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第一章 绪论 5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5
第二节 研究内容 6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8
第二章 能源需求与供应 9
第一节 能源需求的范围 9
一、生活用能源 9
二、产业用能源 9
第二节 日本能源供应的结构 13
第三节 日本能源消费的现况 17
第四节 日本未来能源供应之分配与构造 36
第五节 日本未来长期能源需求的预估 38
一、长期能源需求预估的目标 38
二、西元2000年至2010年能源需求的预估 38
(一)能源需求现况 38
(二)产业部门能源的需求 39
(三)民生部门能源的需求 39
(四)运输部门能源的需求 39
(五)省能源目标值之改善 41
(六)能源供应量 41
(七)非石化燃料能源之开发 42
(八)长期能源需求预测要注意的事项 44
第六节 日本脆弱能源结构因应之道 46
一、多元化能源政策之实施 46
二、能源利用难题解决之道 48
第七节 日本能源供应今后政策的考虑方向 50
一、基本想法 50
二、政策考虑 51
第八节 世界能源供应来源的限制 52
第九节 世界能源供需消费的结构 55
第十节 世界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 59
第三章 能源利用与节约管理 64
第一节 日本节约能源实施的现况 64
一、日本节约能源的政策 64
二、日本节约能源的成就 64
三、能源利用效率化之检讨 65
第二节 配合环境保护的能源政策 65
第三节 从环保立场考虑能源利用之转换 66
一、省能源型或节约能源型社会之架构 66
二、减少环境负荷之能源利用 68
三、环境污染解决对策之推动 69
四、省能源技术开发之利用 70
第四节 日本节约能源三个阶段 72
一、第一阶段 72
二、第二阶段 73
三、第三阶段 73
第五节 能源效率化利用应考虑的因素 75
一、节约能源推行时应考虑的项目 75
二、新节约能源之想法 75
第六节 今后日本节约能源的对策 76
一、善用未曾利用过或被忽略之能源 76
二、能源供应系统之效率化 76
三、社会系统能源之利用 76
四、单项节约能源之对策 76
五、具体节约能源之执行 77
第七节 日本节约能源具体的作法 78
一、产业部门省能源的作法 78
二、民生部门省能源的作法 79
三、运输部门省能源的作法 79
第八节 世界各国节约能源的管理 79
一、美国节约能源管理的现状 79
二、英国及西德节约能源管理的现状 80
第九节 从节约能源立场来检讨二氧化碳污染的防止 81
一、能源多段式的利用 81
二、工厂排放废热的回收与利用 86
三、都市中未曾被利用的能源 88
四、既有省能源技术的推广 88
五、交通运输系统配合省能源技术的考虑 90
六、社会劳动制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抑制 91
七、个人行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抑制 91
第十节 节约能源的目的 93
第十一节 节约能源的宣导 95
一、节约能源宣导的基本想法 95
二、今后节约能源宣导的实际作法 95
第四章 能源开发与技术 97
(核能篇) 97
第一节 日本核能之开发情势 97
一、日本核能政策 97
二、日本核能开发之现况 98
三、日本核能开发面临的社会情势 98
第二节 日本核能在能源政策上的定位 99
一、核能开发之优点 99
(一)属于技术密集型之能源 101
(二)能源供应安定性高 101
(三)供应价格长期安定 101
(四)对环境负荷最少 101
(五)核能废料耐心安全处理 101
(六)具有国际合作及国际监督的优越性 102
二、核能在能源政策上的位置 102
(一)总合能源的基本政策 102
(二)能源分散使用之必要性 102
(三)能源分散使用中核能之定位 103
第三节 日本核能开发今后的方向 103
一、日本核能需求的预测 103
(一)能源需求与电力需求之预测 103
(二)能源供应与电力供应之预测 104
(三)能源开发期望的规模 104
二、今后日本核能开发面临的问题 105
(一)能源开发面临严厉的环境 105
(二)尽速考虑因应之对策 108
第四节 日本核能开发的难题与对策 108
一、核能安全性监督对策 108
(一)核能安全监督体制 108
(二)目前核能电厂之监督状况 108
(三)核能安全国际的合作 112
二、今后核能安全要解决的问题 112
三、核能安全具体的作法 112
(一)充实安全体制、强化安全管理 112
(二)维持核能开发之安全性 112
(三)提供核能安全的资讯及情报 113
(四)加强核能安全的国际合作 113
第五节 日本核能废料处理的对策 113
