991
七、争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使广东先走一步 106
(一)中央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广东得以先走一步的前提 106
(二)广东改革开放的尝试提供了先行一步的实践基础 109
(三)广东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探路者的历史使命 112
(四)中央作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重大决策 116
(五)在争论和困境中坚持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不动摇 119
八、经济特区的创建开启了经济变革新模式 127
(一)广东经济特区是中国变革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127
(二)广东经济特区在困难和争议中一步步崛起 132
(三)广东经济特区率先推开以市场经济取向的全方位改革 140
(四)广东经济特区是中国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 146
九、“财政大包干”实现“放权让利”促腾飞 150
(一)广东“财政大包干”政策的酝酿和出台 150
(二)“放权让利”是广东“财政大包干”的核心 153
(三)从“定额上解”到“上解额递增包干” 154
(四)“财政大包干”的历史作用不容忽略 159
十、“清远经验”突破国企束缚增活力 164
(一)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催生“清远经验” 164
(二)在争论中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广“清远经验” 170
(三)“清远经验”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173
十一、承包鱼塘、雇工经营,探索农村生产新出路 177
(一)高要农民陈志雄大胆开启雇工经营之路 177
(二)能否允许农民雇工经营引发全国大讨论 179
(三)广东省委对雇工经营的慎重处理与保护 182
(四)任仲夷探寻突破“老祖宗”的有关理论 186
十二、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发展广东经济 190
(一)落实华侨政策,激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热情 191
(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积极参与广东经济建设 194
(三)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196
(四)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199
(五)进一步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增创广东侨乡新优势 201
十三、“以桥养桥、以路养路”,创立基础设施投资新机制 206
(一)“以桥养桥、以路养路”,“试水”广深、广珠公路改造 206
(二)新机制新办法掀起广东路桥建设高潮 211
(三)滚动效应带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 214
(四)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19
十四、“珠江模式”的形成、特色、作用与新的发展战略 222
(一)珠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222
(二)珠江模式的特色 231
(三)珠江模式形成的原因与作用 233
(四)存在问题与实行新的发展战略 236
十五、外贸体制改革奠定大经贸发展新格局 239
(一)广东外贸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酝酿和确定 239
(二)广东外贸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241
(三)当前广东外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之策 258
十六、物价闯关促进广东城乡商品经济大发展 263
(一)旧价格体制造成市场供应严重短缺 263
(二)从放开蔬菜水产价格到放开粮食价格 265
(三)广东价格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 273
(四)广东物价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 277
十七、深圳土地“第一拍”拉开了我国地产市场的帷幕 280
(一)土地使用费的由来 280
(二)“穷则思变”的探索 283
(三)深圳国有土地“第一拍” 289
(四)深圳国有土地“第一拍”的意义 290
(五)土地拍卖转让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292
(六)关于土地使用、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296
十八、深圳证券市场的创建开辟了筹资融资新渠道 298
(一)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激发了股份制企业和股票的兴起 298
(二)深圳经济特区大胆试行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发行 304
(三)深圳在争论中把握机遇率先创建证券交易市场 308
(四)深圳证券市场在争论中继续向前行进 318
第三编(1992— 2009
十九、顺德产权制度改革引领企业改革新方向 330
(一)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 330
(二)顺德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 333
(三)顺德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和成效 343
二十、文化产业崛起打造广东经济增长新生带 346
(一)先走一步,闯出一片新天地 346
(二)文化产业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52
(三)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经验和启示 359
二十一、“高交会”搭建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新平台 363
(一)从深圳荔枝节到“高交会” 363
(二)高交会以鲜明特色体现“中国科技第一展” 364
(三)高交会超越展会概念的作用和意义 369
(四)高交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建议 371
二十二、广东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374
(一)广东“走出去”的有利条件与基本状况 374
(二)广东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几个阶段 379
(三)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与建议 387
二十三、“中博会”为中小企业开辟走向世界绿色通道 392
(一)抓住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战略契机创立会展平台 392
(二)“中博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新水平 398
(三)“中博会”快速提升了中小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407
(四)“中博会”的巨大成功是怎样造就的 410
二十四、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广东经济科学发展 413
(一)当前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413
(二)广东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实践 416
(三)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效果 420
二十五、“山洽会”、“双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跃升 425
(一)“最富的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 425
(二)举办“山洽会”和推进“双转移” 428
(三)“山洽会”和“双转移”的成效及意义 433
(四)在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38
后记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