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包金玲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去行政化时代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1

第一节 去行政化时代背景 1

一、新自由主义与公共教育体制重建 1

二、公共教育实行多元化供给和综合行政 5

三、实行社会参与教育管理 9

四、遵循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10

第二节 去行政化基本内涵 13

一、中日两国关于教育行政定义的讨论 13

二、去行政化基本内涵 22

第二章 日本教育行政基本原理和组织特征 27

第一节 日本教育行政基本原理 27

一、法律主义原理 27

二、地方分权和独立性原理 32

三、自主性和中立性原理 35

四、非权力性、指导型、援助型原理 35

五、民主化原理 36

第二节 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特征 38

一、教育行政中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38

二、日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变迁 41

三、日本教育行政的主要职能 44

四、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之间关系特征 47

第三节 日本教育行政组织及其结构 48

一、日本公共教育的确立及其发展特征 48

二、日本教育行政组织基本结构 54

三、教育委员会基本职能 58

四、各种教育关系审议会 61

第四节 日本学校管理组织及其结构 62

一、学校组织及学校管理定义 62

二、制定学校教育目标 65

三、日本学校组织管理及其基本结构 66

四、学校管理过程 71

第三章 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背景及主要内容 75

第一节 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的时代背景 75

一、日本教育行政改革发展历程 75

二、重新构建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财政关系 79

三、公共教育日益空洞化,急需构建公共教育新政策 84

四、分权化时代教育委员会制度面临的现实危机 89

第二节 1998年中教审中间咨询报告 91

一、关于国家、都道府县以及市町村教育行政职能分担关系 92

二、关于教育委员会制度改革 100

三、关于确立学校的自主性、自律性改革 102

四、关于提高区域教育功能的问题 106

第三节 改革教育委员会制度 109

一、教育委员会制度的变迁 109

二、强化市町村教育委员会事务处理体制 114

三、实行教育委员会信息公开制度 117

四、实行教育行政评价和参与制度 120

第四节 确立学校的自律性和自主性改革 123

一、排除他律性要素——教育委员会向学校移交权限 125

二、确立学校管理体制、责任体制——学校内部组织的再确立 129

三、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区域居民、监护者参与学校管理 135

第四章 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特征及发展趋势 139

第一节 实施新的教员评价和学校评价政策 139

一、探索实施“能力开发型”教职员人事评价制度 139

二、新的学校评价制度及其政策特点 146

第二节 分权化背景下的日本教师人事制度 155

一、法制化水平下统一的教师身份和地位保障 156

二、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资格和研修制度 158

三、分权化背景下的教师人事制度 164

第三节 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67

一、日本地方分权改革进程 167

二、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特征 172

三、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83

四、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发展趋势 188

第四节 日本公共教育管理方式的转换 194

一、保障“公共精神”以及国家与地方共同负担模式 194

二、公共教育实体由国民社会向市民社会转换 198

三、改革官制市场权限,实行公共教育多元化供给 199

四、日本教育课程管理方式的转变 204

第五章 去行政化: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的启示 213

第一节 去行政化: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改革的启示 213

一、依法行政:教育行政的法制化原理 213

二、系统化改革:社会转型背景中的教育行政改革 216

三、教育去行政化:扩大地方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218

四、去教育行政化:实行综合行政 222

第二节 我国教育领域去行政化时代背景 224

一、去行政化与构建法治政府 225

二、去行政化与构建服务型政府 228

三、去行政化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234

四、去行政化与保障教育公共性 241

第三节 我国教育去行政化实践探索 244

一、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44

二、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 251

三、实行管办评分离,探索新型政校关系 257

四、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模式 263

第四节 构建我国公共教育管理新范式 267

一、构建公共教育管理新范式的时代背景 268

二、完善现代公共教育治理体系 274

三、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286

四、促进教育管理民主化 291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