一、核能废料处理的现况 113
(一)核能废料的再处理 113
(二)核能废料处理的对策 115
二、海外核能废料处理的现况 116
(一)海外核能废料的再处理 116
(二)海外核能废料处理的对策 116
三、核能废料处理今后的问题 117
(一)早日建立核能废料再处理的体制 117
(二)建立核能废料处理的方法 117
(三)促进国民对核能废料处理之理解 117
第六节 日本核能电厂设厂促进的对策 117
一、核能电厂设厂的严厉情势 117
二、核能电厂兴建前的难题 120
(一)地区居民合意达成的难航 120
(二)设厂觅地困难的背景 120
三、核能电厂兴建今后的对策 120
(一)宣导方面之对策 120
(二)地区繁荣之对策 121
(三)地区支援体制之建立 121
(四)推动地区大型基础工程计划 121
第七节 日本核能开发宣导对策 121
一、宣导工作的现况 121
(一)国民对核能认识的改变 121
(二)核能宣导工作之近况 122
二、今后宣导面临的难题 122
(一)核能开发国民能接受的前提 122
(二)必须设法克服的难题 123
三、核能宣导实际的作法 123
(一)争取国民对政府信赖的产生 123
(二)加强核能资讯提供的功能与体系 123
(三)具有效果宣导活动的展开 124
第八节 日本核能发电的现状及开发背景 124
第九节 世界核能发电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133
一、美国核能发电的现状 134
二、法国核能发电的现状 136
三、英国核能发电的现状 140
四、西德核能发电的现状 140
五、苏联及东欧各国核能发电的现状 142
六、北欧瑞典核能发电的现状 145
七、义大利核能发电的现状 148
八、台湾、中国大陆、韩国核能发电的现状 148
第十节 核能尖端科学技术的开发 152
一、铀再处理技术 152
二、高速分裂炉之开发 153
三、高温气体炉之开发 158
第十一节 核能发电事故发生率及安全性 159
第十二节 核能发电的民意调查 160
第十三节 未来世界核能发电需求之预测 164
(煤炭篇) 167
第一节 日本煤炭能源之开发 167
一、对煤炭能源之再认识 167
二、煤炭能源需求的背景 167
三、煤炭开发之环境污染问题 170
(一)酸性雨之产生 170
(二)地球温热化现象之产生 171
第二节 日本煤炭利用及技术开发 172
一、日本煤炭利用之现况 172
二、日本煤炭技术开发之现况 174
(一)CCS技术之开发 174
(二)CWN技术之开发 175
(三)流动床燃烧技术之开发 175
第三节 煤炭作为能源利用之再评价 175
一、煤炭供应安定性之评价 176
二、煤炭利用经济性之评价 177
三、煤炭开发对环境负荷之评价 181
(一)煤尘防止之对策 181
(二)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防止之对策 181
1.钢铁业SO× 、 NO×之防止措施 181
2.电气业SO× 、 NO×之防止措施 181
3.一般产业SO×、 NO×之防止措施 182
(三)二氧化碳防止之对策 182
1.技术因应方面 183
(1)钢铁业C02之防止措施 183
(2)电气业C02之防止措施 183
(3)一般产业C02之防止措施 185
2.二氧化碳固定化技术 185
第四节 日本煤炭利用今后的难题 186
一、环境负荷减少的问题 186
(一)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排放防止的问题 186
(二)二氧化碳排放防止的问题 186
1.钢铁业C02排放防止的问题 186
2.电气业C02排放防止的问题 187
3.一般产业C02排放防止的问题 187
二、煤炭利用推行上的问题 188
(一)技术应用化推行的问题 188
(二)流通加工体系整顿的问题 189
第五节 日本煤炭安定供应确保的问题 189
一、煤炭交易良好关系的维持 189
二、煤炭开发及输入的推动 190
三、煤炭供应来源的多元化 191
第六节 日本煤炭需求今后的预测 191
一、钢铁原料煤炭需求之预测 191
二、电力、水泥一般煤炭需求之预测 192
三、一般产业煤炭需求之预测 192
(新能源篇) 193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 193
一、石油替代能源之政策 193
二、新能源政策之基本想法 193
(一)能源需求之增大 193
(二)维护安定供应之必要性 193
(三)考虑地球环保问题的对应 194
(四)对国际可能的贡献 194
三、新能源开发之必要性 194
第二节 再生能源之开发 195
一、太阳光热能源之开发 195
(一)太阳电池之开发 195
(二)太阳能系统之开发(集热式) 197
(三)太阳能系统之开发(吸取式) 198
二、风力能源之开发 198
三、生物能源之开发 199
四、地热能源之开发 200
