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地震震害 2
1.2 建筑结构分析模型 3
1.3 抗震设计与分析方法 5
本章小结 9
习题 9
第2章 地震动分析 10
2.1 周期-频度谱 11
2.2 反应谱 15
2.3 地震动积分 26
2.4 地震动时间间隔调整 31
本章小结 31
习题 32
第3章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33
3.1 自振特性分析方法 34
3.2 自振特性分析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43
习题 43
第4章 结构粘性阻尼分析 45
4.1 速度无耦合假设 46
4.2 阻尼矩阵的形成 47
4.3 几种无耦合阻尼模型 48
4.4 速度无耦合阻尼分析程序设计 50
本章小结 53
习题 54
第5章 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解法 55
5.1 LU三角分解法的基本思想 56
5.2 LU三角分解 58
5.3 一次联立方程的解 59
5.4 计算机程序设计 60
本章小结 65
习题 65
第6章 层振动模型地震反应弹性时程分析 66
6.1 层模型 67
6.2 时程分析法定位 68
6.3 Wilson-θ法 69
6.4 振型叠加法 74
6.5 纯剪切和弯剪层模型的差异 80
本章小结 83
习题 84
第7章 刚度矩阵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 85
7.1 概述 86
7.2 结果分析 107
本章小结 110
习题 111
第8章 非线性恢复力模型 112
8.1 恢复力模型 113
8.2 Masing规则 114
8.3 计算机程序设计 118
本章小结 122
习题 124
第9章 层振动模型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 125
9.1 增量运动方程 126
9.2 Wilson-θ法 127
9.3 计算机程序设计 131
本章小结 139
习题 139
第10章 杆系振动模型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 141
10.1 振动方程与杆系模型 142
10.2 质量矩阵 143
10.3 结构振动方程的处理 145
10.4 阻尼矩阵 148
10.5 恢复力模型的选取 149
10.6 结构形成机构的判断 151
10.7 FEPT程序设计 151
10.8 平面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157
本章小结 169
习题 170
第11章 隔震结构设计 171
11.1 隔震结构的原理与特点 172
11.2 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174
11.3 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 176
11.4 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 177
11.5 隔震结构的构造要求 181
11.6 隔震结构工程设计实例 182
本章小结 189
习题 190
第12章 基于能量原理的结构地震反应预测法 191
12.1 能量平衡方程 192
12.2 计算能量程序设计 194
12.3 基于能量原理的隔震结构地震反应预测法 196
本章小结 205
习题 206
第13章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207
13.1 概述 208
13.2 基于等效线性化理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 211
13.3 算例模型 218
13.4 地震波的选用 220
13.5 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确定方法 221
13.6 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粘滞阻尼确定方法 226
13.7 同时附加金属阻尼和粘滞阻尼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 229
13.8 同时附加金属阻尼和粘滞阻尼结构设计方法总结及结论 248
本章小结 249
习题 250
第14章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251
14.1 概述 252
14.2 计算实例 255
本章小结 264
习题 265
第15章 基于最佳侧移刚度分布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266
15.1 概述 267
15.2 算例模型 267
15.3 分析用输入地震波的选取 269
15.4 最佳侧移刚度、剪力系数和截面惯性矩 269
15.5 最佳侧移刚度计算 270
15.6 最佳层间屈服剪力系数 271
15.7 最佳截面惯性矩计算 272
15.8 式(15.6)和式(15.9)的验证 274
15.9 设计算例 275
15.10 结语 280
本章小结 280
习题 281
参考文献 282