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体生理学的内容和学习目的 1
第二节 学习人体生理学的指导思想 2
第三节 机体与环? 4
一、新陈代谢 4
二、刺激与反应 5
三、人体机能活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5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机能 9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机能 11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12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机能 14
三、细胞膜的受体机能 18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20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 22
二、生物电现象的产生原理 24
三、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播 28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机能 34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35
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及其控制 36
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39
四、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43
第三章 血液 45
第一节 概述 45
一、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 45
二、血液的组成及有关的特性 46
三、血液的机能 47
第二节 血浆 48
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48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50
第三节 红细胞生理 53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机能 53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55
三、红细胞的生成 56
四、红细胞的破坏 61
第四节 白细胞生理 63
一、白细胞的数量、生成与寿命 63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65
三、各类白细胞的机能 67
第五节 血小板生理 72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结构 72
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和破坏 73
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73
四、血小板的机能 74
第六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77
一、血液凝固 77
二、纤维蛋白溶解 82
第七节 血量、输血和血型 84
一、血量 84
二、输血 87
三、血型 88
第四章 血液循环 94
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94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95
二、心肌兴奋的发生与传播 98
三、K+、Na+、Ca+++对心肌生物电活动的影响 103
第二节 心肌收缩的力学和心脏射血机能 104
一、心肌收缩的力学 104
二、心动周期 106
三、心输出量 109
四、心音与心音图 114
五、无创性心机能测定 116
第三节 心电图 116
一、心脏兴奋过程中的电变化 116
二、容积导体和导联线的概念 118
三、心电图各波的意义及产生原理 121
四、希氏束电图 122
第四节 血压与脉搏 123
一、各类血管的机能特点 123
二、血流、阻力与血压 124
三、动脉血压 127
四、动脉脉搏 130
五、静脉血压与血流 131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34
一、神经调节 134
二、体液调节 143
三、血量的调节 145
第六节 微循环、组织液与淋巴 147
一、微循环 147
二、组织液与淋巴 154
第七节 ?官循环 158
一、冠脉循环 158
二、肺循环 162
三、脑循环 163
第五章 呼吸 166
第一节 肺通气 166
一、肺通气的结构基础 166
二、肺通气原理 170
三、肺的容量 175
四、肺通气量 177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179
一、气体的分压和溶解度 179
二、气体通过呼吸膜的扩散 181
三、肺通气和肺血流的相互关系 181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84
一、02的运输 185
二、CO2的运输 188
第四节 呼吸的调节 191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191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95
三、二氧化碳、缺氧和氢离子对呼吸的影响 196
第五节 运动时呼吸循环的变化 202
第六节 特殊环?对呼吸的?响 204
一、与高海拔有关的呼吸生理问题 204
二、潜水生理 206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209
第一节 消化腺的分泌 210
一、唾液的分泌 211
二、胃液的分泌 213
三、胰液的分泌 222
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225
五、小肠液的分泌 226
六、大肠液的分泌 227
第二节 消化道的运动 228
一、咀嚼 229
二、吞咽 229
三、胃的运动 230
四、小肠的运动 234
五、大肠的运动 236
六、食物残渣通过消化道的时间 237
第三节 吸收 237
一、吸收过程概述 237
二、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239
第四节 胃肠道激素 244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24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47
一、能量的释放、?存和利用 247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249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54
四、基础代谢 256
五、劳动(肌肉活动)与能量代谢 257
第二节 体温调节 258
一、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259
二、产热和散热 261
三、体温调节 265
四、过高与过低温度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机体的服习 268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 271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与机能 271
一、肾的结构特点 271
二、肾脏的机能 275
三、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276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 278
一、滤液形成的原理 279
二、滤过膜 280
三、有效滤过压 281
四、肾小球血浆流量 282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泌尿机能 283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284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289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 291
四、球-管平衡(肾小球与肾小管之间的机能关系) 295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296
一、逆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296
二、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原理——逆流假说 298
三、影响尿液浓缩的因素 300
第五节 血浆清除率 301
一、血浆清除率的概念 301
二、血浆清除率的计算方法 302
三、测定血浆清除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02
第六节 尿的排放 304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304
二、排尿反射及影响因素 305
第九章 神经系统 306
第一节 神经纤维 308
一、神经纤维的传导机能 309
二、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 310
三、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 310
四、神经冲动传导的原理 311
五、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311
六、神经纤维的分类 312
第二节 反射中枢的生理 313
一、反射中枢 313
二、突触和突触传递 314
三、中枢抑制 318
四、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320
五、中枢递质 321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324
一、感受器 324
二、脊髓感觉传导的特征 327
三、丘脑及其投射系统 329
四、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331
五、痛觉 336
六、温度觉 341
七、触觉与压觉 342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42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342
二、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343
三、脊髓反射 346
四、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349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51
六、基底神经节 355
七、小脑的结构和机能 357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的调节 361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361
二、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 363
三、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364
四、脊髓对植物性机能的控制 370
五、延髓与中脑对植物性机能的调节 371
六、丘脑下部对植物性机能的调节 371
七、大脑对植物性机能的控制 374
第六节 脑的高级机能 375
一、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376
二、条件反射 377
三、人类的语言机能 379
四、睡眠与觉醒 381
五、学习与记忆 386
第十章 特殊感觉器官 389
第一节 视觉器官 389
一、眼球的结构 389
二、眼的折光机能 391
三、眼的感光机能 398
四、双眼视觉 410
五、房水与眼内压 411
第二节 听觉器官 411
一、外耳、中耳的机能 412
二、内耳的机能 414
三、声音的感受 417
四、听觉器官对声音的分析 419
五、听力及其测定方法 420
六、对声源方位的辨别 422
第三节 前庭器官 423
一、前庭器官的结构 423
二、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426
三、前庭器官的姿势反射 427
四、眼震颤 428
五、前庭器官与植物神经、大脑皮质的关系 429
第四节 外部化学忎受器 430
一、嗅觉 430
二、味觉 431
第十一章 内分泌 433
第一节 概述 433
一、研究内分泌活动的方法 434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436
三、激素作用的原理 438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439
第二节 甲状腺 440
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441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444
三、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445
第三节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C”细胞 448
一、甲状旁腺 448
二、甲状腺“C”细胞与降钙素 451
第四节 胰岛 452
一、胰岛素 452
二、胰高血糖素 457
第五节 肾上腺髓质 458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代谢与生理作用 459
二、肾上腺髓质活动的调节 460
第六节 肾上腺皮质 460
一、肾上腺皮质的结构特征及其激素 460
二、盐皮质激素 461
三、糖皮质激素 463
第七节 腺垂体 467
一、腺垂体的结构特征 467
二、腺垂体激素的生理机能 469
三、腺垂体机能的调节 472
第八节 神经垂体 475
一、神经垂体的激素 475
二、神经垂体机能的调节 477
第九节 其它内分泌物质 477
一、前列腺素 478
二、松果体激素 479
三、胸腺激素 480
四、丘脑下部的神经激素 480
第十二章 生殖 482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官的生理 482
一、睾丸的机能 482
二、附性器官 485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 487
一、卵巢的机能 487
二、月经周期 493
第三节 受精、妊娠和授乳 495
一、卵子和精子的运行与受精过程 495
二、着床 497
三、胎盘的机能 497
四、分娩 500
五、乳腺与授乳 500
第四节 计划生育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