五、海洋能源之开发 201
第三节 输送替代燃料之开发 201
一、替代燃料之种类 203
二、燃料开发及引进技术之现况 203
(一)海外替代燃料之开发 203
(二)日本国内替代燃料之开发 203
1.酒精燃料之开发 204
2.天然燃料之开发 205
3.氢气燃料之开发 206
4.电气替代燃料之开发 208
5.其他替代燃料之开发 208
第四节 新系统能源之开发 209
一、燃料电池之开发 209
(一)高效率 209
(二)燃料多元性 209
(三)环保性 209
(四)电池负荷性 212
(五)设厂地点容易性 212
二、废弃物能源利用之开发 213
三、整合型能源系统之开发 214
第五节 垃圾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利用之开发 215
一、日本废弃物处理基本想法 215
二、废弃物再利用的意义 215
三、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利用的现状 216
四、废弃物发电之可能性 216
五、废弃物发电利用今后的问题 219
六、废弃物发电技术之开发 221
(一)蒸气量之安定条件 221
(二)蒸气效率之提高技术 222
(三)蒸气量控制装置之技术 222
七、废弃物发电之经济性 222
第五章 能源与环境保护 224
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224
第二节 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冲击 225
第三节 能源开发所引发的环境污染 231
一、空气污染 231
二、酸性雨 236
三、都市沙漠化现象 242
四、地球温热化现象(温室效应) 243
五、石化燃料排放二氧化碳污染量的问题 250
第四节 日本能源开发所引起污染的现况 255
一、二氧化氮之污染 255
二、二氧化硫之污染 256
三、一氧化碳之污染 256
四、浮游粒状物质之污染 258
五、酸性雨之污染 258
第五节 日本能源开发污染改善之对策 259
一、煤尘防止的对策 259
二、硫氧化合物防止对策 259
三、氮氧化合物防止的对策 261
四、自然保护区之设置与对策 267
五、让国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68
六、从日常生活中减轻对环境的负荷 269
七、个人对环保可作出的贡献 270
八、加强国民环保的意识与环境伦理的建立 271
九、让国民积极参加环保的活动 274
十、民间企业对环保的贡献与责任 275
(一)企业应熟知本身的生产与地区环境的关系 275
(二)企业应熟知本身之制品、技术、设备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276
(三)企业应开发对环境保护有益的新技术 277
(四)企业进出海外对地球环保的责任与贡献 278
第六节 日本具体环保活动之实施 279
一、建设美好优雅环境的街市 280
二、率先实施灭少环境负荷的活动 282
三、踊跃参加对环保工作的监视 283
四、尽力提供地区居民环保的资讯与信息 284
第七节 日本环保关系法规之制定 285
一、环境标准之制定 285
(一)空气污染相关环境标准 285
1.二氧化硫环境标准 285
2.一氧化碳环境标准 285
3.浮游粒状物质环境标准 285
4.二氧化氮环境标准 285
5.光化学过氧化合物环境标准 285
(二)水质污染相关环境标准 285
1.保护人体健康相关环境标准 286
2.生活环境保护相关环境标准 286
(1)适用河川水质标准 286
(2)适用海洋水质标准 288
(三)噪音污染相关环境标准 289
1.白天噪音环境标准 289
2.早上、傍晚噪音环境标准 289
3.夜间噪音环境标准 290
二、污染排放取缔标准 290
(一)煤烟排放取缔标准 290
1.硫氧化合物之排放标准 290
2.硫氧化合物之总量限制标准 291
3.氮氧化合物之总量限制标准 291
4.氮氧化合物之排放标准 292
(1)涡炉排放NO×之标准 292
(2)燃烧炉排放NO×标准 292
5.煤尘之排放标准 292
(1)涡炉排放煤尘之标准 292
(2)燃烧炉排放煤尘之标准 293
6.有害化学物质之排放标准 293
(1)镉及镉化合物之排放标准 293
(2)氯气之排放标准 293
(3)氟及氟化合物之排放标准 293
(4)铅及铅化合物之排放标准 293
(二)水质排放取缔标准 294
1.有害物质水质之排放标准 294
2.生活环境相关水质之排放标准 294
3.水质化学需氧量之总量限制标准 295
(三)噪音取缔标准 295
1.工厂噪音限制标准 295
2.建设工事作业噪音限制标准 296
(四)振动取缔标准 298
1.特定工厂振动限制标准 298
2.建设工事作业振动限制标准 298
(五)恶臭取缔标准 298
