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概述 1
一、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 2
(一)环境毁坏与全球环境保护行动 2
(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选择 6
(三)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1
二、宜居生态城市释义 14
(一)宜居生态城市释义 15
(二)宜居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16
(三)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一般思路 17
三、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态势 19
(一)国外宜居生态城市案例及经验 20
(二)国内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29
第二编 基础 47
一、理论基础 47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47
(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49
(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精华 53
(四)科学发展观体系中的科学生态观 55
(五)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 56
二、政策和法律基础 59
(一)政策基础 59
(二)法律法规基础 64
第三编 实践 73
一、植树造林,整体改善城市周边环境 73
(一)全面实施绿化造林,建设秀美山川 73
(二)南北两山绿化成效卓著 74
(三)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75
(四)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林业建设 76
(五)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77
二、绿化美化,全力改造市区环境 78
(一)以黄河风情线为中轴,建设山水城市 78
(二)以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为龙头,绿化美化市区环境 79
(三)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创建卫生环保城市 81
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就 82
(一)全力以赴治理大气污染,努力改善大气环境 82
(二)防治水污染,保护母亲河 85
(三)积极治理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86
四、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降耗节能减排工作 87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结构 87
(二)全方位实施节能降耗减排 88
(三)优化能源结构 91
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打造宜居生态城市 92
(一)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改造基础设施 92
(二)科学规划,促进长远发展 94
第四编 瓶颈 95
一、自然生态条件 96
(一)沙尘天气影响 96
(二)城市地貌和气象的不利条件 96
(三)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96
(四)水土流失 97
(五)地质灾害 97
二、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 98
(一)整体经济结构 98
(二)工业和能源结构 99
(三)现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 99
(四)资源压力 100
三、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 101
(一)城市“边缘化”地区成为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 101
(二)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02
(三)设施和管理不配套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103
(四)餐饮业的环境污染成为城市顽疾 103
(五)城市管理存在一些真空 104
(六)市民素质对环境建设的影响 104
四、物质条件和资金 108
(一)设施和资金条件对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制约 109
(二)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 110
(三)清洁能源推广工作难度较大 110
(四)集中供热建设任务繁重 111
第五编 对策 112
一、培养现代生态理念,探索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116
(一)建立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新理念 116
(二)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 119
(三)积极研究和应对生态补偿机制 121
(四)探索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23
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127
(一)继续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 127
(二)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30
(三)提高资源环境准入门槛,阻断新的浪费源和污染源 132
(四)合理调整城市产业布局 133
三、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135
(一)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带动环境建设 135
(二)加强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 137
(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39
(四)强化环境管理,治理城市顽疾 139
四、推进节能降耗,建立能源支撑体系 141
(一)建立节能降耗的激励约束机制 142
(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144
(三)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145
(四)用市场化模式节约能源 150
五、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151
(一)建设大型森林绿化工程,建设西北森林城市 152
(二)探索在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建设自然保护区 153
(三)综合开发治理秦王川地区,建设兰州城区北部生态屏障 154
六、以宜居生态理念进行城市总体规划 155
(一)重视规划环评,加强源头治理 156
(二)将宜居生态理念引进城市总体规划中 157
(三)启动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158
(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 159
七、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资源环境水平 161
(一)以科技进步促进资源能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61
(二)组织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重大的技术难题 162
(三)突出重点,大力提升资源环境科技水平 163
(四)建立发展振兴资源环境科技的社会支撑体系 164
(五)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提供体制支撑 167
八、建设生态文化,为发展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169
(一)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169
(二)大力弘扬生态伦理 170
(三)建立健全环境法制文化 171
参考文献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