1.恶臭源界限之限制标准 298
2.恶臭源排水口之限制标准 299
第八节 日本环境保护措施 299
一、空气污染防止措施 299
(一)硫氧化合物之防止措施 299
1.燃料对策 299
2.排烟对策 300
(1)湿式排烟脱硫法 300
(2)乾式排烟脱硫法 302
(二)氮氧化合物之防止措施 302
1.燃料对策 302
2.燃烧方法对策 302
3.排烟对策 302
(三)煤尘防止措施 302
(四)粉尘防止措施 304
二、水质污染防止措施 304
(一)工厂内排水防止措施 304
1.排水种类之区分 304
2.排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304
(二)温热排水防止措施 305
1.海洋生物污染防止措施 305
(1)深层取水方式之采用 305
(2)有孔堤柜排水口之采用 305
(3)海中排水或深层排水方式之采用 308
2.温热排水之利用措施 308
(1)渔业水产的利用 308
(2)农业利用 308
三、漏油之防止措施 311
四、噪音、振动防止措施 311
(一)噪音防止措施 311
1.噪音源之对策 311
2.噪音传播防止措施 313
(二)振动防止措施 313
1.振动源之对策 313
2.加强机械座盘之弹性 313
3.振动源之配置 313
五、煤炭灰处理措施 314
(一)有效利用措施 314
1.水泥利用 314
2.土木利用 314
3.农渔利用 314
(二)掩埋处理措施 314
六、产业废弃物处理措拖 314
(一)产业废弃物之种类 314
(二)产业废弃物之处理法 315
1.处理体系及方式 315
2.处理设备 315
七、环境绿化措施 315
(一)绿化目标之具体设定 315
(二)绿化基本计划之检讨 318
1.调查自然,社会环境之现状 318
2.检讨绿化地带之配置 318
3.检讨植栽之方式 318
4.整理植栽土质之基础 318
5.创造配合生态系的绿地 319
6.绿地模式之设计 319
八、地热发电之环境措施 319
(一)温泉地自然喷气之对策 319
九、石化燃料二氧化碳之除去措施 319
(一)全世界C02之排放量 319
(二)日本C02之排放量 320
(三)石化燃料C02之除去法 320
1.化学吸收除去法 320
2.物理吸附除去法 324
3.分子膜分离除去法 324
十、酸性雨之防止措施 325
(一)酸性雨之定义 325
(二)酸性雨之生成机构 325
(三)酸性雨防止措施 325
第六章 因应环保之措施及对策 326
第一节 能源开发对污染防治设备之投资 326
一、污染防治设备投资之现况 326
二、各种产业之防污设备种类与投资动向 326
三、各种产业之防污设备金额与投资动向 333
四、各种产业对防污设备投资率的变化 333
第二节 能源开发对污染防治预算、金融、税务之优遇措施 336
一、节约能源预算之编列 336
二、节约能源金融上的奖助措施 338
三、节约能源税务上的优遇措施 340
(一)国家税务上的优遇措施 340
(二)地方税务上的优遇措施 341
四、能源开发各种税务及融资制度的建立 341
(一)能源环境变化因应投资促进的税务制度 342
1.设立的目的 342
2.优遇的内容 342
3.制度的适用对象 342
4.适用期限 342
5.制度的适用法律 342
6.询问地点 343
(二)日本开发银行能源有效利用融资制度 343
1.适用对象 343
2.适用设备及条件 343
3.融资金额 345
4.融资利息 345
5.询问地点 345
(三)日本开发银行汽电共生装置推广融资制度 345
1.适用对象 345
2.适用设备 345
3.融资金额 345
4.融资利息 345
5.询问地点 345
(四)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能源有效利用促进贷款制度 345
1.适用贷款对象 345
2.贷款目的 347
3.贷款方法 347
4.贷款额度 347
5.贷款年息 347
6.贷款期限 347
7.询问地点 347
(五)国民金融公库能源有效利用促进贷款制度 347
1.贷款制度 347
2.询问地点 348
(六)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节约能源促进贷款制度 348
1.适用对象 348
2.贷款利息 348
3.询问地点 348
(七)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汽电共生装置推广贷款制度 348
1.适用对象 348
2.贷款利息 348
3.询问地点 348
(八)住宅金融公库节约能源促进融资制度 349
1.设立目的 349
2.融资对象 349
3.融资之住宅 349
4.融资使用范围 349
5.融资额度 349
6.融资条件 349
7.询问地点 349
(九)太阳能系统推广奖助制度 349
1.太阳能系统宣传费用补助制度 351
2.太阳能系统装设费用补助制度 351
3.展示用太阳能系统装设费用补助制度 351
4.住宅用太阳能系统低利融资制度 352
第三节 能源开发预算之编列及因应措施 353
一、能源月光计划之项目,预算及因应措施 353
(一)大型节约能源技术开发 353
1.新型电池电力贮藏系统 353
2.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353
3.超级人工帮浦积能系统 353
4.超导体电力应用技术 353
5.陶制气体涡轮发电 354
(二)先导型基础省能源技术 354
(三)国际合作协助技术 354
(四)省能源技术之调查 354
(五)民间省能源技术之开发补助 354
(六)省能源技术之标准化 354
二、大型节约能源技术之相关开发 354
(一)高效率气体涡轮发电 354
(二)新型电池电力贮藏系统 354
(三)热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355
(四)广用起动式引擎之技术 355
(五)超级人工帮浦积能系统 355
(六)超导体电力应用技术 356
(七)陶制气体涡轮发电 356
第四节 污染受害者之救济与补偿方式 356
一、救济补偿法之制定 356
(一)制定的目的与背景 356
(二)救济补偿法之修订 358
二、救济补偿法制度之内容 360
三、成为救济补偿对象之条件 360
(一)污染指定地区 360
(二)认定之公害疾病范围 362
(三)受害曝露的条件 362
四、补偿给付的内容 363
五、污染保健福祉事业之实施 363
六、救济补偿所需费用的来源 363
(一)费用负担的原则 363
(二)污染源课税金及车辆污染税之负担比例 364
(三)特种污染课税金 364
七、公害健康受害补偿协会之成立 364
(一)协会成立的目的 364
(二)协会推行业务的范围 365
(三)推行健康受害预防业务必要的费用 365
八、救济补偿法律及相关法令之制定 365
(一)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律 365
(二)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施行令 366
(三)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施行规则 366
(四)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施行规程 366
(五)公害医疗报酬请求总理府令 366
(六)公害健康受害补偿预防协会业务方法书记载事项所定的命令 366
(七)公害健康受害补偿预防协会财务及会计命令 366
九、核能受害救济与补偿方式 366
第五节 开发者对污染受害者及污染地区之回馈方式 368
一、对污染地区之回馈方式 368
(一)电源开发促进税法 368
1.制定的目的 368
2.征税的对象 368
3.课税的范围 368
4.征收的税率 370
(二)电源开发促进对策特别会计法 370
1.制定的目的 370
2.会计收入范围 370
3.会计支出范围 370
(三)发电厂周边地区整顿法 371
1.制定的目的 371
2.列为整顿之对象 371
3.整顿设施之内容 375
(1)道路设施 375
(2)港湾设施 375
(3)渔港设施 375
(4)都市公园设施 375
(5)自来水设施 375
(6)通信邮政设施 375
(7)运动休闲设施 375
(8)环境卫生设施 376
(9)教育文化设施 376
(10)医疗设施 376
(11)社会福祉设施 376
(12)消防设施 376
(13)水土保持设施 377
(14)供热设施 377
(15)农林渔业振兴设施 377
(16)观光业振兴设施 377
(17)工商产业振兴设施 377
(四)电源设厂促进对策支付金 378
1.支付金额之总数 378
(1)电力出力每千KW之单贾及系数之支付金 378
(2)最初限度支付金额 378
(3)最低保障支付金额 380
2.对邻近地区之支付金额 380
3.支付对象之设施 380
4.支付日期 381
5.支付金之编列 381
(五)电源三法及地区振兴支付金之支付现况 381
1.电源设厂促进对策支付金 381
2.电源设厂特别支付金 381
3.核能发电安全对策试验委托费 381
4.核能发电安全对策补助费 381
5.核能发电安全对策支付金 382
(六)电源设厂环境审查对地区居民之通知 382
二、对污染受害者之回馈方式 382
(一)发电厂周边之安全性 382
(二)发电厂周边之环保措施 382
(三)对周边居民之回馈措施 384
第六节 污染纠纷解决模式与沟通管道 385
一、污染纠纷解决模式 385
(一)污染纠纷处理制度成立的背景 385
(二)纠纷解决法律之制定 386
(三)纠纷解决主管机构及行政职权 388
1.中央公害审议会 388
2.地方公害审议会 389
(四)污染纠纷解决方法 389
1.疏导方法 389
2.调停方法 389
3.仲裁方法 390
4.裁定方法 390
(五)公害审议会之角色与委员任命的条件 391
(六)污染纠纷处理必备之罚则 392
二、纠纷处理沟通的管道 393
(一)各市町乡村公害纠纷处理窗口 394
(二)各地方都道府县公害审议会 394
(三)中央总理府公害审议会 394
(四)全国公害法院 395
(五)纠纷处理谘商员设置之必要性及其任务 395
第七节 消除民众对开发之疑虑与不安 396
一、政府处理污染纠纷所面临的态度 396
二、政府或开发者处理纠纷的时间 398
三、纠纷事件处理后的效果 401
四、受害者对纠纷事件的心态及满意度 401
五、纠纷当事人双方协议达成执行的状况 405
六、污染监视系统之建立 411
七、污染纠纷处理资讯之提供及刊行 411
八、加强污染防治设备的改善与投资 413
九、重视现有受害地区民众的意见与心声 415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418
第一节 从能源需求与供应的立场来解决环境的负荷 418
一、从家庭使用能源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18
二、从产业使用能源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19
三、从能源供应的结构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20
四、从能源消费的趋势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21
五、从能源分配的比例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24
六、从能源未来需求的目标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25
(一)从长期能源需求的目标来改善环境的污染 425
(二)从长期节约能源的目标来改善环境的污染 426
(三)从污染少及未加利用的能源来减少环境的污染 426
(四)从加强非石化燃料能源的利用来改善环境的污染 426
七、从多元化能源政策之实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28
八、从能源整体综合政策的考虑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31
第二节 从能源利用与节约的立场来解决环境的负荷 432
一、从能源与环保共存的政策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32
(一)从改变社会架构之能源节约来改善环境污染 433
(二)从减少环境负荷型之能源利用方式来改善环境污染 433
(三)从推行环保措施来改善环境污染 434
(四)利用省能源技术之开发来改善环境污染 436
二、从省能源计划三个阶段的实施来改善环境污染 437
三、从节约能源对策来解决环境负荷 439
(一)善用未曾利用过之能源来改善环境污染 439
(二)提高能源供应系统效率来改善环境污染 440
(三)利用社会系统能源来改善环境污染 440
(四)实施个项能源对策来改善环境污染 440
四、从具体节约能源的作法来解决环境的负荷 440
(一)从产业部门具体的作法来改善环境污染 440
(二)从民生家庭部门具体的作法来改善环境污染 441
(三)从交通运输部门具体的作法来改善环境污染 441
五、从节约能源的宣导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41
第三节 从能源开发技术的立场来解决环境的负荷 442
一、从核能政策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42
二、从核能开发的定位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43
(一)核能开发之优点 443
(二)核能在各项能源的位置 443
三、从核能开发的方向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44
(一)核能需求的预测 444
(二)核能开发面临的问题 445
1.核能安全监督对策 445
2.核能废料处理对策 446
3.核能电厂与地区共存共荣之对策 446
(1)设厂面临的情势 446
(2)设厂面临的困难 447
(3)设厂地区共存共荣对策 448
4.核能开发宣导对策 448
(1)宣导工作面临困难 448
(2)宣导具体的作法 449
四、从世界核能开发的趋势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50
(一)日本核能开发趋势 450
(二)全世界核能开发趋势 451
五、从核能尖端科学技术来解决环境的负荷 453
六、从核能事故及民意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54
七、从煤炭开发的立场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55
(一)煤炭需求的预测 455
(二)煤炭开发产生污染的改善 455
(三)煤炭利用及燃烧技术的开发 457
八、从煤炭利用再评价的立场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57
(一)煤尘防止之对策 458
(二)硫氧化合氮氧化合物防止之对策 458
(三)二氧化碳防止之对策 459
九、从煤炭今后利用的缺点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60
(一)减少环境负荷的利用 460
1.硫氧化合物及氮氧化合物排放防止之对策 460
2.二氧化碳排放防止之对策 460
(二)煤炭利用缺点之改进 461
(三)煤炭长期需求对环境的负荷 461
1.钢铁原料煤炭之需求 462
2.电力水泥一般煤炭之需求 462
3.一般产业煤炭之需求 462
十、从新能源替代政策来检讨环境的负荷 463
(一)新能源政策之检讨 463
(二)新能源开发之必要性 463
十一、从替代能源的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4
(一)从太阳能的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4
(二)从风力、生物、地热、海洋等能源的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5
(三)从替代输送燃料的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7
1.替代燃料开发的种类 467
2.海外输送替代燃料之开发 467
3.日本输送替代燃料之开发 467
十二、从新系统能源之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8
(一)从燃料电池的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9
(二)从废弃物转化能源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69
(三)从整合型系统能源开发来改善环境的负荷 470
第四节 从环境保护的立场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71
一、能源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冲击 471
二、能源开发所引起各项环境的污染 473
(一)空气污染 473
(二)酸性雨 474
(三)都市沙漠化现象 475
(四)地球温热化现象 475
三、日本能源开发所引起污染的现况 478
(一)二氧化氮之污染 478
(二)一氧化碳之污染 478
(三)二氧化硫之污染 478
(四)浮游粒状物质之污染 479
(五)酸性雨之污染 479
四、从污染改善对策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79
(一)从煤尘防止的对策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79
(二)从硫氧化合物防止的对策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79
(三)从氮氧化合物防止的对策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80
(四)从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81
(五)从国民对环保的立场来考虑能源的开发 482
(六)从企业对环保的立场来考虑能源的开发 482
五、从具体环保的活动来考虑能源的开发 482
六、从环保法规的制定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3
七、从污染防止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4
(一)从空气污染防止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4
1.硫氧化合物之防止措施 484
2.氮氧化合物之防止措施 484
3.煤尘之防止措施 484
4.粉尘之防止措施 485
(二)从水质污染防止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5
1.工厂内排水之防止措施 485
2.温热排水之利用措施 485
(三)从漏油防止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6
(四)从噪音振动防止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6
(五)从煤炭灰处理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6
(六)从产业废弃物处理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7
(七)从环境绿化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7
(八)从二氧化碳除去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7
(九)从酸性雨防止措施来执行能源的开发 487
第五节 从因应环保措施及对策来解决能源的开发 487
一、从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87
二、从污染防治预算、金融、税务等优遇措施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88
(一)预算编列之措施 488
(二)金融之优遇措施 489
(三)税务之优遇措施 490
(四)各种税务及融资制度之建立 490
三、从预算编列来检讨能源的开发 491
(一)能源月光计划项目 492
(二)大型节约能源相关技术预算之编列 492
四、从污染受害者之救济与补偿来促进能源的开发 494
(一)制定救济补偿法之必要性 494
(二)救济补偿制度之条件 494
五、从开发者回馈方式来促进能源的开发 494
(一)对污染地区之回馈方式 495
(二)对污染受害者之回馈方式 497
六、从污染纠纷解决模式及管道来促进能源的开发 497
(一)污染纠纷解决的模式 497
(二)纠纷处理沟通的管道 499
七、从消除民众的疑虑来促进能源的开发 501
第八章 建议事项及具体作法 502
第一节 能源开发方面的建议及作法 502
一、能源供应的建议及作法 502
二、能源消费的建议及作法 502
三、能源分配比例的建议及作法 503
四、多元化能源政策的建议及作法 503
五、能源综合政策的建议及作法 504
六、能源与环保共存的建议及作法 505
七、节约能源实施阶段的建议及作法 506
八、产业、民生家庭、交通运输节约能源的建议及作法 507
九、新能源政策的建议及作法 508
十、能源开发推动项目之建议及作法 509
十一、金融、税务上优遇措施的建议及作法 510
十二、综合性的建议及作法 510
第二节 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及作法 511
一、从能源结构立场讲求环保的建议及作法 511
二、空气污染防止的建议及作法 512
三、水质污染防止的建议及作法 513
四、产业废弃物处理的建议及作法 514
五、环保法规方面的建议及作法 515
六、对国民及企业宣导教育的建议及作法 515
七、政府执行环保心态的建议及作法 515
八、产业污染防治设备投资的建议及作法 516
九、污染受害者救济赔偿的建议及作法 516
十、对污染地区回馈方式的建议及作法 517
十一、对污染受害者回馈方式的建议及作法 517
十二、污染纠纷解决模式的建议及作法 518
十三、污染纠纷处理沟通管道的建议及作法 518
十四、消除民众疑虑的建议及作法 519
十五、综合性的建议及作法 519
第三节 核能电厂兴建的建议及作法 522
一、核能政策方面的建议及作法 522
二、兴建核能电厂努力方向的建议及作法 522
三、核能电厂兴建必要性及考虑因素的建议及作法 522
四、核能安全管理的建议及作法 524
五、核能废料处理的建议及作法 524
六、核能电厂与建厂所在地共存共荣的建议及作法 525
七、核能电厂宣导措施的建议及作法 526
八、核能事故、故障防止的建议及作法 526
九、开发核能尖端技术的建议及作法 527
十、综合性的建议及作法 527
第四节 石化工厂兴建的建议及作法 531
一、石化燃料利用考虑因素的建议及作法 531
二、石化燃料污染防止的建议及作法 532
三、石化工业敦亲睦邻工作之范例 533
四、石化工业设厂地区回馈方式之范例 533
五、综合性的建议及作法 534
第五节 短期措施建议及作法 535
第六节 长期措施建议及作法 540
第七节 有关能源、环保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541
参考及引用资料 545
谢辞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